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580224e+09
1707580224
1707580225 在阿拉善项目办5位员工的公开信中,指责杨平自己一人就决定了招聘员工一事,指责杨平签订一个18万的协议没有在公开场合进行讨论,也没有报执行理事会批准,也就是说,员工对秘书长的职权有自己的定义,员工要求在招聘新员工和对外签订协议环节,员工要参与到讨论和决策中来。在这样的原则下,员工的招聘、薪酬的决定、协议的签订,都要通过员工平等参与、民主决策来讨论,员工已把制衡和约束秘书长视为自己的任务之一。泛民主理念的背后是泛权力化,组织内部的事情大家都要参与讨论和决策。
1707580226
1707580227 西方国家在实践中逐渐找到了民主与效率的平衡点。例如美国,总统是民主投票选举的,重大决策要由议会投票表决决定,有反对党和自由舆论的监督,这是民主价值的表现,但行政系统是下级服从上级的,总统是最高决策者,不能说不经下属讨论表决,总统就不能决策。军队系统,更是下级服从上级。平等参与的民主表决制不会用到行政系统和军队系统内部来。SEE的管理结构是民主制的,执行理事会和监事会都由选举产生,理事们都有参与和监督的权利,但秘书处内部管理采取什么机制?杨平没有明确表达过秘书处的决策就应由秘书长说了算,他只是表达SEE应当实施首席执行官制,这就意味着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但这种表达马上受到了邓仪及阿拉善项目办部分员工的批评。
1707580228
1707580229 企业家理事们不仅出资而且要参与管理,员工不仅领工资而且要在各环节参与决策。在SEE探索出一套合理的参与程序之前,秘书长要受到来自企业家理事和员工双重参与的上下压力,在建立起相应的决策参与制度之前,秘书长要靠自己的感觉来寻找这种平衡,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好的事,SEE的秘书长不好当。
1707580230
1707580231 3.是合作伙伴关系还是雇佣关系
1707580232
1707580233 SEE秘书处的员工与SEE是什么样的关系,是雇佣关系还是合作伙伴关系?从公开信内容看,这在当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矛盾焦点问题。是雇佣关系还是伙伴关系,不同的定位后面涉及的是不同的权利关系。
1707580234
1707580235 邓仪认为他带领的阿拉善项目办的团队是专业环保团队,他代表这个团队与企业家们合作,这是两个主体之间的合作。企业家出资,相当于委托人,环保团队做事,相当于受托人,环保团队在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也满足企业家公益责任承担的愿望。邓仪所表现出来的阿拉善项目团队的强烈的本位意识,正是基于这种伙伴关系定位而来。如果是雇佣关系,是下级服从上级的问题,不存在项目执行团队的主体性,不存在项目团队的对等谈判的问题。
1707580236
1707580237 2006年3月8日参加SEE战略考察小组的香港中文大学萧今教授在其为考察组准备的《阿拉善地区生态状态考察报告及关于SEE协会发展战略的思考》的PPT报告中,认为“SEE协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现代中国这一代优秀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与优秀专业环保团队的工作能力及献身精神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出SEE的独特理念及工作方式”,这是对邓仪所定位的企业家与环保人士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描述,当时考察组认可这样的结论。
1707580238
1707580239 2007年5月阿拉善5位员工致执行理事会的公开信这样写道:
1707580240
1707580241 3月初,企业家团体来阿拉善战略规划调研期间,曾明确表示协会作为专业团队是企业家坚强的合作伙伴。而杨平却一直坚持他所谓的公司管理模式,称自己为首席执行官,其余员工只是他的雇员。这样的管理会迫使有能力和有使命感的专业人士离开,当然留下的只有因为其他需求完全附庸在他个人喜好价值体系的人员。我们认为,协会是企业家的社会平台,也是专业人员追求事业的载体,只有所有的参与者都认为自己是协会的主人,这样的团队才是开疆拓土的队伍,我们希望今年3月企业家考察后得出的结论,不能因为秘书长个人的需求发生根本的变化。希望执行理事会用程序保证战略中核心竞争力章节的落实。
1707580242
1707580243 按照这样的想法,SEE员工在SEE不是受雇者,而是与企业家平等的合作伙伴,从人格平等的原则来看,这是毫无问题的,但从具体管理制度层面来看,处理不好也容易造成麻烦。既然是两个合作主体的合作关系,在项目和预算上就不是机构内部的项目审批的问题,而是合作伙伴的项目谈判的问题。国外基金会进入中国,为推进业务,往往采取项目外包制,选择一个专家,与该专家签订委托协议,该专家带一个小组,按协议完成工作,上交成果报告。外国基金会往往只看最终成果,对专家小组的工作过程不予干预。专家小组与国外基金会的关系,是一个对等的委托关系,这就形成了专家的工作习惯。
1707580244
1707580245 SEE北京办员工的公开信中这样写道:
1707580246
1707580247 邓仪不愿其他人介入项目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不同的人做项目,必然会做出不同的项目设计和预算;协会以前的项目都是邓仪主持设计和做出项目预算的,现在其他人介入做项目,必然会有比较,比较的结果是什么,深层的原因理事们不妨去想一想。翻看协会过去几年的项目预算,的确发现有诸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邓仪交给协会理事会审批的项目预算更像是协会在从别的机构申请项目。对外做出这样的预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按国际非政府组织惯例,多做15%预算,是用以维持机构的行政和项目管理费用。项目办工作人员受雇于协会,协会也有固定的行政和项目管理预算,没有任何理由多做预算。
1707580248
