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053545
1700053546
在郑徐高铁完成时速420公里交会试验后,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赴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进行载客运营考核。8月15日凌晨6时10分,G8041次列车驶出大连北站,沿着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开往沈阳站,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载客运行。无数火车迷纷纷赶到大连,见证并体验中国标准动车组的处女载客行。
1700053547
1700053548
中国标准动车组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已经体验过中国众多高速动车组型号的火车迷们发现,中国标准动车组除了在技术方面的众多突破外,在乘坐舒适方面也有众多让他们欣喜若狂的创新。首先座椅更加宽大了,乘坐空间更大了,旅途的舒适度也更高了。二等座座椅间距统一调整为1020毫米,一等座座椅为1160毫米,比现有的“和谐号”动车组都大。座椅色彩搭配时尚活泼,更有特色了,更为关键的是每个座椅都配备插座。其次,列车上实现了WIFI全覆盖,旅客可随时上网,旅途不再寂寞。其三,车内照明更加人性化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的车内照明有十几种模式,亮度从高到低,光线从暖到冷,每个旅客都能使用阅读灯,亮度和色温都可以手动或自动调节,人性化设计更加突出。
1700053549
1700053550
当然还有一些能看到却体会不到的变化,如被誉为“金凤凰”和“蓝海豚”的新头型。大家都能感受到它们的美观,但是它们被列车采用可不仅仅是因为美观。这种低阻流线型设计能够大大降低列车的运行阻力以及列车尾车的升力。在列车头型设计方面,“大灰狼”CRH380A已经是世界高速列车领域的佼佼者了,但是“蓝海豚”CRH-0207的新头型竟然比CRH380A头型在空气阻力方面降低了10%。实话说,当见闻君拿到实测数据时,惊讶得半天没有合上嘴巴。
1700053551
1700053552
1700053553
1700053554
1700053555
中国标准动车组之“蓝海豚”。
1700053556
1700053557
1700053558
1700053559
1700053560
中国标准动车组之“金凤凰”。
1700053561
1700053562
被全国车迷津津乐道的还包括两列不同厂家生产的高速列车能够实现重联。对于这一点见闻君就不啰嗦了,谁让它们被称为中国标准动车组呢,这应该算是起码的要求了。
1700053563
1700053564
2016年10月26日,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式完成了自下线以来的60万公里运营考核,担当了它们正式批量生产前的最后一次载客运营。随后,它们分别返回了它们的诞生地长客股份公司与四方股份公司,技术人员对它们进行了拆解,然后对经历了60万公里考验的各个零部件进行了技术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预期。此时,第二对中国标准动车组CRH-0208与CRH-0587也已经下线,并投入了大西高铁太原至原平段进行运营考核。预计到2017年上半年,中国中车将正式拿到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订单合同,正式开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批量生产。
1700053565
1700053566
中国标准动车组只是中国高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中国高铁人并没有止步。2016年10月21日,中国中车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时速200公里中速磁浮、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高速列车以及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技术研发项目。
1700053567
1700053568
其中高速磁浮项目由四方股份公司牵头进行,该公司将研制一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并在青岛建设一条长度不低于5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线。中国中车此次开发的时速600公里磁浮,在技术路线上将采用常导路线,主要是考虑常导磁浮技术更加成熟,能够快速实现工程化应用。当然,中车研制的高速磁浮,将创新性地采用新型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与国外同类高速磁浮相比,悬浮能耗降低35%、电磁铁温升降低40摄氏度、单位有效载荷车辆减重6%以上。青岛市政府也非常给力,全力支持中国中车发展,规划了一条黄岛—胶东机场—蓝色硅谷的高速磁浮线路,全长120公里,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在青岛乘坐时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车了。尽管日本研制磁浮的历史更久,并在2015年4月21日的L0系超导高速磁浮试验中,跑出了时速603公里的世界轨道交通试验第一速,但是考虑到中国高铁的技术实力以及工程化能力,见闻君相信或许等我们在青岛坐上时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车时,日本规划的中央新干线磁浮项目也未必能够通车运营。
1700053569
1700053570
1700053571
