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870282e+09
1700870282 天道与人文 [:1700868970]
1700870283 天道与人文 气球航行之历史(19)
1700870284
1700870285 不翼而飞,古人称奇。然公输班造木鸢以攻宋,已见《墨子》。而希腊古书亦相传第达拉斯(Daedalus)能以鸟羽膏擘,飞腾空中,往来自如。降及中世,罗球·倍根已预料人生将来之能航行于空中。足知吾人天赋比重虽较空气大至数百倍,然其冲霄之志,欲登青云而直上,则由来然矣。
1700870286
1700870287 特以上所述,不过哲学家之幻梦耳,画饼充饥,尚未能见诸实行也。空中航行实始于15世纪之末叶而盛于18世纪之中叶。1766年英国著名化学家卡文迪什(Cavendish)发明氢气,自后翱翔空气,出入浮云,遂易如反掌。按空中航行之利器约可分为两种:(1)飞船,齐柏林飞船其尤著者也;(2)飞机,如柯蒂斯(Curtis)双叶飞机。飞机犹鸟,其比重远大于空气,所以能行空致远者,全赖机械运行之力。飞船则不然,其本身之比重,实较空气为轻,故其上升犹舟之浮于水。飞船、飞机科学之理既异,故进化之历史各殊。
1700870288
1700870289 13世纪中叶,罗球·倍根提倡以热空气置诸薄片铜球内以行空,事虽不果行,实为近世气球之滥觞。至1670年拉那(Lana)仿倍根之说而更进一层,即取四铜球抽尽其中空气而置之于舟旁以代楫,冀变此浮沉之舟为冲霄之鸟。然铜球面壳力弱,不能抵御外界空气之压力,至不适用,然其意可嘉矣。以飞船行空者,当首推巴西人孤斯茅(Gusmao)。孤斯茅别名“飞将军”,于1709年8月8日在葡京里斯本王宫内,乘一热空气球上升,高与屋齐,“飞将军”之名遂闻于全欧。彼乘球上升,高不过百尺,时不过片刻耳。
1700870290
1700870291 自卡文迪什发明氢气以来,而气球遂通行于西欧。1783年,法人孟特哥尔飞(Montgolfier)偕其弟悉心试验,或以氢气,或以热空气,盛于不出气之布袋内而使之上升,自数百尺至数十尺不等。翌年6月乃广告众庶,约于某日在法国安诺内(Annonay)放气球,至期观者塞途。孟特哥尔飞乃以火燃麦秆羊毛,而将其烟雾灌入布袋内,至袋胀至23000立方英尺时乃放而纵之。袋渐升渐高,直入云霄,至6000英尺始下降。盖袋中热气与外面空气相触,渐变寒冷,以致袋缩也。降时速率极缓,故虽坠于垄亩之中而禾黍无伤,观者均啧啧称羡。未久而此事已轰动全国矣。
1700870292
1700870293 法国科学会闻信即遣人往安诺内聘孟德哥尔飞昆仲,往巴黎重放气球,并调查6月5日放气球的一切情形。然巴黎急不能待,皆以早睹为快,乃捐银10000镑,令著名物理学家查尔斯(Charles)(20)与机匠罗培德立即造气球。查尔斯乃独出心裁,精益求精,不用烟雾而用氢气,不用麻布而用丝绸。其制氢气也,将铁屑半吨倾诸硫酸500磅,经三日始得氢气足以装满此长径13英尺之丝制气球。该球外面涂满橡皮,俾氢气不能透出。诸事具备后,于1873年8月27日晨巴黎之陆军操场试放,时大雨倾盆,然观者仍摩肩接踵,倾城而来,计达5万人。至傍晚6点钟时,忽闻炮声隆然,则氢气球逐渐上升,球形愈高愈小,隐现出没云雾中,至半英里时状仅大如拳耳。当时巴黎人士,见所未见,莫不咋舌引颈,神与具驰,直至不能见时而散。散后三五成群,议论纷如,或谓气球可以侦敌情、破竞旅,或欲乘以越峻岭、渡弱海,任心而绕地球,信口至谓星可以摘、月可以捕矣。
1700870294
1700870295 气球升愈高,则球外空气压力愈小,球内氢气因以膨胀,丝遂为裂,乃下降于一村中,村名阁南瑟(Gonesse),离巴黎仅20里。村民见一巨物凭空下降,以为妖异,为恐祸之将及踵也,均惊骇奔窜而祈诸牧师。牧师本亦一无科学知识者,不知气球为何物,乃率众侦视气球之所在,不敢直接前往,乃绕道而行。有顷,村民愈聚愈众,见此庞然大物,无声无臭。初则仅敢远望,继乃逐渐趋近,有胆略壮者,以鸟枪击之。球本含氢气无多,为枪子穿后,氢气即由孔中逸出,球遂顿扁。村民知此怪物之无足惧也,乃争先恐后,群持斧槌农具向球乱击,而以斩余之丝条系于马尾,招摇过市,大声吆喝,如奏凯旋。法政府得此消息,即布文告于全国,谓气球乃近来科学上之新发明,不能殃人祸国、无事滋闹云云。阁南瑟人民乃复安居乐业如常。
