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586855
大约三千年到四千年之前,最早的原住民到达台湾,此后又有好几支其他的民族也来到这里。到16世纪人们开始关注台湾时,岛上已经存在着二十种左右互不相通的方言了,这些土著居民大致可以划分为山区(高山族)和平原(平埔族)两大族群。荷兰人占据了岛上生态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并发现这里虽然有人居住,但当地人并不善于农耕,因而不得不招纳大陆农民在他们的堡垒(热兰遮城)周边开垦土地,为他们提供食物。[21]
1707586856
1707586857
台湾的土著总数有五万左右,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他们的人口密度很低,通常居住在较为固定的村庄里,并在他们自己的草原和森林里猎杀数量丰富的鹿和野猪,必要时也进行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他们的村庄周围有“坚硬茂密的竹篱笆”保护,显然是为了应对部族间不断的交战。[22]
1707586858
1707586859
如果只是说汉人和荷兰人遭遇了非常凶猛的台湾土著族群,那似乎有点轻描淡写了。台湾岛上盛产鹿,“数量最多的品种是水鹿、梅花鹿和麂,大角水鹿和麂会吃旷野和农田的青草和草本植物,以及树林和灌木丛中的树叶、细枝和嫩芽,短角的小麂(山羌)则更喜欢在深山密林里分散觅食”[23]。当地居民也很善于屠宰它们,而在中国大陆和日本都有对鹿皮、鹿脯和其他鹿制品巨大的市场需求,荷兰人急于占据这个市场,通常会用铁、盐和布来与当地原住民交易鹿皮。
1707586860
1707586861
17世纪和18世纪台湾所发生的故事现在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不过其中也还有一些重要的区别。在18世纪,中国大陆特别是台湾海峡一侧的福建、广东两省人口不断增加,促使越来越多的汉人迁到台湾。这些汉族农民开始将鹿场转变成农田,不过有趣的是,他们并没有取代原住民或把他们赶进山里,由于既有的村落结构和原住民在土地所有权方面的某些原因,村落的首领们将他们的土地租赁给了汉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汉族和平埔族的土著之间就没有冲突了,矛盾仍然是存在的。而且,随着汉人客民的增加,耕地的开垦逐渐向山区扩张,他们与高山族原住民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并引起了清政府的关注和政策干预。[24]
1707586862
1707586863
根据邵式柏的研究,清政府主要担心的是占领岛屿和维护当地汉族人群所需要的大量花费,尽管农民会缴纳田赋,但这些税收并不足以支付政府管理和驻军的成本。鉴于台湾岛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清王朝绝不能弃岛,但它也不愿意继续与高山族原住民无休止地进行战争。或许它从在海南岛与黎民之间一直绵延到20世纪的战争中吸取了教训。[25]因此,清政府试图用修筑城墙和挖掘壕沟的办法,把汉族客民和平埔族原住民与山区隔离开来,并于1722年立石为界,禁止汉人进一步向高山族原住民的领地迁移。在汉族客民已经定居的地区,清政府也建立了府县行政机构对他们进行管理。[26]在后文中我们将会看到,这种通过修筑城墙把已经归化的熟番(平埔族)和那些强硬的生番(高山族)隔离开来的办法,也曾被用于对待湘西山区的苗族。
1707586864
1707586865
汉族人口仍在持续增加,而越来越多的人口也对高山族原住民的保留地造成了更大的压力。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时,汉族客民和平埔族原住民的总人口约为13万,一个世纪以后就增加到了80多万(增加的人口主要来自移民),到1900年时,已经达到了250万(或更多)。[27]清政府多次试图强化汉人与高山族原住民之间的隔离,“但是,政府缺乏足够的资源和决心来严格执行这一政策,以阻止无地农民的不断涌入;清政府也曾多次重新划定边界,但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不再全面禁止汉人开垦原住民的土地……而这些原住民部落大多无力抵抗汉人对土地的开垦”[28]。
1707586866
1707586867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对清王朝统治台湾最大的威胁并非来自原住民,而是汉族客民的反清斗争。移居到台湾的汉人有三个主要群体,其中两个分别来自福建的泉州和漳州,第三个是客家人(他们是山区开垦专家,我们将在下一节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出于各种原因,福建的族群在大陆时就有着长期不和的历史,并把积怨也带到了台湾,而客家人也被迫捍卫自己的特殊文化习俗。因此,社区间的冲突非常频繁,并导致了众多暴力事件的发生,直到1786年大规模的林爽文起义。林曾打算联合山区的原住民,但是政府的密探成功争取到了这些原住民的支持,并“晓谕生番”林爽文将会来掠夺他们的土地,而叛军的行为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结果,这些高山族原住民不仅成为清政府的帮手,而且在平息“叛乱”后,清政府还“于该处熟番内挑选四千名,作为屯丁,为十二屯”,把高山族原住民和汉人分隔开来。[29]“到19世纪时,台湾西部平原的状况已经和大陆的福建或广东地区非常相似了,17世纪初的大量鹿群已经消失,森林也已被清理,汉人的定居农业取得了胜利。”[30]
