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582028
2009年5月22日到31日,“绿色领导力”首期培训班30名学员在北京10天封闭训练。培训准备充分,有三本专门的培训教材,有很好的讲师。从下面这份课程表可以看出课程准备内容。
1707582029
1707582030
表8.7 “绿色领导力”培训(实验班)课程表
1707582031
1707582032
1707582033
1707582034
1707582035
1707582036
1707582037
1707582038
培训按计划顺利进行,但培训过程中偶然出现的一些插曲补充和丰富了原有培训计划的内容。其中一个插曲就涉及民主与契约的关系问题。
1707582039
1707582040
2009年5月30日上午,袁天鹏给学员讲议事规则,训练学员如何以民主表决的方式来形成团队决议。袁天鹏主持讨论,有学员提动议,认为课程规定每天要到12点半才下课,弄得师生们都很累,建议改到12点下课。袁天鹏主持学员们展开讨论,然后组织投票,全票通过将下课时间改到12点。表决完后学员们集体鼓掌,袁天鹏宣布已决定时间更改。在一边旁听的秘书长杨鹏站起来发言,反对这种更改,理由是:这份课程规定是培训主办方(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公益中心、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学员和专家的一个契约。学员报名听课和专家接受邀请来授课时,是先看到了这份课程规定的,这个过程中大家并没有提出任何修改建议,这说明专家和学员接受这个邀约,因此这份课程时间表是一份契约。学员只是契约的一方,在没有征得其他签约方同意的情况下,任何一方都无权自己决定更改契约条款,就算是其中一方民主投票也不行。契约不是不可能更改,但这是一个契约各方协商和重新调整形成补充契约的问题。这涉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多数人民主投票表决是否可以更改契约的问题。契约是神圣的,是受法律保护的,契约一方即便人数多,但在法律上,与其他契约方是平等的,无权单方投票来改变契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考虑民主投票可以决定的范围,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民主投票来决定,至少契约更改不能是契约一方自己决定用民主投票来更改。民主多数表决,在公共事务上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不能用在契约等事情上,泛民主是有严重问题的。宪政民主,即民主是在宪法的范围内进行,并不是多数人的民主投票就可以超越一切。任何不受限制的权力就容易忘乎所以,多数人民主投票的权力也一样,它需要被限制在法定的适当范围内。环保是公共事务,环保立法应由公民代表投票来决定,公民代表投票就是一个社会契约。公民代表的选择,应是代表了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受环保立法影响的利益相关群体,不是某个群体自己就来决定环保立法。秘书长杨鹏的发言由此引出了一个新的议题——民主投票的边界问题——大家围绕此议题再展开讨论。
1707582041
1707582042
绿色领导力十要素
1707582043
1707582044
民间自组织的环保参与严重不足,这是中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SEE希望通过对中国环保组织的奖励、资助和培训,支持环保组织成长,促进中国公民的环保参与。
1707582045
1707582046
“绿色领导力培训项目”着眼于提高中国环保组织负责人的领导能力,提高中国公民集体环保行动的组织能力。培训教材由SEE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印第安纳大学(IU)、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CCSS)、中山大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ICS)共同开发。我们希望以十个案例的互动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从案例分析中自己总结出环保组织领导力应有的要素。
1707582047
1707582048
“绿色领导力”第一期培训班结束后,我们在征求学员意见时,学员建议加上一节领导力理论分析课,同学们的建议得到了授课老师们的认可。老师们都认为在下一期培训课程中,应增加环保行动领导力要素的理论分析课。
1707582049
1707582050
SEE副会长张树新和我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曾与同学们就领导力问题进行过分析总结,在此我将这些讨论总结与大家进行分享,希望关心公民社会领导力建设的朋友们参与进来讨论,进一步完善我们对绿色领导力的理解。
