1707580100
1707580101
2007年5月18日,秘书长杨平对邓仪公开信进行了回复,对邓仪所提到的“2005年生态奖费用问题”、“18万公关公司费用”等问题进行了解释。杨平回复信的结尾说:
1707580102
1707580103
在协会内部,每个人有自己的职责分工,我负责协会总体工作和资金管理,你负责阿拉善项目办项目。如有疑问,希望按照协会《章程》向协会监事会提出请求,由监事会对协会财务进行审查。……以我的习惯,是不太主张将工作矛盾大范围公开讨论,因为那样做对组织文化建设不利。但现在既然公开了,我认为也是好事,我们可以在企业家理事广泛参与的情况下接受质询,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1707580104
1707580105
秘书长杨平与副秘书长邓仪矛盾激化并公开后,SEE秘书处绝大多数员工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这场冲突。秘书长杨平日常主要负责SEE北京办公室的综合管理,SEE阿拉善项目办则由副秘书长邓仪管理。在邓仪公开信发出以后的几天内,SEE阿拉善项目办11位员工中共有10位参与了写公开信指责秘书长杨平的行动(其中3位直接以个人名义发出,7位分别以集体联名的名义发出),共计发出6封公开信,内容大体类似,指责秘书长杨平讲人治不讲法治,讲等级不讲民主,不尊重员工,不熟悉业务乱指挥等等。其中一份5位员工集体联名的“致执行理事会的公开信”,以强烈口气指责秘书长杨平,称“我们不舔秘书长的靴子”、“我们不糟蹋企业家的钱”、“我们不做美国人的孙子”、“我们反对滥用权力”等等。所谓“我们不做美国人的孙子”,指的是2006年6月3日,SEE与大自然保护协会共同举办“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建设及组织发展”论坛上,秘书长杨平介绍了他所感到的SEE内部治理中的不顺与压力。公开信是这样写的:
1707580106
1707580107
会上,杨平以极其卑下的态度,几乎是哭诉会员企业对他的压榨,以及协会员工对他的监督给他带来的烦恼和压力。其表现今在场的每一位协会员工为其感到羞愧甚至耻辱,他的举动不仅侮辱了协会全体企业家,也侮辱了国内本土非政府组织团体。
1707580108
1707580109
SEE北京办公室三位员工也于2007年5月30日向执行理事和项目委员会成员写了公开信,认为“杨平与邓仪矛盾的焦点,实际集中在项目的管辖权和项目的财务监管权上”,指责邓仪不允许任何非他认定的自己人参与项目,在做项目预算时故意做多,不接受秘书处对财务的统一监管等等,公开信中这样说:
1707580110
1707580111
杨平对项目的管理实际上没有在项目立项、项目执行等方面插过手,和邓多次矛盾比较激化时,都源于对项目的财务监管,包括合同的签署、备案、合作项目的账户应如何设立,对合作方的资金如何管理等,邓仪一贯的观点就是:钱嘛,只要对企业家有个交代,让他们看到他们的那部分钱没有瞎花就行了,其他人的钱(指合作方的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企业家管得着吗?试问,有哪个企业和机构的钱是这么管理的?
1707580112
1707580113
……我们中有来自企业,来自非政府组织的,都是怀着一份公益理想来到这个协会的,没想到在这儿看到的却是打着公益的幌子,不择手段达到种种阴暗的个人目的,真是非常吃惊和疑惑。而且不可思议的是,在SEE这个组织,似乎无是非可言,一个三番五次挑动员工,斗争领导,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可以不受任何惩罚,反而一再达到目的。
1707580114
1707580115
从这些公开信的对骂口气看,双方已成水火之势。
1707580116
1707580117
秘书长杨平与副秘书长邓仪的矛盾由来已久,SEE北京办公室与阿拉善项目办逐渐演化成了“一个机构两张皮”,相互敌对相互抨击。总体来说,这场冲突中,副秘书长邓仪是主动进攻方,秘书长杨平是被动防守方。
1707580118
1707580119
邓仪与杨平的矛盾在2006年7月就已激化过一次,当时的代理会长王石出面调解而暂时平息,但到2007年中旬时再次以更强烈的形式公开爆发出来,秘书处内部团结陷入崩溃。而且,由于执行理事对秘书处内部冲突的看法不一,一些人支持副秘书长邓仪,而一些人则同情秘书长杨平,这就不仅是正副秘书长之间的矛盾,这矛盾中也卷入了执行理事间的不同看法,事情显得复杂起来。
1707580120
1707580121
十一位理事上海会议
1707580122
1707580123
2007年5月27日下午,针对杨平秘书长、邓仪副秘书长之间的意见分歧和SEE部分工作人员向执行理事、项目委员会成员书面反映意见的情况,张树新、杨利川、韩家寰、武克钢、钱晓华、戴志康、于建东、宋军、周洲、尹德川、周俊吉在上海证大九间堂十乐会苑召开了专题讨论会(其中韩家寰、周俊吉会议中途赴机场)。会议由SEE项目委员会主任杨利川主持。SEE专家杨鹏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萧今列席。
