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582423e+09
1707582423
1707582424 (1)拖延时间。大赛从2008年12月1日开始,原计划到2009年2月28日结束,后改到4月28日;但是组织二次大赛,到2009年7月3日,评委会公布二次选拔评选结果、2009年8月1日前,最终获胜者提交完整稿件(见其公告)。这样前后拖了5个月。
1707582425
1707582426 (2)环节缺失。本次大赛,缺乏十分重要的一环——公示。现在的任命(不管是否形式)、获奖都会有一个公示期,目的就是给大家评议,防止出现抄袭、水平不符等状况,供大家监督。不幸的是,本次大赛恰恰缺乏这个环节,结果闹出一场大笑话,尤其是造成早已得奖的照片作品、转载非原创的照片作品获得奖项,成为“假照门”丑闻,不仅是评委会(中国青年报记者周欣宇、中国周刊记者黄胜利、科技日报记者李禾、搜狐绿色频道编辑苏苏、光明日报记者冯永锋)的丢脸和极端不负责任,而且贻笑大方。
1707582427
1707582428 在公示方面,举办方也没有给出作品获奖理由。在网友质疑时,应该公布点击率、投票票数结果、符合规则哪一条等。
1707582429
1707582430 (3)擅自变更竞赛规则,这是最不能容忍的。至于没有优秀作品,故取消10万大奖则是正常的。一些网友提出的一定要出大奖,本人对此不表示支持,也不支持网友说的把大奖化为小奖的做法,毕竟,这也是违背竞赛规则的。
1707582431
1707582432 2.不按竞赛规则评奖。“书稿体裁不限,但应叙述完整,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巧妙宣传各种日常环保知识,是趣味性与知识性的完美结合,生活气息浓厚。”可有的作品并没有体现趣味性,几乎没有故事情节,也谈不上可读性。
1707582433
1707582434 “包含较为完整的日常环保知识,内容精彩,好读好看,通俗易懂,风格明快,区别于照本宣科、内容干涩的宣传读物。”有的作品里,环保知识只是一种文章的点缀,日常环保知识不仅不完整,而且在“好读好看”(可读性上也有较大欠缺)上,也不够强。
1707582435
1707582436 五部入围的作品,从点击看,并非是排名前面的(有的就是在前面,也是自己给自己鼓劲的多,毕竟“环保先锋”本来就是一个不知名的板块);从可读性看,有的还根本谈不上;从内容看,有的和环保内容结合很少,血肉分离,读者读不到多少环保知识(这些可以看网友评论)。
1707582437
1707582438 3.征文评委不规范。其8名评委,只有1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刘瑞琳在出版界,一名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秘书长杨鹏是专业从事环保事业的。其余全部是商界精英,他们的成功令世人瞩目,但这种结构并不能保证评委评出好作品;结果就是在如何评受人喜欢的征文(好歹也是文章)奖项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现在是各种征文都存在一个弊端,谁出资赞助谁就有最大的发言权,而没有考虑征文和出版的客观规律。本次也没有免俗。
1707582439
1707582440 4.二次征文极不规范。在第一次失败后,举办方为了了愿,又推出了第二次征文。从二次征文的要求看,也必然是个失败的活动:
1707582441
1707582442 (1)其作品要求是“以主办方此前提供的环保知识素材http://huanbao.blog.tianya.cn为基础,以通俗问答形式,介绍关于日常生活的各项环保知识”。和第一次的“内容精彩,好读好看,通俗易懂,风格明快,区别于照本宣科、内容干涩的宣传读物”要求相比,简直是“大踏步地后退”。
1707582443
1707582444 文章是给人读的,而不是像一些政治读物那样,“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枯燥无味,令人望而生厌,是标准的“才出印刷厂,就奔造纸厂”之类。其实,举办方所给的10万字环保知识素材,就是标准的问答式(只是缺乏“可设置简单情境或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罢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就以环保知识素材直接印发读者,何必麻烦二次征文?还可以节约10万元钱用于环保,但其两种结果,恐怕都是简单的灌输和说教,正如张树新女士和杨鹏秘书长以前多次说到的,那样没有读者,普及环保效果不好。
1707582445
1707582446 (2)如果说,第一次时间就很短暂的话,那么二次更是仓促不堪。且看其具体办法及流程——
1707582447
1707582448 a.2009年7月1日以前,5位入围奖作者各自创作出4000字以上(应至少包含8组问答)的样稿参评,样稿提交至电子邮箱seehuanbao@163.com和seehuanbao@tianya.cn。
1707582449
1707582450 b.2009年7月3日,评委会公布二次选拔评选结果,确定最终获胜者1名,出版社与之签订出版合同。
1707582451
1707582452 C.2009年8月1日前,最终获胜者提交完整稿件。
1707582453
1707582454 d.2009年9月初,举行颁奖仪式和新书发布会,并发放奖金。
1707582455
1707582456 从7月1日到3日,短短3天,评委一反以前的疲沓,就可以迅速公布二次选拔评选结果?他们会认真看吗?以前的网友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从前面的实际看,并非多虑。
1707582457
1707582458 从6月23日到7月1日,作者仅一周时间就要出4000字以上(应至少包含8组问答)的样稿,各位都不是文思泉涌的名家大师,即便是,这样的时间够吗?
1707582459
1707582460 就算第一次他们写得很出色,能代表二次就好吗?其他人为什么不能?
1707582461
1707582462 从7月3日评委会公布二次选拔评选结果,确定最终获胜者1名,出版社与之签订出版合同,到8月1日前,最终获胜者提交完整稿件。才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这是举办方在为难选手,余下的96000字,用余下的28天,平均每天得写3429字之多!光是每天能否打这么多字都是问题,何况写作还是脑力+体力劳动?试问:这样的速成作品有何价值?
1707582463
1707582464 出版流程:8月1日前最终获胜者提交完整稿件到9月初,才一个月就举行颁奖仪式和新书发布会。就算是特事特办吧(一般情况下,正规书的出版至少得需要半年时间),这样的时间够吗?学校三流、出版社一流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否会冒出不合格作品的风险?如果不能及时出,那举办方所确定的时间又如何兑现?
1707582465
1707582466 我们看到,举办方完全乱了方寸——从开始的乘兴而来,大概是因为失望,而进行了180度的大转弯,到了“捡到筐里就是菜”的败兴而归、慌不择路的地步,其实何必?或者鼓起勇气承认失败,但是“宁缺毋滥”,把10万元捐出去或干脆就印本来就有的“环保知识素材”,这也不算丢人,反正只要为环保事业作贡献就行;或者重新开始全国征文。重新只是延时,但总强过这样急匆匆地胡乱干吧?
1707582467
1707582468 如果举办方依然坚持,网友们不得不看到一部令人失望的“书”,或许,举办方还会得意扬扬地大张旗鼓举行首发式,自我安慰说:“瞧,我们多么认真,一次不行就两次,终于出了一本不负众望的精品环保作品。”
1707582469
1707582470 SEE的回应
1707582471
1707582472 对于竞赛参与者及网民的批评,SEE没有正面回应,而是用以下内容间接进行了回应。在起草和修改这份回应的过程中,SEE强调的是真诚,在向网民解释一些客观原因的同时,坦诚承认自己在举办这次活动中的缺点和不足。
[ 上一页 ]  [ :1.70758242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