1707582051
1707582052
从教材中十个案例的总结看,“绿色领导力”建立在十个要素的基础上,表现在意义凝聚、价值坚守、制度构建、资源吸纳、目标明确、结果导向、科学量化、舆论动员、公私分明、奖惩严明十个方面。
1707582053
1707582054
意义凝聚:指公益组织的动力来自对自身存在的社会意义的高度认定。领导力的第一要素,就是赋予组织存在真实凝集的意义。跳出自己的组织,站在社会的角度来思考和反省,我们这个组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例如:国际小母牛认为,因为有他们组织,世界上许多贫困家庭得以摆脱贫困自力更生,人们通过互相帮助实现脱贫与尊严,这是国际小母牛存在的意义。诚于内而形于外,组织领导人内心必须有明确而真诚的意义取向,这是组织内在的动力来源之一。
1707582055
1707582056
价值观坚守:指组织行动的准则。例如,“平等参与、民主决策、权力制衡、公开透明、会员与公众监督”是SEE的组织价值原则,这是SEE行动的准则。SEE理事大会为什么不设主席台而采取圆桌会形式,是为了实行“平等参与”价值原则。SEE为什么要把机构信息定期公布在网上,而且正面负面信息都予以公布?这是因为要实行“公开透明”的价值原则。
1707582057
1707582058
制度构建:指领导人要善于不断将组织的意义、价值转化为严密的制度,用制度来保障组织的意义和价值得以贯彻。例如,为保障会员平等、民主的决策参与权,SEE制定了《SEE议事规则》,明确了SEE会员投票权平等,以多数决定的原则来选举和表决。
1707582059
1707582060
资源吸纳:领导人要善于组织资源,组织资金、组织人才、组织观点、组织媒体等。持续地使资源流入组织是领导人的核心工作之一,领导人的心态是大海吸纳江河的吸纳型的心态而不是排斥型的心态。热情、执著、平和、理解、开放、接受的心态有助于资源的吸纳。
1707582061
1707582062
目标明确:组织的行动目标必须十分明确。例如大自然保护协会的目标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此目标偏离的事不做。长期坚守在一个目标上,才容易发展出专业能力,最终拥有品牌和公信力。
1707582063
1707582064
结果导向:组织行动的最终结果指向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预期结果?这是行动前就要设定好的,行动后要进行评估的。如果满足于过程的热闹,却忽略了最终的结果评估,往往经不住投入产出核算的分析。
1707582065
1707582066
科学量化:认真的调查研究和精细的量化分析是考验一个公益组织是否具有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与经济的发展,使资源控制者形成了科学量化思维的习惯,如果公益组织没有科学量化的思维和管理习惯,工作显得缺少专业素质,就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教材里的五个美国案例,都是高度量化分析的。
1707582067
1707582068
舆论动员:媒体和舆论是公益组织影响社会的重要环节。公益组织的资源有限,没有媒体和舆论的放大,公益组织工作的社会效益就难以广泛展开。善于与媒体合作是公益组织领导力的重要方面。怒江案例及绿色和平案例,都是公益组织善于与媒体合作的例子。
1707582069
1707582070
公私分明:这是对公益组织领导人的基本要求。案例中的“绿色江河”在外出考察时,将私人和公家的钱分装不同口袋并让志愿者参与财务监督是很好的榜样。
1707582071
1707582072
奖罚严明:奖与罚是组织管理的基本手段。在员工满足价值坚守的前提下,奖与罚不能按照领导个人的好恶,而要严格依据员工对组织的贡献大小来进行。
1707582073
1707582074
价值的凝聚和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在具体工作中实现的。SEE计划不仅要开办培训班,而且重要的是,参与培训班的组织和学员,今后是SEE优先考虑的项目资助对象,SEE与学员的关系不仅只是一个培训班的关系,还是一个长期的公益伙伴关系,是“培训交流—资助项目—实施项目—再培训交流—再资助项目—再实施项目=公益组织学习合作网络形成”的持续的循环,环保组织网络在这个过程得以渐进成长。绿色领导力培训班,同时承载着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内涵,符合SEE承担社会与生态责任双重使命的要求。
1707582075
1707582076
“青国青城”大学生环保活动
1707582077
[
上一页 ]
[ :1.70758202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