1707586868
1707586869
不过台湾汉人不同群体间的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平原地区的驻军被无数次派去镇压汉人的反清起义或盗匪武装,而直到19世纪末都只是用平埔族原住民来对付高山族原住民。与此同时,根据邵式柏的保守估计,“汉族移民稳步扩大的农田开垦在19世纪初开始也对那些已经汉化的平埔族原住民形成了挤压”,迫使他们大量向东部沿海狭窄的平原区和河谷地带迁移,对于在东北部平原居住的噶玛兰族人(最晚汉化的平埔族)而言,19世纪初汉人移民突然到来时,“他们对于汉人的冲击还完全没有准备”[31]。
1707586870
1707586871
在19世纪后期,随着外国轮船频繁侵入中国海域,船上的水手往往在台湾沿海地带遭到原住民猎杀,这也迫使清政府推行各种“开山抚番”的措施,并派遣平埔族军队进攻高山族原住民。这些“1880年代后期针对高山族原住民的政策措施,目的是要结束猎杀的方式和打破过去汉番隔离的状况,让农民借助蓬勃发展的国际市场,发展台湾的茶树和樟脑种植业”[32]。1894—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战败,导致台湾在此后直到1945年间一直被日本占领,并被其转变成为向日本国内输送大米和蔗糖的殖民地。[33]
1707586872
1707586873
[1]Edward H.Shafer,ShoreofPearl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0),28.
1707586874
1707586875
[2]转引自Schafer,ShoreofPearls,11。译者注:《汉书·地理志》。
1707586876
1707586877
[3]Anne Alice Csete,AFrontierMinorityintheChineseWorld:TheLiPeople ofHainanIslandfromtheHanthroughtheHighQing(SUNY-Buffalo Ph.D.dissertation,1995),39.亦可参见Anne Csete,“Ethnicity,Conflict,and the State in Early to Mid-Qing:The Hainan Highland,1644-1800,”in EmpireattheMargins,eds.Crossley,Siu,and Sutton,229-252。
1707586878
1707586879
[4]亦可参见Fiskesjö,“On the‘Raw’and the‘Cooked’Barbarians,”143-144。
1707586880
1707586881
[5]Csete,AFrontierMinorityintheChineseWorld,19.
1707586882
1707586883
[6]Csete,AFrontierMinorityintheChineseWorld,58.
1707586884
1707586885
[7]Ibid.,62.
1707586886
1707586887
[8]Csete,AFrontierMinorityintheChineseWorld,91-92.译者注:海瑞《平黎疏》。
1707586888
1707586889
[9]Ibid.,99.译者注:韩俊《革土舍峒首立州县议》。
1707586890
1707586891
[10]Catherine Schurr Enderton,HainanDao:ContemporaryEnvironmentalManagementandDevelopmentonChina’sTreasureIsland(UCLA Ph.D.dissertation,1984),map 3.1,69.
1707586892
1707586893
[11]Csete,AFrontierMinority,118.
1707586894
1707586895
[12]Ibid.,119.
1707586896
1707586897
[13]Ibid.,184.译者注:彭端淑《黎岐纪闻·序》。
1707586898
1707586899
[14]Ibid.,191.
1707586900
1707586901
[15]Csete,AFrontierMinority,205.
1707586902
1707586903
[16]Ibid.,207.译者注:乾隆三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两广总督杨廷璋、广东巡抚王检奏折。
1707586904
[
上一页 ]
[ :1.70758685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