1700053572
1700053573
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效果图。
1700053574
1700053575
时速200公里的中速磁浮项目由中国中车旗下的株机公司牵头,他们此前已经研发了长沙机场的中低速磁浮项目。他们将在研发一列时速200公里磁浮列车的同时,在湖南株洲建设一条长度不小于3公里的中速磁浮试验线。株机公司的中速磁浮将同样采用永磁加电磁的混合悬浮技术。见闻君了解到,株机公司采用的永磁加电磁混合悬浮系统可实现连续24小时静态悬浮而无电磁铁严重发热问题,与既有低速磁浮系统相比,载客能力提高20%、悬浮能耗减小60%,列车最大加速度不小于1.0米/秒,最小转弯半径小于100米,列车将在最大坡度达70‰的线路上正常运行。湖南省也同样给力,规划了长沙—韶山的中速磁浮项目,设计时速200~250公里。
1700053576
1700053577
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高速列车项目由长客股份公司牵头。时速400公里的轮轨高速列车,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它还是可变轨距的,能够在600~1676毫米的不同轨距的铁路上运营。毫无疑问,这个特点将使它在一带一路的跨国联运中大展拳脚。见闻君认为它的首个目标市场应该就是莫斯科至北京高速铁路。针对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高速列车,中国中车旗下的长客股份公司、四方股份公司、唐山公司将各研制一列,其中长客股份公司与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列车能够适应高寒环境的运营,能够适应-50摄氏度~40摄氏度的运营环境;唐山公司研制的高速列车能够适应高温环境运用,能够适应-25摄氏度~50摄氏度的运营环境。这三款车均采用6动2拖8辆编组结构,通过智能牵引技术的研发,单位人公里的能耗,将比中国现有的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降低10%左右;噪声控制方面将比现有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降低2分贝左右。
1700053578
1700053579
此外,在2016年9月20日~23日举行的德国柏林轨道交通展上,中国中车还发布了一款设计时速250公里的客货混装的洲际列车概念车,也具有这种可变轨距的功能。本书的封面上展示的正是该款洲际列车效果图。
1700053580
1700053581
中国高速列车研发正逐渐朝着谱系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1700053582
1700053584
■高铁成网
1700053585
1700053586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工程的快速推进,中国高速铁路逐渐形成网络化,而只有形成网络化才能真正发挥高铁的最大效应。
1700053587
1700053588
2015年1月25日,新华社发布《叩问“高铁之国”——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调查》系列文章,披露京沪高铁2014年发送旅客总人数突破1亿人次,首次实现盈利。这条从1990年提出构想到2008年开工建设、耗费了18年的高铁,从2011年6月30日建成通车到2014年实现盈利,用时只有3年。这条高铁不但成为中国高铁的标杆,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高铁的翘楚。
1700053589
1700053590
2016年7月1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李卓发布重磅文章《京沪高铁业绩首次曝光,去年净赚近66亿,净资产超1300亿》,详细披露了京沪高铁2015年的财务数据。报道说截至2015年年末,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1311.72亿元,资产负债率仅27.74%。而其2015年营业总收入达234.24亿元,净利润65.81亿元。
1700053591
1700053592
我们不能不说这个数据是惊人的,这说明网络化的高速铁路正在将它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服务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还在实现造血功能。这无疑给了那些预言中国高铁永远不会盈利,将成为中国政府大包袱的预言家一记响亮的耳光。
1700053593
1700053594
当然也有人说京沪高铁是不可复制的,京沪高铁盈利并不代表其他高铁也能实现盈利。我们不能不说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毕竟2015年全国高铁发送旅客数共计9.6亿人次,其中京沪高铁就占了近1.3亿人次。尽管如此,统计数据却给了相对乐观的结果,中国东部地区的高速铁路经营数据开始全面好转,转折时点正在2015年。还是《每日经济新闻》,还是记者李卓,7月22日再次发表重磅文章披露中国高速铁路盈利图谱。她在《中国高铁盈利图谱:6条线路纵横东部沿海》一文中详细报道:2015年,沪宁、宁杭、广深高铁也已经分别实现净利润6.41亿元、1.01亿元和1.77亿元。其中,宁杭、广深都是在2015年实现扭亏为盈,而沪宁高铁则在2014年就实现了1.42亿元的盈利。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沪杭、京津两条高铁也都已实现盈利。换言之,历经长达10年的高速铁路建设和发展,中国高铁盈利图谱已具雏形,去年至少已经有6条东部沿海线路实现盈利。
[
上一页 ]
[ :1.7000535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