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580248
1707580249
也就是说,邓仪项目团队与SEE的关系,有点像一个专家项目团队与一个国外基金会的项目委托关系。从法律上看,阿拉善SEE项目办工作人员与SEE签订的是劳动合同,享受SEE的薪酬和福利,但从心态上看,邓仪又认定自己率领的是一个与企业家合作的项目团队,在这样的前提下,秘书处组织内部的下级服从上级的关系就不存在了。实际运作中,在SEE与第三方的合作项目中,SEE阿拉善项目办部分人员在领取作为SEE员工的薪酬福利之外,还从SEE项目合作方领取额外的专家费用,这是把自己看成了独立于SEE的工作团队了,秘书长杨平对这种行为居然没有处理。
1707580250
1707580251
4.合理的矛盾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1707580252
1707580253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组织制度的不同在于协调矛盾的流程和方式不同。人性万年不变,但协调矛盾的机制有历史阶段的不同。人的动机复杂,既会受社会理想和责任心驱动,也受个人权力、利益和名声驱动。非政府组织工作的宗旨是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从事公益组织工作的人士往往会有道德优越感,但事实上,公益组织工作只是一种职业,职业的不同并不意味着道德品质的不同。从事公益工作的人不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高贵,也不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低贱,人性都是一样的,既可能为理想奉献牺牲,也可能为权力利益而斗争。秘书处内部这次冲突,几乎触及理想冲突、价值观冲突、利益冲突和权力冲突各个层面,采取的串联和告状办法又让人感到“文革”遗毒不散,造成SEE的震荡,同时也揭示了SEE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合理的矛盾协调机制。
1707580254
1707580255
一个组织内部,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一个健康的组织,要建立意见表达渠道和及时处理的公正而高效的制度。由于缺少这样的意见表达和协调制度,有意见的员工在社会历史惯性的影响下,不是向监事会提出意见,要求监事会履行监督职责,而是以公开信的方式来向执行理事会和项目委员会的理事会员们告状,企业家们则匆忙以十一位理事上海会议及会长会的方式来应对,匆忙先将矛盾压住,没有深究这场矛盾背后的一些制度因素,也没有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针对未来的内部矛盾协调制度,显然大家还缺少制度思维及制度创新的习惯。
1707580256
1707580257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将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研究讨论,转化为制度,今后再遇到这类问题,就按制度进行处理,这种案例方式的思维方法,是制度不断完善的重要基础。SEE的制度建设,大体是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的,但却实施得不够彻底,这个缺点在这次秘书处内部的矛盾处理上表现了出来。
1707580258
1707580259
一届七次执行理事、监事联席会
1707580260
1707580261
2007年7月1日,SEE在北京首创集团会议室召开一届七次执行理事、监事联席会,由于将于7月28日举行换届选举,这次会议成了SEE第一届执行理事会的最后一次会议。
1707580262
1707580263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个,一是讨论由执行理事会提交给理事会员大会的《章程》修改动议,二是成立选举委员会,讨论选举办法。
1707580264
1707580265
参会的执行理事有刘晓光、王石、张树新、韩家寰、宋军(委托张树新副会长代表)、高文宁、张醒生、武克钢、王青海(代表张明臣)、戴志康(代表左兴平)、尹德川、李谋伟(委托韩家寰副会长代表)、冯仑、汪延(代表肖登标)。参会监事有林荣强、马蔚华(代表段忠诚)。同时参会的还有“工作小组”成员王维嘉、杨利川、聂晓华、杨鹏,秘书长杨平、副秘书长邓仪。
1707580266
1707580267
从组织规范建设角度来看,这次会议奠定了SEE换届选举工作的制度基础。会议成立了选举委员会,负责制定换届选举规则。选举委员会由监事会代表林荣强牵头,成员包括理事冯仑、韩家寰、刘晓光、田溯宁、王维嘉、秘书长杨平及专家杨鹏。