1700870296
1700870297 数日后,孟特哥尔飞赴巴黎。彼乃首倡气球之人,自不甘落查尔斯之后。抵巴黎后,制一极大之气球,圆径46英尺,仍以氢为升空之气,至9月19日,于浮萨野王宫内演放之,球下系以一篮,内置羊、鸡、鸭各一,观者除路易十六及其皇后外,王公贵胄莫不毕至。气球离地后,冲霄直上,速率甚大,于8分钟内已横行2英里许,而抵1400英尺之高度。下降后,村人急趋观之,则篮中之鸡犬固无恙也。
1700870298
1700870299 孟特哥尔飞另制一气球,较前更大,容积10万立方英尺,高85英尺,广48英尺。下垂一篮,可以容人。并预置柴薪若干,欲升则多置柴薪于炉内,浓烟入球内,气球即轻;若不加薪,则球内温度减低,气球因而下降。此法诚善矣。但乘气球以升高,在当时实为一破天荒之举。虽孤斯茅曾于百五十年前冒险上行,然其高不过百尺,不能与孟特哥尔飞之气球同日语也。故当选实难其人,欲以罪囚二作为试验品,以为彼等罪在不赦,即死于此役,则与正法同归于尽;若幸而无恙,则彼等且可逃生矣。议未定,时巴黎人有名罗齐尔(Rozier)者,血性男子也,闻此大为不然。谓法人首先发明空中航行,乃法国之荣幸,首先乘气球上升者,将来必可名垂史册,岂可以一二大罪人而当此极名誉之重任乎?遂自荐。有阿兰特伯爵者(Marquis d′ Arlandes),亦冒险家也,愿与罗齐尔同行。伯爵本与罗齐尔有旧,尝相偕乘锭泊气球上升,固患难友也。于1783年11月21日下午2时,二人乘孟特哥尔飞气球上升。于车中并携清水一瓶、小炉一具,水以防不虞,薪以制热气,升至300英尺时,罗齐尔与伯爵向下脱帽为礼,观者大喝彩。二人在车中计共20分钟,时因南风甚竞,故气球飞行5英里,下降于一田家。罗齐尔与伯爵乘车回巴黎,当时欢迎之景象,可想见矣。
1700870300
1700870301 气球之可以携人上升往来空中,安然下降,至此已成为事实。查尔斯乃步孟特哥尔飞制一氢气气球,径27英尺有半,球顶球底各有小孔一,所以备上升时球内压力过大泄出氢气之用。球下系一舟,舟中可容三人,并具寒暑表、气压表等物。盖球中所含系氢气,无须时刻留心,故可观察空气温度、气压及各种境象。舟内又置沙袋,欲上升,则弃沙袋于舟外,欲下降则启球顶之孔,氢气泄出而球即下降矣。查尔斯与罗齐尔于是年腊月朔日,亦往巴黎上升,计在空中为时20多分钟,横行30英里,高至9000尺云。
1700870302
1700870303
1700870304
1700870305
1700870306 天道与人文 [:1700868971]
1700870307 天道与人文 飞艇航行之历史(21)
1700870308
1700870309 一览世界文明进化之历史,而叹夫宗教、政治之改良,科学、实业之发达,以及一事一艺之发明,原其初焉,未有不由乎一二有志之士,殚思竭虑,大则牺牲其生命,小亦牺牲其财产、名位、光阴,以卒收有志竟成之效。即以空中航行而论,其所以能有今日之横渡大西洋而无虞远阻,直冲霄汉与天山、昆仑齐高而不患劳疲者,要亦由于少数勇于冒险之士牺牲其光阴、财产、生命之功效欤。
1700870310
1700870311 冒万死一生之险,首先乘气球上升者,为法人罗齐尔。而为空中航行牺牲其生命之第一人,亦厥推罗齐尔。当1785年法人布兰查德(Blanchard)偕美人杰弗里斯(Jeffries)乘气球渡多佛海峡(Strait of Dover),自英国之多佛城飞行至法国之加来(Calais),越广20余海里之海峡而竟告无恙。罗齐尔者,好胜之士也,初不甘居人后。至是乃欲渡多佛海峡,自法而至英,乃特制一气球,氢气与热空气二者兼收并用。初不知氢气之极易于燃烧也,及气球上升,顷刻而后,球内之氢气即为火所燃,而气球遂兆焚如。气豪一世之罗齐尔亦同付之一炬。在地面远望,气球宛如一流星向地面直下。迨其抵地时,适在法国之海滨罗齐尔已焦头烂额,观者唯能收拾其烬余,瘗之以为后世之纪念而已。呜呼!罗齐尔已矣,而后世之受其赐者,岂浅鲜哉?
