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062376e+09
1700062376 但这些目前为止没有受到伤害的布达居民显然拒绝接受现实。“一群大学生向路边沙堆开枪以测试武器,一位居民就向埃利舍·久洛[大学生营的指挥官]抱怨他们扰民。平民听说红军就在几百米之外时都大吃一惊。”[60]直到12月25日,大学生的巡逻队几乎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守住了从亚诺什医院沿利普特迈佐区一直到普斯陶塞尔路的战线。第21炮兵营迫击炮连的连长塔尔瑙伊·陶西洛仅仅是靠偶然才发现红军步兵已经开始进攻的,于是命令发出一轮齐射,挫败了红军重新夺取亚诺什医院的企图。
1700062377
1700062378 到12月25日电车已经不运营了。有几条电车线路在清早想要运行,立刻就被炮击阻止了。唯一还在运营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布达佩斯和圣安德烈之间的郊区铁路;且至少在这天上午,多瑙河部分河段定期来往的小船还在行进。尽管城市不断遭到炮击,水电、煤气和电话服务依旧正常。沿着于勒路的外围,从佩斯圣伊姆雷郊区的阿提拉防线防御圈撤退的平民正向市中心逃跑。
1700062379
1700062380 尽管此时设在布达城堡的德军指挥部距离前线已经不到3公里,但在上述一系列事件发生之后他们才把援军派往布达。较大规模的德军巡逻队每隔四五个小时在前线巡逻。红军大部分是步兵,从前线撤了下去。双方都认为对方比自己强大,所以都不敢贸然进攻。
1700062381
1700062382 12月24日晚上,盖世太保和各师的集结、维修与补给单位撤离布达佩斯,前往埃斯泰尔戈姆。箭十字党党员和其家属以及箭十字党的青年组织,一共几千人,也撤到了那里。[61]根据动员部长科沃尔奇·埃米尔的命令,本来准备补充给第10步兵师的箭十字党民兵(1500到2000人)也被疏散了,但驻在布达的第8步兵团遵照师部的命令又把这些人拦了回来。[62]12月25日晚上,两辆借给匈军作侦察之用的德军豹式坦克抵达皮利什圣凯赖斯特,一路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障碍,次日又抵达埃斯泰尔戈姆以西、多瑙河上的科马罗姆的匈军战线。天黑后,当地最后一列火车满载难民,在灯火管制的条件下驶往圣安德烈。[63]
1700062383
1700062384 12月26日早上,红军夺取皮利什红堡,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并占领了乔班考、于勒姆、波马兹和布达考拉斯等村庄。[64]大多数难民列车只开到了波马兹。通往埃斯泰尔戈姆的道路要么已经被红军切断,要么被德军和匈军车辆堵塞,只有很少人躲过红军坦克逃走了。
1700062385
1700062386 最后一批逃跑的箭十字党党员逃到了多博戈科村。在一家游客旅馆躲避之后,他们分散开来:有些人奇迹般地在12月28日抵达德军在科马罗姆的战线,其他人渗透回首都,丢弃了他们的制服。[65]一个从圣安德烈岛撤退的匈牙利营试图突围到埃斯泰尔戈姆,但在圣安德烈地方政府的请求下决定投降。大约中午12时30分,第一批哥萨克侦察队出现在圣安德烈本堂神父宅邸。[66]12月27日,红军装甲部队抵达多瑙河。对布达佩斯的合围完成了。
1700062387
1700062388 一支德军部队及其附属的4个匈牙利工兵营在12月25日至26日开始撤离圣安德烈岛。红军近卫步兵第25师在瓦茨渡过了多瑙河支流,25日对该岛进行了初步侦察。次日一支更大规模的红军来到这里。在一次小规模战斗中,近卫军中士库扎拜·扎日科夫率领的一个单位俘虏了防守多瑙河河岸的德军一个连的大部,为此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在托特福卢,“本堂神父和公证人迎接了红军,红军没有伤害任何人,只是命令所有磨坊为他们磨面,并派遣匈牙利民兵戴上白袖章巡逻”。[67]陶希附近的桥梁已经被德军布了雷,但当地居民博罗什·伊莎贝拉剪断引信,挽救了桥梁。[68]被困在多瑙河河弯的德军和匈军被缴械,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12月30日。根据苏联资料,12月24日到30日,红军共俘敌5390人。[69]最后,圣安德烈岛一端的基绍罗西于1945年1月3日被占领。