1707580268
1707580269
选举之前成立选举委员会,选举委员会根据SEE《章程》,研究并提出具体的选举规则建议,经理事会员大会表决通过后,按选举规则进行选举,这样的换届选举实践后来被总结进《SEE议事规则》(2008年10月通过)之中。
1707580270
1707580271
面对即将到来的SEE首次换届选举,参会人有一种被理想主义精神所支配的认真态度。《章程》规定的SEE组织原则是“平等参与、民主决策、权力制衡、公开透明、会员与公众监督”,SEE第一届领导班子是在民主的规则下选举出来的,民主选举已成为SEE选择领导人的传统。这个传统能否延续下去,首次换届选举是一次考验。2004年6月5日的民主选举是在混乱中自发生成的,2007年7月28日的民主选举则是一次积极主动的计划和安排,大家希望实践一次规范的民主选举,没有任何人想玩猫腻对选举过程进行内控。对具有民主理想的参与者来说,民主选举的操作规范本身就可能是SEE奉献社会的重要产品。
1707580272
1707580273
选择林荣强为选举委员会牵头人,算是选对了人。林荣强是SEE最早的十位发起人之一,他1986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毕业后,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曾任《人民日报》内参副主编、信息中心主任等职,1992年下海担任信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同方环境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荣强对公正民主的选举规则有真诚的追求,同时他善于协调矛盾,他牵头的选举委员会对2007年换届选举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起了重要作用。
1707580274
1707580275
除了成立选举委员会和确立基本选举规则外,会议还对会长会派出工作小组接管秘书处的决定给予了肯定,会议纪要如下:
1707580276
1707580277
执行理事会认可2007年5月27日十一位执行理事、理事在上海召开的“上海会议”及“上海会议”给会长会的建议,认可2007年5月31日会长会关于成立“工作小组”的决定,决定“工作小组”继续存在,直到下届领导班子选举完成。
1707580278
1707580279
SEE《章程》中并没有关于会长会的任何规定,会长会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工作小组,其存在并没有《章程》的依据。从《章程》角度看,会长会其实无权对SEE重大问题形成决议。由执行理事会来认可会长会的决定,算是使会长会决定的合法化追认。
1707580280
1707580281
SEE第四次理事会员大会:第一次换届选举大会
1707580282
1707580283
2007年7月28日,SEE迎来它诞生以来的首次换届选举。SEE在北京首创大厦召开了2007年理事会员大会,亲自出席大会的理事会员56人,委托代表出席13人,委托参会理事投票30人,共计有效票数86票。会议由副会长张树新主持。
1707580284
1707580285
SEE第一版《章程》(有效期从2004年6月5日~2004年7月28日)规定,SEE每届领导班子的任期为3年。SEE首届领导班子于2004年6月5日产生,到2007年6月5日就满3年了。2007年5月31日,会长会决定在2007年7月召开理事会员大会,完成换届选举。2007年7月1日执行理事会成立了以林荣强为牵头人的选举委员会。除了台湾理事会员以外,以真正的民主选举的形式进行公共权力的和平有序的替换,这对参与选举和投票的理事会员来说,也许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二次(第一次是2004年6月5日SEE首次选举),大家严肃认真,会场笼罩着一种神圣感。
1707580286
1707580287
本次会议的议程如下:
1707580288
1707580289
1.听取刘晓光会长作《第一届执行理事会工作报告》。
1707580290
1707580291
2.听取监事会关于财务审计的情况说明及讨论并通过《第一届执行理事会工作报告》。
1707580292
1707580293
3.听取王维嘉代表章程修改小组作《关于修改<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章程>的说明》及审议并通过《章程》修改。
1707580294
1707580295
4.选举委员会宣布候选人名单并通报候选人资格审查情况。
1707580296
1707580297
5.宣布第二届执行理事会、监事会、章程委员会选举结果。
[
上一页 ]
[ :1.70758024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