1700870312
1700870313 气球之发明,虽在18世纪,然其航空事业尚在幼稚时代,至19世纪,而气球之效用乃大著,于是群谋所以改良之策。以气球驾驶天空之缺点有二:(1)但能随风飘扬,不能往来自如,风东则东,风西则西。(2)气球既系球形,其在空气中前行之阻力,必较尖锥形或椭圆形为大。是以改良之策,首在于装置机器于气球之旁,能操纵而左右之,虽遇逆风仍能前进;次则在于变通气球之形式,而减少其在空中前行之阻力。兹二者改良而后,其结果即为今日之飞艇。
1700870314
1700870315 飞艇首见于1852年,是岁法人吉福德(Gifford)制一气球,形似猪腰,而驾驶之以汽机,能上下进退,不惮狂风之吹阻。于是吉福德之名大噪于一时,世人称之曰空中航驶之富尔顿。盖富尔顿者,乃发明陆上用汽机之第一人也。至1884年,法人雷纳(Renard)用电机驾驶一形如雪茄之气球,附以舵及螺旋推转机,能翱翔于空中,任所欲之,飞舞回绕一周,而仍能下降停止于原处。盖至是而飞艇遂成为一航空之利器矣。
1700870316
1700870317 19世纪气球进步之梗概,即如上述。当时虽气球之形式、结构以及驾驶之方未臻完美,而欲利用气球以探险测奇者颇不乏人。夫以科学家之眼光观之,则人类者实不啻一种不自由之囚徒耳。人类之囹圄,即地球表面之空气层是也;人类之缧绁,即直径8000英里之地球是也。吾人既不能须臾离此空气,亦无庞大之能力,足以抵抗地心吸力而使吾人翱翔于空中。自气球发明以后,吾人在地面之自由,乃稍稍活动,好奇者均欲乘气球以上冲云霄。然而离地面愈高,则空气愈稀薄,温度亦愈低,迨至6英里以上,则人类动、植物即无以生存。及至离地面百英里以上,则空气即归乌有矣。19世纪中叶,气象学尚未大明,于是乘气球上升而戕其生命者,盖亦不乏其人焉。
1700870318
1700870319 1804年,法国著名化学家盖吕萨克(Guy Lussac)及贝窝(Biot)二人,乘气球上升至4000英尺之高,以瓶贮上层之空气,挈下以验其密度及其成分。因二人上升不甚高,故得告无恙。1875年,克罗西(Croce—Spinelli)、西卫(Sivel)及蒂散提(Tissandier)三人,在巴黎乘气球名“冲霄”(Zenith)者而上升,达20000余英尺之高度。克罗西与西卫均因空气过稀以致呼吸不灵而毙命。蒂散提亦失其知觉,迨后因球内氢气外泄过多,气球渐渐下降,蒂散提因得以逃生焉。
1700870320
1700870321 兹役以前,英国天文学家格莱须(Glaisher)亦因冒险上升过高,几遭不测。其一发千钧之现状,则尤较蒂散提为危乎殆也。1861年,格莱须与考克斯韦尔(Coxwell)在伦敦乘气球上升,考克斯韦尔司升降气球之职,欲升则弃气球中所置之沙袋于外,欲降则启气球丝囊中之小穴,氢气得之以外泄。格莱须则掌观察温度,温度之高下,记载气压之升降等职。当时伦敦观者,肩摩踵接,炮声隆然一鸣,羁球之索解而气球上升,俄顷已腾青云而直上矣。格莱须坐于丝囊上之车中,常起而观察温度、气压之升降。至气球上升达11000米左右时,格莱须方欲起立,测视旁立之气压表,而身已如木鸡,不受脑筋之指挥,欲举手观时计,而手之重如铁,欲启口告考克斯韦尔,而噤不能声。盖已受呼吸氧气不足之影响矣。时其同行之考克斯韦尔尚不知其祸之将旋踵也。有顷,考克斯韦尔亦觉身有异,逆料必为上升过高所致,于是欲举手曳绳启丝囊而使氢气外泄。孰知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举手直不啻千钧之重也。考克斯韦尔大惊,盖明知任气球之上升,则彼二人者必无幸,古人云人急智生,考克斯韦尔乃以齿啮绳而掣之,丝囊遂开,氢气渐泄,而气球乃飞降矣。呜呼,彼二人之得以逃生,亦云幸矣。
1700870322
