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603418e+09
1707603418 共产主义本质上是理性的,法西斯主义是感性的。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信奉历史的辩证运动,相信客观环境的巨大影响和阶级斗争的不可避免性,相信这种斗争的经济根源和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暴力过渡,以及个人的微不足道和群众的伟大意义(顺便说一说,可以认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产生共产主义的艺术;对于苏联电影来说,革命不是天定之事,而是受虐待的无产阶级天使反对资本主义大腹便便的妖魔的斗争)。法西斯主义更确切地说是灵魂所处的状态。事实上,它只要求它的信徒们夸大每个人都隐隐地具有的那种爱国的和宗族的偏见。约德完全有理由把卡莱尔说成是第一位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家。卡莱尔在一八四三年写道,民主是对没有找到统治人民的英雄的绝望和对没有英雄后的生活的顺从。两者(谁也不会不知道)同样地厌恶民主。
1707603419
1707603420 另一个共同点是对首领们的崇拜。约德收集了一些有趣的例子:“一份莫斯科官方报纸叹息道:生活在斯大林时代,在斯大林宪法的阳光照耀下,多么幸福!”在柏林,《工人十诫》写道:“每天早晨我们向元首[2]致敬,每天晚上向他致谢,感谢他正式向我们传达了他生命的意愿。”这已不是奉承,而是幻术。
1707603421
1707603422 徐尚志 译 屠孟超 校
1707603423
1707603424 [1]Max Stirner(1806—1856),德国哲学家。
1707603425
1707603426 [2]指希特勒。
1707603427
1707603428
1707603429
1707603430
1707603431 文稿拾零 一九三八年八月五日
1707603432
1707603433
1707603434
1707603435
1707603436 文稿拾零 [:1707599899]
1707603437 文稿拾零 阿瑟·梅琴[1]
1707603438
1707603439 记者约翰·冈瑟[2]说:“梅琴[3]像戴维·劳埃德·乔治[4],像斯芬克斯,像本达的未来面罩,像乔治·华盛顿,像潘神,像威廉·詹宁斯·布赖恩[5],也像阿瑟·梅琴自己。一头乱蓬蓬的头发,又密又白,蓝色的眼睛显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像蜡一样的一双手保养得很好……身穿披风,横穿下着雨的伦敦街道,软帽压在脑壳顶上,活像一只漂浮在海浪尖上的鸟儿。”
1707603440
1707603441 阿瑟·梅琴一八六三年出生于卡利恩一个很古老的乡村。卡利恩的罗马名字是“神圣军团”,那儿保留着亚瑟王的神话。他是一位威尔士教士的独生子。古罗马保留到今天的废墟、森林中凯尔特族人的阴影以及他父亲杂乱无章的图书馆,对他孤独的童年以及他的整个一生都产生了影响。他的生平在他的著作中说得很清楚,特别在《遥远的事物》(一九二二年)和《近和远的事物》(一九二三年)中说得明白无误。在《梦中之山》(一九〇七年)中又有一些补充。十六岁时,他发表了第一首诗,是关于埃莱夫西斯秘仪的。这首年轻时发表的诗,作者只留下了一份,没有向任何人展示过,但是它的题材(神灵或魔鬼的起源)几乎也是他所有作品的题材。十九岁时他去了伦敦,在那个城市西北郊“不透明的迷宫”中,他重读了另一个孤独者德·昆西光辉的自白。他勤奋地撰写了第一本书《烟草的剖析》。一八八七年出版了昂古莱姆的玛格丽特[6]的《七日谈》的英译本。一八九五年,发表了鬼怪故事集《三个冒牌货》。一九〇二年,又发表了美学研究论文集《象形文字》。一九〇三年,他在一个莎士比亚剧团当演员。一九一四年任《晚间新闻》记者。《伟大的回归》(一九一五年)也许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恐惧》(一九一七年)是一部写得较好的合情合理的神怪小说,手法同威尔斯的有些相似。
1707603442
1707603443 评论家为梅琴某些作品的寓意不明而遗憾。他们把这种现象归因于神怪方面的东西写得太乱了。可是,我却认为那是一个错误。在梅琴的书中,关于罪孽的观念是最基本的。他认为罪孽与其说是对神圣法律的自愿违犯,倒不如说是灵魂令人厌恶的状态。他人物孤独的原因就在这里,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只是受到罪恶的单纯诱惑,却没有干具体的坏事。
1707603444
1707603445 他著作甚丰。我以为《灵魂之家》(一九〇六年)也许是其中写得最好的,尤其是题为《白人》的那则故事。
1707603446
1707603447 徐尚志 译 屠孟超 校
1707603448
1707603449 [1]此篇及以下两篇初刊于1938年8月5日《家庭》杂志。
1707603450
1707603451 [2]John Gunther(1901—1970),英国记者、作家。
1707603452
1707603453 [3]Arthur Maehen(1863—1947),威尔士小说家。
1707603454
1707603455 [4]David Lloyd George(1853—1940),英国政治家。
1707603456
1707603457 [5]William Jenning Bryan(1860—1925),美国政治家。
1707603458
1707603459 [6]Marguerite d’Angoulême(1492—1549),法国贵妇,那瓦尔的亨利二世的王后。
1707603460
1707603461
1707603462
1707603463
1707603464 文稿拾零 [:1707599900]
1707603465 文稿拾零 路易斯·昂特迈耶《海因里希·海涅》
1707603466
1707603467 还没有一位犹太文人为海涅的盛名著书立说,这是一个学术题材。如果我们认为海涅(他与莎士比亚或者塞万提斯不同)是故意地发掘他生活中讽刺–伤感的成分,并对他的作品说了结论性的话语,那么,困难就更大了。对于传记作家来说,难处就在这里:自己要说的话却不断地被他们所要解释的传主先说了……美国犹太诗人路易斯·昂特迈耶(《被烘烤的海怪》的作者)在纽约发表了海涅的评传。不幸的是,他还不甘心充当对不朽的东西进行重复的不光彩角色,他寻求独创性。唉!他在弗洛伊德大量使用的专门术语方面找到了独创性。众多例子之一是:在他的书页中,他写道:“一八二八年,年轻的海涅怀着矛盾的心情,在汉堡街头游荡。”这应该是一个难忘的情景。
[ 上一页 ]  [ :1.70760341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