1707580124
1707580125
会议首先分别听取了邓仪副秘书长及杨平秘书长的情况陈述,并就双方矛盾进行了询问,然后请杨平和邓仪退场,大家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1707580126
1707580127
大家认为,SEE发生这些内部矛盾迟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杨平和邓仪负有责任,但主要责任仍然在会长会和执行理事会。由于杨平与邓仪的矛盾,造成了北京和阿拉善多数项目主管画线站队,并向执行理事会及项目委员会写信,SEE秘书处内部团结受到了严重影响,会议对杨平和邓仪分别提出了批评。为使SEE工作得以稳定延续,大家讨论并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以《SEE部分理事给会长会的提案》的形式提交给会长会。
1707580128
1707580129
《SEE部分理事给会长会的提案》的主要内容,是建议成立“工作小组”,对会长会负责,领导SEE秘书处工作。工作小组由副会长张树新负责,成员由韩家寰、杨利川、王维嘉、聂晓华、杨鹏组成。杨平、邓仪职务不变,但两人不再有垂直领导关系,两人直接向工作小组汇报工作。会议还提出动议,要求在7月底以前召开SEE第三届理事大会,选举SEE新领导班子。
1707580130
1707580131
面对SEE秘书处内部的重重矛盾,参加上海会议的理事们建议用“工作小组”来控制局面,然后选举新领导班子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1707580132
1707580133
第三次会长会
1707580134
1707580135
2007年5月31日下午,SEE在首创集团会议室召开年度第三次会长会。会长会由刘晓光会长主持,王石、张树新、韩家寰、宋军、高文宁副会长到会,杨利川、钱晓华、杨平、邓仪、聂晓华、杨鹏、李岳奇、萧今、陈宇廷参会。会长会先后听取了台湾李岳奇先生对SEE的发展设想,听取了香港萧今女士关于中国非政府组织研究中期报告,听取了台湾陈宇廷先生对公益组织现状的介绍,听取了杨平对SEE基金会注册情况的说明,听取了杨利川对京津风沙源项目考察的介绍。李岳奇、陈宇廷离开后,杨平、邓仪离场等候,SEE项目委员会主任杨利川向会长会汇报了上海会议的情况,随后会长会就杨平、邓仪矛盾及SEE内部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
1707580136
1707580137
会长会肯定了十一位理事上海会议的工作,认同上海会议的建议方案,形成了会长会决议。会长会决议形成后,向杨平和邓仪进行了通报并征求他们的意见。杨平和邓仪都表示认同会长会的决议,将按会长会决议的要求,稳定工作人员,积极做好分内工作。对SEE职工普遍参与到杨平和邓仪的矛盾冲突中来的情况,会长会对杨平和邓仪都进行了批评。会长会决议如下:
1707580138
1707580139
第三次会长会决议
1707580140
1707580141
一、会长会认为,SEE成立以来,杨平秘书长、邓仪副秘书长及SEE其他工作人员积极努力,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最近一段时间,因杨平和邓仪矛盾的积累和激化,造成了SEE内部的不团结,影响了SEE的健康发展,杨平和邓仪都应承担责任。但是,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未能及时得以解决,主要责任应该由会长会和执行理事会承担。
1707580142
1707580143
二、会长会认为,SEE工作人员就SEE管理工作提出批评建议,说明大家关心SEE,这对SEE机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十分重要,但同时,会长会认为,私下串联和互相攻击的解决方式是不妥的,不利于SEE凝聚力的巩固和发展。事情之所以发生,反映了我们SEE在价值理念、组织架构、职能定位、管理程序、人事安排、工作人员反映情况的程序设定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1707580144
1707580145
三、会长会决定,成立“工作小组”,由张树新担任小组长,成员由张树新、韩家寰、杨利川、王维嘉、聂晓华、杨鹏组成,对会长会负责,暂时领导SEE秘书处工作。杨平、邓仪职务不变,两人直接向“工作小组”汇报工作。
1707580146
1707580147
四、会长会决定,“工作小组”是临时性的,主要任务及工作期限如下:
1707580148
1707580149
1.负责督促秘书长杨平筹备并完成SEE第四届理事大会,负责督促副秘书长邓仪继续推进阿拉善项目并组织阿拉善项目主管队伍。
[
上一页 ]
[ :1.70758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