1700870323 自是而后,虽空中探高者有所戒惧,而冒险上升者则仍不乏人。特欲上升过高,则多挈人造之氧气与之俱,以备至上层空气过稀处呼吸之用。至1894年,德人褒商(Berson)乃能乘气球上升至31000英尺之高,超趋了世界最高山珠穆朗玛峰之高度。(22)德人遂称褒商为“世界之最高人”。虽至现时(23)飞机、飞艇之构造,远胜19世纪末叶,而人类上升之高度,无有能超其右者。
1700870324
1700870325 在19世纪,气球不但用以升高,亦用以为致远之利器也。如1845年,阿班(Arban)自法国马赛乘气球越阿尔卑斯山,渡地中海而至北非洲之土灵(Turin),计程约400英里,费时仅8小时耳。气球飞行之远且速,如兹役者,在当时实为创见。且其所乘之气球,未经后人之改良,仅能随风飘扬,而其成效已若此,亦足多矣。
1700870326
1700870327 19世纪末叶,1897年,瑞典气象学家安特鲁(Andrée)以地球之南北极在当时尚为人迹所未至之处,思欲乘气球以为北极探险之举,大为瑞典王所嘉许,并允资助焉。国内唯一之富翁诺贝尔(Alfred Nobel),亦解囊慨捐3500余金镑。于是赶制气球,整理行装。球系我国府绸所制,凡物之含铁者概弃而不用,盖欲测定北极之所在,必以指南针,若气球载有含铁之器,则即足乱其方针也。至期,安特鲁约其二友会于斯皮茨伯根(Spitsburgen)。斯皮茨伯根者,瑞典最北之埠,然其离北极尚有亦百英里之遥也。起程之日,王公毕至,亲友咸集。迨安特鲁将入车之时,其挚爱之女友尚亲执其手,而叮嘱再三。安特鲁虽豪迈之士,无畏难之心,然亦未免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耳。俄而炮鸣索解,而球升矣,万众莫不举首相望,而祝之曰:诸公此行,何异登仙,发明北极之人,舍诸公其谁?当临行之初,气球载有鸽若干,以为传书之用。上升后数小时,即有三鸽前后口衔尺素而来,车中之人,均告无恙,亲友闻之,莫不额手称庆。嗣后数小时内绝无音讯,亲友始有忧惧之色。然猛引领而望曰,庶几其来乎?及时积月迁,而安特鲁等尚如黄鹤之杳然,始知其必遭不测矣。后虽北冰洋常有探险家之往来,轮舶辐辏,而莫能得安特鲁等之踪迹也。
1700870328
1700870329 19世纪飞艇之发展,至齐柏林(Zepplin)而达极点。齐柏林者,乃飞艇特别之一种,为德人齐柏林子爵所发明,首见于1898年。齐柏林与他种飞艇之异点有三:(1)其形迥大于他种飞艇。(2)齐柏林非为一气球,而为多数气球所合而成。(3)每一气球均置于铅制圆柱中,各圆柱首尾相接,合成一猪腰形。故齐柏林之外部,非为柔软之丝,而为坚固之铝。乘人之车,即置于圆柱之下,转运飞艇之螺旋机,则置于圆柱之两旁。
1700870330
1700870331 齐柏林子爵系德意志军官。当其初建议欲制伟大之飞艇也,德国舆论,莫不非笑之,以为庸人之自扰,莫甚于此。而彼独然前进,不以人言为进退也。至1900年,“齐柏林第一”乃告竣。此艇长416英尺,舟身圆径广38英尺,能蓄氢气40万立方英尺,载重9吨之多,合17气球而成。能翱翔于空中,宛如鹏鸟之飞舞也。至是,众始服子爵之卓见。子爵筑室于康斯坦茨湖(Lake Constance)旁,以贮此庞大之飞艇,一夕狂风怒发,“齐柏林第一”为风挟入湖中,受波涛之涌击。风平而后,验之,则已破裂不堪矣。子爵5万金之巨款,数年之心血,均一旦掷之虚牝,几痛欲死。幸而前德皇威廉第二,抱囊括宇宙之野心,知齐柏林之足为军用上之利器也,乃助子爵以巨款,并设厂以制巨大军用之飞艇。嗣后岁有所出,至欧战以前,飞艇之善且多,仍以德意志称最焉。
[ 上一页 ]  [ :1.7008702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