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111036
1700111037
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一对瓷武官俑,很准确地再现了这种服饰(图8-11)。这件瓷俑的平巾帻与南北朝相比较,冠体显著变大了,除此之外,两当衫外披两当铠和很宽大的裤,都一如旧制。两当铠除了绢布所制之外,也有可能用皮革制成,湖北武汉出土的两件陶俑身上的甲,腰部以下还绘有虎纹,看上去很像是毛皮所制(图8-12)。
1700111038
1700111039
1700111040
1700111041
1700111042
图8-11 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黑白武官瓷俑(据实物写生),河南省博物馆藏
1700111043
1700111044
1700111045
1700111046
1700111047
图8-12 湖北武昌隋墓出土武士俑,录自《考古》1986年第1期
1700111048
1700111049
武官的两当甲制裤褶服又名常服、从省服,为武官日常办公、上朝议事时的服饰。宫廷的侍卫、侍从也穿这种服饰,有时候,两当衫外也可以不披两当铠,这种穿法在南北朝的陈朝是正职武官的服饰,隋代如何,尚未发现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图8-13)。
1700111050
1700111051
1700111052
1700111053
1700111054
图8-13 宁夏固原史射勿墓壁画拄剑武士图,录自《文物》1992年第10期
1700111055
1700111056
中、高级武官除了常服外,还有专门的朝服,隋代朝服的形象资料,目前还未具体掌握,只能参考唐代的有关资料。
1700111057
1700111058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隋代武官实际上具有三种服饰:出征作战的戎服铠甲,平时的公服和用于国家大典的朝服。这种情况从侧面反映了武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1700111059
1700111060
史载隋文帝建国以后,在调整、承袭北周、北齐武官制的基础上,曾采用曹魏以来的九品制,制定了一套比较具体、明确的武官名号、品级以及武散官制度。这套官制的确定,基本完成了封建政权文武分流的官僚体系。
1700111061
1700111062
军队的士兵和下级校尉的服饰,仍然是南北朝时期的襦袍和短袖襦。此外还有帔风,帔风除了衣领已变成单领外,其余各部分形制都没有变化,襦袍和短袖襦亦如此(图8-14①②③),当然,也有一些新的戎服服饰出现。
1700111063
1700111064
1700111065
1700111066
1700111067
①仪仗俑
1700111068
1700111069
1700111070
1700111071
1700111072
②武士俑
1700111073
1700111074
1700111075
1700111076
1700111077
③持盾俑
1700111078
1700111079
图8-14 山西太原隋斛律彻墓出土,录自《文物》1992年第10期。武士俑的帔风只穿一袖,另一袖空悬身后,持盾俑亦如此
1700111080
1700111081
《中华古今注》云:“隋文帝征辽,诏武官服缺胯袄子,取军用如服有所妨也,其三品以上皆紫。”所谓缺胯袄子,实际上是一种开衩的长衫。从宁夏固原史射勿墓壁画、河南安阳和安徽亳县隋墓出土的陶俑上可以看出,衫长至胫中部或脚背,盘圆领、右衽、小袖、开衩的情况资料上反映不甚清楚,可能是右侧衣纽扣至胯间,左侧裁开(图8-15①②③)。
1700111082
1700111083
1700111084
1700111085
[
上一页 ]
[ :1.7001110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