1700062389
1700062390 围城者与被围者
1700062391
1700062392 德军和匈军
1700062393
1700062394 布达佩斯守军究竟有多少兵力,直到今天仍然众说纷纭。当时的红军新闻公报提到了约7万名俘虏。[70]马利诺夫斯基报告说有18.8万守军、13.8万俘虏。南方集团军群在12月31日记录,有约5万匈军和4.5万德军被围。[71]匈军第1军军部多次试图计算它的各单位人数,但在围城的混乱中没有得到很多结果。就连该军参谋长霍瓦特·山多尔对此也感到困惑:“在七周的围城战中,我没能获得任何关于作战序列之内或之外单位的作战兵力、武器或弹药情况的准确信息。”该军的军需官、参谋上尉内梅特·德热在多次努力之后只能确定,总兵力在4万左右。[72]统计数字存在这么大差距并不仅仅是由于文献资料丢失。有人认为,匈军第1军原本是个纯粹的行政单位,自身没有任何部队,所以布达佩斯的守军仅仅是由于红军进攻才被围进来的。这种说法的理由也不充分。不过,第1军的序列中确实只有布达佩斯近卫营这一个作战单位。因为兵力严重不足,该军甚至还征召了一批逃到首都的特兰西瓦尼亚大学女学生作为侦察人员。
1700062395
1700062396 被包围在布达佩斯的很多匈军部队一直试图逃避战斗。上级检查他们的兵力和武器数量时,他们隐瞒实情。从匈军第1步兵军军部领取给养时他们夸大人数,和德军联络时又故意减少人数。1945年1月14日,匈军第10步兵师和第12后备师上报给军部的作战兵力总人数是300人,[73]尽管仅第10步兵师就至少有3500人被围。[74]一般来讲,总兵力指的是所有穿军服的人,而作战兵力只包括所有可以部署到前线的步兵单位,不包括炮兵、辎重人员、通信兵、工兵和参谋人员。作战兵力一般是总兵力的50%到60%。这样看来,第1军军部似乎没有意识到,它的作战兵力连总兵力的10%都不到。
1700062397
1700062398 一般来讲,作战单位的损失肯定比其他单位大。如果得不到持续补充,就只能从师里的后勤单位抽调人员。德军经常从后勤单位搜罗人员补充给作战单位,但匈军很少这么做。第10步兵师勉强拼凑了200到300人的作战单位,其他那么多人并没有参加战斗。这也不奇怪,因为此时匈军指挥层认为继续抵抗已经毫无意义了。
1700062399
1700062400 1944年圣诞节,防守布达佩斯的匈军总兵力是55100人,比齐装满员情况下的2个师(60000人)少一点;作战兵力是15050人,相当于齐装满员情况下的1个师(15000人)。15050名匈军战斗人员相当于布达佩斯全部守军的30%,但匈军炮兵装备占全部守军装备的比例大得多,60%的火炮属于匈军。然而,并非所有火炮都参加了作战:例如第2炮兵营第4连在12月30日之后未发一弹,尽管它还拥有4门炮、足够的炮弹和一些炮兵观察员。[75]另外,匈军人员和装备的损失速度比德军快。
1700062401
1700062402 布达佩斯包围圈内匈军的总兵力有大约50%未受过步兵训练,16%是在围城战期间才招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匈军的全部总兵力38100人(见表8)当中,作战兵力仅占约40%,即15000人,而这15000人中有30%是围城期间招募的。没参加任何战斗的单位包括KISKA辅助安全部队、很多警察及军事院校学员,共计约17000人。这些人如果装备了重武器并接受相应训练的话,是完全可以部署作战的。即便如此,这些人中的大多数还是可能会一逮着机会就逃避作战。战争进入第二年后,广大匈牙利士兵就已经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打仗了。1944年10月15日霍尔蒂的停火企图失败之后,匈军的战斗力进一步下降。除了某些单位之外,大多数匈军要么投降,要么只有在德军支援或强迫下才坚持作战。
