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112414e+09
1700112414
1700112415
1700112416 ③河南巩县西村陵区永昌陵神道控马、仗马官
1700112417
1700112418 图11-23 三人服饰中,①的服饰可能是厢军士兵服饰,③的服饰可能代表皇城禁军军士服饰
1700112419
1700112420 唐代的短后衣,在宋代也继续使用,宋代短后衣的形制在太原晋祠和嵩山中岳庙的铁人、河南方城出土的石雕和《却坐图》中侍卫人物的服饰上有所反映。
1700112421
1700112422 与唐代短后衣相比较,它的领、袖有所不同:领为交领,袖有宽、窄两种,宽袖则习惯把袖口打结,成为一种装饰(图11-24①—④)。穿短后衣时一般还要缚裤,而裤可能也是大口裤。形象资料表明,宋代的短后衣不仅衬于铠甲内,还直接穿于外表。
1700112423
1700112424
1700112425
1700112426
1700112427 ①山西太原晋祠铁人铸像
1700112428
1700112429
1700112430
1700112431
1700112432 ②河南嵩山中岳庙兵库铁人铸像
1700112433
1700112434
1700112435
1700112436
1700112437 ③河南方城宋墓出土施彩石雕俑(据照片绘制),《中国美术全集》历代雕塑专集
1700112438
1700112439
1700112440
1700112441
1700112442 ④宋画《却坐图》中侍卫
1700112443
1700112444 图11-24
1700112445
1700112446 宋代戎服中也有背子,但形制上已有较大改变。开封朱仙镇岳王庙的岳飞铜像,在窄袍的外面罩了一件短袖、交直领、右衽、两侧开衩的罩袍,这件罩袍应就是宋代的戎服背子(图11-25①),从资料上看有长短两种。宋代的背子除了军人穿以外,帝王显贵、文人学士、男女老少都可服用,是一种流行的服饰。当然,各种身份的人所服用的背子在衣料、装饰、式样上,都各不相同(图11-25②)。
1700112447
1700112448
1700112449
1700112450
1700112451 ①河南开封朱仙镇岳王庙岳飞铜像,此像据当地人说,铸于南宋时期,如果属实,当也在岳飞平反之后
1700112452
1700112453
1700112454
1700112455
1700112456 ②宋画《文姬归汉图》中服短背子的侍卫,录自《天籁阁旧藏宋人画册》
1700112457
1700112458 图11-25
1700112459
1700112460 南北朝时期的帔风,唐代已很少使用,只有在长乐公主墓的壁画上见到一例又像帔风又像背子的形象。唐代不使用帔风,也许是大量使用明光甲的缘故,因为明光甲外如有衣服罩住,就不能发挥其反光的作用了。到宋代帔风又重新开始使用,从图11-26的鎏金天王像所披帔风的形象来看,宋代的帔风已更接近于现代的式样,这可能是受了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图11-27)。
1700112461
1700112462
1700112463
[ 上一页 ]  [ :1.70011241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