1707580249 也就是说,邓仪项目团队与SEE的关系,有点像一个专家项目团队与一个国外基金会的项目委托关系。从法律上看,阿拉善SEE项目办工作人员与SEE签订的是劳动合同,享受SEE的薪酬和福利,但从心态上看,邓仪又认定自己率领的是一个与企业家合作的项目团队,在这样的前提下,秘书处组织内部的下级服从上级的关系就不存在了。实际运作中,在SEE与第三方的合作项目中,SEE阿拉善项目办部分人员在领取作为SEE员工的薪酬福利之外,还从SEE项目合作方领取额外的专家费用,这是把自己看成了独立于SEE的工作团队了,秘书长杨平对这种行为居然没有处理。
1707580250
1707580251 4.合理的矛盾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1707580252
1707580253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组织制度的不同在于协调矛盾的流程和方式不同。人性万年不变,但协调矛盾的机制有历史阶段的不同。人的动机复杂,既会受社会理想和责任心驱动,也受个人权力、利益和名声驱动。非政府组织工作的宗旨是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从事公益组织工作的人士往往会有道德优越感,但事实上,公益组织工作只是一种职业,职业的不同并不意味着道德品质的不同。从事公益工作的人不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高贵,也不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低贱,人性都是一样的,既可能为理想奉献牺牲,也可能为权力利益而斗争。秘书处内部这次冲突,几乎触及理想冲突、价值观冲突、利益冲突和权力冲突各个层面,采取的串联和告状办法又让人感到“文革”遗毒不散,造成SEE的震荡,同时也揭示了SEE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合理的矛盾协调机制。
1707580254
1707580255 一个组织内部,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一个健康的组织,要建立意见表达渠道和及时处理的公正而高效的制度。由于缺少这样的意见表达和协调制度,有意见的员工在社会历史惯性的影响下,不是向监事会提出意见,要求监事会履行监督职责,而是以公开信的方式来向执行理事会和项目委员会的理事会员们告状,企业家们则匆忙以十一位理事上海会议及会长会的方式来应对,匆忙先将矛盾压住,没有深究这场矛盾背后的一些制度因素,也没有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针对未来的内部矛盾协调制度,显然大家还缺少制度思维及制度创新的习惯。
1707580256
1707580257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将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研究讨论,转化为制度,今后再遇到这类问题,就按制度进行处理,这种案例方式的思维方法,是制度不断完善的重要基础。SEE的制度建设,大体是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的,但却实施得不够彻底,这个缺点在这次秘书处内部的矛盾处理上表现了出来。
1707580258
1707580259 一届七次执行理事、监事联席会
1707580260
1707580261 2007年7月1日,SEE在北京首创集团会议室召开一届七次执行理事、监事联席会,由于将于7月28日举行换届选举,这次会议成了SEE第一届执行理事会的最后一次会议。
1707580262
1707580263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个,一是讨论由执行理事会提交给理事会员大会的《章程》修改动议,二是成立选举委员会,讨论选举办法。
1707580264
1707580265 参会的执行理事有刘晓光、王石、张树新、韩家寰、宋军(委托张树新副会长代表)、高文宁、张醒生、武克钢、王青海(代表张明臣)、戴志康(代表左兴平)、尹德川、李谋伟(委托韩家寰副会长代表)、冯仑、汪延(代表肖登标)。参会监事有林荣强、马蔚华(代表段忠诚)。同时参会的还有“工作小组”成员王维嘉、杨利川、聂晓华、杨鹏,秘书长杨平、副秘书长邓仪。
1707580266
1707580267 从组织规范建设角度来看,这次会议奠定了SEE换届选举工作的制度基础。会议成立了选举委员会,负责制定换届选举规则。选举委员会由监事会代表林荣强牵头,成员包括理事冯仑、韩家寰、刘晓光、田溯宁、王维嘉、秘书长杨平及专家杨鹏。
1707580268
1707580269 选举之前成立选举委员会,选举委员会根据SEE《章程》,研究并提出具体的选举规则建议,经理事会员大会表决通过后,按选举规则进行选举,这样的换届选举实践后来被总结进《SEE议事规则》(2008年10月通过)之中。
1707580270
1707580271 面对即将到来的SEE首次换届选举,参会人有一种被理想主义精神所支配的认真态度。《章程》规定的SEE组织原则是“平等参与、民主决策、权力制衡、公开透明、会员与公众监督”,SEE第一届领导班子是在民主的规则下选举出来的,民主选举已成为SEE选择领导人的传统。这个传统能否延续下去,首次换届选举是一次考验。2004年6月5日的民主选举是在混乱中自发生成的,2007年7月28日的民主选举则是一次积极主动的计划和安排,大家希望实践一次规范的民主选举,没有任何人想玩猫腻对选举过程进行内控。对具有民主理想的参与者来说,民主选举的操作规范本身就可能是SEE奉献社会的重要产品。
1707580272
1707580273 选择林荣强为选举委员会牵头人,算是选对了人。林荣强是SEE最早的十位发起人之一,他198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毕业后,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曾任《人民日报》内参副主编、信息中心主任等职,1992年下海担任信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同方环境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荣强对公正民主的选举规则有真诚的追求,同时他善于协调矛盾,他牵头的选举委员会对2007年换届选举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起了重要作用。
[ 上一页 ]  [ :1.70758022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