1700062403
1700062404 在最初的非战斗人员的组织中,国民卫队是KISKA的前身,于1944年9月25日建立,成员主要是不适合前线服役的男性,要么是志愿者,要么是征召来的,负责安保和警戒。他们领取军方发放的食物和薪酬,穿制服或平民服装加上袖章,使用从平民手中征用的武器,接受准军事组织的领导,或其所在区域工厂、企业领导人的管理。12月3日,萨拉希政府解散了国民卫队,因为它里面混入了逃兵、被迫害者、反政府的抵抗分子及其他持不同政见者。政府新建了KISKA来取代国民卫队。KISKA成为匈牙利正规军的一部分,包括7000名非战斗人员。一般来讲,城市每个区都有一个KISKA营,但大学和其他机构有自己的单位。然而,后来KISKA也被证明很不可靠,因此于1945年1月6日被解散。
1700062405
1700062406 同样,警察战斗群也是由非战斗人员组成的。尽管在城市被合围时警察战斗群的总兵力有7000人,纸面上的作战兵力有1630人,但因为训练和装备严重不足,他们的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的第一次单独行动在几个小时内就以重大损失告终:伤亡达到一半。[76]
1700062407
1700062408 有一个例外是突击炮兵。尽管这支队伍的装备主要是轻武器,但由于他们斗志高昂,战斗力还不错。1945年1月,仍然有志愿者加入突击炮兵,因为它提供的给养较好,而且它的成员能够得到更人性化的待遇以及身份证明以防遭到警察盘查。[77]突击炮兵主要由年轻的准军事组织成员、军校学员、中学生和掉队士兵组成。1944年11月,豪纳克·山多尔上尉招募了一个连的与其他部队失去联系的装甲掷弹兵。12月初,第3突击炮营第1连的连长拉茨·蒂博尔中尉带领他的单位从佩斯逃出,参加了第10突击炮营在鲍劳奇考的进攻,因为拉茨觉得自己的突击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78]
1700062409
1700062410 另一方面,正规军的各师却包含了很多毫无斗志的匈牙利士兵。一个典型例子是第1装甲师,该师在12月初的总兵力为14000人,[79]却向德军报告说只有2038名步兵。[80]到12月底,该师已有80人当了逃兵,上级却没有追查。[81]第10步兵师第6步兵团(第1营和第2营)的参谋人员和差不多600名预备役人员从12月24日到围城战结束根本就没有参加过战斗,[82]而第10侦察营则一直是“黑户口”,德国人一直都不知道这个营的存在。[83]大多数单位在人员和武器统计上有两本账。[84]早在11月,第12后备师就有3名上校和5名中校被撤职或受到军法审判,到12月底各营已经只剩30到40人。[85]
1700062411
1700062412 奇怪的是,德匈双方的指挥官都没有试图改变这种情况,对送上来的报告照单全收,尽管他们肯定知道这些报告是胡编乱造的。师部副官比罗·约瑟夫中尉在回忆录中写道:“德国人对我们三个营的象征性行动表示满意。第18团第1营营长未经允许擅自撤退,箭十字党的人向德国人告发了他,不料德国人还为他辩护。”[86]很多高级指挥官仅仅在执行日常的行政职责,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减小损失,或者讲得更直白些:他们只想在战争中活下去。
1700062413
1700062414 德国人总是寻找一切机会把失败怪罪到匈牙利人身上。他们的报告显示,防守布达佩斯的全部职责完全落在了德国人的肩上。德国人反复提到匈军的逃兵现象,却忘记了德军也有逃兵,虽然数量不多。相反,好几个匈军军官在回忆录中声称,逃兵现象至少有一部分是因为德国人的傲慢、匈牙利人的从属地位,以及匈军根本没有任何指挥权。到12月底,匈军很多单位已经被分割成连或更小的单位,置于德军指挥之下,不过也有很多单位的残部(主要是军官),甚至平民,自愿加入了德军部队。[87]
