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018950
1700018951
[73] 同上书,第96页。
1700018952
1700018953
[74] 同上书,第96—97页。
1700018954
1700018955
[75] 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第一部分第46—49节,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00018956
1700018957
[76] 关于泰纳的艺术观,参见进化学派格罗塞一节。
1700018958
1700018959
[77] [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1700018960
1700018961
[78] 同上书,第97页。
1700018962
1700018963
[79] 同上书,第98页。
1700018964
1700018965
[80] 参见Audrey I.Richards:The Concept of Culture in Malinowski’s Work,In Raymond Firth ed.Man and Culture:An Evaluation of the Work of Bronislaw Malinowski,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57,p.18。
1700018966
1700018967
[81] 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名“布朗”,后改为两部分的组合“拉德克利夫-布朗”,本书为了行文方便,简称为“布朗”,特此注明。
1700018968
1700018969
[82] 拉德克利夫-布朗在1949年发表的一篇反对功能主义的文章中说道:“(马林诺夫斯基)有关功能主义的定义是明晰的;这个理论或者教义是任何一个民族过去或者现在的文化特征都可以通过个体的七种生物需求来解释……我完全反对这样的说法,它是无用的、非常糟糕的。作为马林诺夫斯基功能主义的一个坚定的反对者,我可能应该被称为——反功能主义者。”转引自[美]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欧阳敏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64—165页。
1700018970
1700018971
[83]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序言”第1页。
1700018972
1700018973
[84] 需要注意的是,布朗眼中的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主要研究的是无文字的原始部落,有时他也将文明社会纳入其间。
1700018974
1700018975
[85]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1700018976
1700018977
[86]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
1700018978
1700018979
[87]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1700018980
1700018981
[88] 同上书,第85页。
1700018982
1700018983
[89]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1700018984
1700018985
[90]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1700018986
1700018987
[91]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潘蛟等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1700018988
1700018989
[92] 同上书,第207页。
1700018990
1700018991
[93] 同上书,第5页。
1700018992
1700018993
[94]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安达曼岛人》,梁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1700018994
1700018995
[95]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安达曼岛人》,梁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1700018996
1700018997
[96] 同上书,第187页。
1700018998
1700018999
[97] 同上书,第189页。
[
上一页 ]
[ :1.7000189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