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064629
1700064630
[103] BA-MA RH 19V/61,Maier,Georg. Drama zwischen Budapest und Wien:Der Endkampf der 6. Panzerarmee 1945 [Drama between Budapest and Vienna:The final battle of the 6th Panzer Army,1945]. Osnabrück,1985.,p.520.
1700064631
1700064632
[104] Maier,Georg. Drama zwischen Budapest und Wien:Der Endkampf der 6. Panzerarmee 1945 [Drama between Budapest and Vienna:The final battle of the 6th Panzer Army,1945]. Osnabrück,1985.,pp.520-521.
1700064633
1700064634
[105] Komiszarov,N.V. “Harc Budapestért”[The struggle for Budapest]. In HK 1,1980.,pp.139-140.
1700064635
1700064636
[106] Tóth,Sándor. “Steinmetz Miklós.” In Forradalomban,háborúban. [“Miklós Steinmetz” in In revolution and war.] Budapest,1980,p.52.
1700064637
1700064638
[107] Andrjusenko,Szergej Alekszandrovics. “A Duna hullámain Ⅱ.”[Sergei Aleksandrevich Andrushenko,On the waves of the Danube Ⅱ.] In:HK,no.1,1966.,pp.141-142.
1700064639
1700064640
[108] Andrjusenko,Szergej Alekszandrovics. “A Duna hullámain Ⅱ.”[Sergei Aleksandrevich Andrushenko,On the waves of the Danube Ⅱ.] In:HK,no.1,1966.,p.142.
1700064641
1700064642
[109] Interviews with Finta,Aurél Salamon,Dobay,and Wáczek.
1700064643
1700064644
[110] 瓦切克在维尔豪洛姆广场看到400到500具死尸。
1700064645
1700064646
[111] BA-MA.普费弗-维尔登布鲁赫的未发表文件里包含许多这样的剪报。
1700064647
1700064648
1700064649
1700064650
1700064652
布达佩斯之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百天 六 围城与平民
1700064653
1700064654
匈牙利平民的苦难
1700064655
1700064656
不必担心匈牙利首都会发生巷战。[1]
1700064657
1700064658
——《匈牙利人报》,巷战开始六周前
1700064659
170006466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好几座首都遭到了围攻,布达佩斯围城战的惨烈程度仅次于华沙战役与斯大林格勒战役。华沙城遭受的破坏主要是由于1944年的波兰人起义和1943年的犹太人隔离区起义;而在斯大林格勒,大多数平民被疏散了。后来的柏林和维也纳围城战中,平民没有撤出,但围城时间很短。相反,匈牙利首都的平民经受了二战中最漫长也最血腥的围城战之一。当时的老老少少几代人都经历了围城,几乎每个当时住在那里的家庭都有关于围城的故事可讲。本书于1998年在匈牙利首次出版后,笔者几乎每周都能收到大量来信,信件不仅来自留在布达佩斯的人,还来自战后或者在1956年革命期间逃往西方的成千上万匈牙利人。这说明当年的事件给人们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尽管今天已经很少能看到当年围城造成的破坏,但布达市中心有些房屋还保留着破损的大理石楼梯,有些房屋的木嵌板上还有弹孔,建筑工地上还经常发现步兵和炮兵弹药,这一切都见证了当年布达佩斯发生的悲剧。
1700064661
1700064662
1944年秋,前线逼近了这座城市,各方却都没有做出任何关于平民命运的政治决定。匈牙利人无力疏散平民,德国人没有兴趣帮助疏散。因此,政府最初是请求100万居民自行离开。1944年11月7日出现了请求平民离开首都的招贴。同时各学校开始疏散,但进展缓慢。[2]箭十字党领导人萨拉希·费伦茨起初想要带领整套政府机关离开首都,但德国特使埃德蒙·维森迈尔在11月8日通知他,即使匈牙利领导人离开首都,德国大使馆也会留在布达佩斯,于是萨拉希改了主意。[3]
1700064663
1700064664
作为围城的“序曲”,11月4日下午2时,佩斯和玛格丽特岛之间的玛格丽特大桥被炸毁了一段。尽管当时城内还听不到前线的炮火声,炸桥的爆炸声还是让平民十分震惊。科沃洛夫斯基·米克洛什在日记中写道:
1700064665
1700064666
我们到达喜剧院前面时,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我跑回多瑙河堤岸,那里已经聚了一大群人。这景象真是可怕。在佩斯一边,大桥的两个桥拱倒塌了。电车、汽车和几百人落水。两辆被震坏的6路电车露出水面,我们可以听见受伤的人在呻吟。尸体从栏杆上挂下来,旋涡中有死人和伤员。大小船只和警察的船只在尽力救人。爆炸时桥上大约有800人。[4]
1700064667
1700064668
1700064669
1700064670
1700064671
35.汉斯·弗里斯纳大将察看玛格丽特大桥的残骸,1944年11月4日
1700064672
1700064673
具体有多少人死伤,我们不太清楚。当时的调查说有600人左右。同一份调查报告说,爆炸的原因是德军在桥上开展爆破训练,在安装起爆炸药,这时一艘经过的船发出火星,点燃了引信。死者包括40名在安装炸药的德军工兵。[5]
1700064674
1700064675
当局不断发布命令,要求疏散佩斯郊区。11月10日,命令传来,要求疏散最敏感的地区:小佩斯、佩斯圣伊丽莎白、佩斯圣洛伦茨和绍罗克萨尔。但只有很少的居民按照命令搬到市中心。十天后这道命令被取消,因为找不到地方来安置撤出的人。12月4日,当局下令疏散切佩尔,但当地居民的抗议使得疏散没能成功。12月27日合围完成时,已有大约10万人逃离首都,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留下。政府的疏散专员毛焦罗希·山多尔写道:“11月26日的疏散主要是遭到了匈牙利国家铁路部门的阻挠,规定用来疏散平民的353节客车只有35节抵达。……火车司炉工和技工都没有到车站。……市内的绝大多数居民不愿撤离,而宁愿选择被布尔什维克占领的恐怖。”[6]即便在围城期间,布达佩斯的俄国侨民仍在正常生活。[7]其中包括一些历史人物:米哈伊尔·库图佐夫-托尔斯泰伯爵、鲍里斯·V.舒尔金将军(他是最后一任沙皇副官),以及普希金伯爵(他是普劳沃什劳夫教区的神父)。库图佐夫-托尔斯泰作为瑞典大使馆的代表,一直负责掌管一家医生大多是波兰人的医院,收治了一些负重伤的红军战俘。该医院在围城期间没有遭到骚扰。温斯顿·丘吉尔的一个侄女当时也在布达佩斯,她最喜爱的一条狗丢失了一段时间,让她非常难过。[8]
1700064676
1700064677
11月7日,当局开始征召平民修筑防御工事。在小佩斯集结了1.5万人,但由于遭到空袭和炮击以及缺乏组织,大家还没开始干活就跑散了。[9]此后就没有真正征召过平民去修筑工事。11月19日,当局颁布法令要求平民参加劳动,但只有几百人前来报到。
1700064678
[
上一页 ]
[ :1.70006462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