1700062415
1700062416 苏联方面关于匈牙利逃兵的报告也刻意给人制造了错误印象。由于政治原因,战俘往往被描述成自愿投诚。苏联方面关于敌军作战兵力的报告同样不可靠。根据苏联档案,佩斯守军死亡35840人,损失291辆坦克和突击炮、1419门火炮和222辆装甲卡车。[88]事实上,守军在整个包围圈内都没有这么多装备,而且如果再把红军仅在佩斯就俘敌25000人的情况考虑在内,这些数字就更站不住脚了。
1700062417
1700062418 圣诞节期间布达佩斯城内的德军和匈军的火炮(总共将近500门)和坦克/突击炮(约220辆)装备情况相对较好。总的来讲,德军的训练、装备和士气比匈军好。尽管如此,德军也是困难重重,最大的问题是缺少步兵。德军约42000人的总兵力主要是骑兵、炮兵和装甲单位(见表9)。“统帅堂”装甲师的4个装甲掷弹兵营中有1个不在布达佩斯,另外3个营的作战兵力加起来仅500人多一点。第13装甲师也有1个装甲掷弹兵营不在包围圈内。
1700062419
1700062420 德军单位的战斗力可谓良莠不齐。来自帝国本土、拥有悠久传统的部队战斗力最强。第13装甲师就是这样,该师有超过20人获颁骑士十字勋章,3人获颁橡叶骑士十字勋章。其他战斗力较强的单位有党卫军第8骑兵师和“统帅堂”装甲师。“统帅堂”装甲师最初由冲锋队人员组成,不过到1944年该师已经几乎被全歼了三次(第一次是在斯大林格勒),补充了大量新兵。其他大约1万人由于训练和装备不足,战斗力很差。战斗力最差的单位是党卫军第22骑兵师,该师由德裔组成,大多数人根本不会说德语,最容易成为逃兵。
1700062421
1700062422 党卫军部队几乎包括了欧洲所有民族的人,除了德意志人之外还有被强征入伍的法国阿尔萨斯人、匈牙利人、塞尔维亚人、斯洛伐克人、罗马尼亚人,以及来自芬兰、佛兰芒、瑞典和西班牙的志愿者。党卫军各师的辎重单位中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鞑靼人和其他民族的辅助人员。有一个炮兵分队由波兰人组成,好几个人被埋葬时还穿着波兰军服,但戴着德国徽章。[89]党卫军第22骑兵师到11月初已经斗志全无,而在匈牙利招募的党卫军第1、第6、第8警察团也极不可靠。在绍尔特桥头堡的党卫军第8警察团后方,德军设置了机枪火力点,奉命向任何看起来像逃兵的人开枪。在围城的最后几天,这些部队中有的单位甚至发生了哗变。[90]士气低落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党卫军士兵大部分是在匈牙利招募的,对德国毫无感情。1944年春,匈牙利政府允许党卫军在匈牙利的德裔公民中征兵,尽管这些人大多希望在匈牙利军队中服役。少数把纳粹德国当作祖国的匈牙利德裔早在1941年到1942年就志愿加入了党卫军。到1944年,党卫军不得不在匈牙利的德裔村庄仔细搜罗,寻找可以征召的对象。
1700062423
1700062424 东线战场的意识形态战给很多德国士兵带来了灾难性后果,他们一直坚持战斗到最后,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也是因为他们害怕遭到苏联人的残酷报复。德国和苏联都把对方的军人描述成虐待狂和罪犯,因此认定必须消灭对方。1943年之后,纳粹试图减弱这种宣传的力度,但苏联的宣传仍把纳粹政治制度和德国人民混为一谈。这就是为什么即使那些士气不高的德军单位仍然战斗到底,而不是投降。很多党卫军士兵和俄罗斯或乌克兰辅助人员宁可自杀,也不愿被俘。很多人把最后一个冲锋枪弹匣收起来,专门用来自杀。[91]
1700062425
[ 上一页 ]  [ :1.70006237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