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148763
1700148764
(1)负伤不治:在战斗中负伤如果治疗及时,大多数负伤不会变成死亡。负伤是属于战斗中的消耗,如果伤员因医疗条件不足导致不治身亡,则可算作是“与战斗相关的非战斗消耗”。
1700148765
1700148766
(2)误伤或事故:尽管误伤很可能也是在战斗中导致的,它并不是敌方作战导致,而是属于“事故”类。它既可能是在战斗期间产生,也可能是非战斗期间、军事演习,甚至和平时期正常活动期间产生。
1700148767
1700148768
(3)疾病:因战场营养不良、卫生条件恶劣、医疗条件不足,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在很多战例中,因疾病而死亡的人数甚至远超过作战死亡人数。只是对于战争,人们往往更多把眼光放在直接作战损耗上,而忽视自然疾病导致的损耗。因军队高度的流动性,以及战争中的强奸等导致的性病,以及其他传染病泛滥,它会给军队以及平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1700148769
1700148770
(4)自然杀伤:受野生动物攻击,或陷入恶劣自然环境(悬崖、泥沼等)导致的消耗。历史上甚至发生过成千的士兵被鳄鱼,甚至蚂蚁吃光的案例。而恶劣自然环境综合起作用,常常会给部队造成极大的减员。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因英军率先溃败,通过印度的腊戌被日军占领,杜聿明率6万多人从野人山撤回中国。因恶劣自然环境导致5万人丧命,远超过作战中牺牲的1万人。
1700148771
1700148772
据统计,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总共死亡13488人,而因脚气、霍乱、痢疾等疾病死亡竟占到11894人,占88%。
1700148773
1700148774
在中国八年抗战期间,虽然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相比日本有很大差距,但真正在战场上战死的军队人员只占总的死亡人员的一小部分,据统计约在130万-180万之间。而大部分人员是在转移和运动过程中,因恶劣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而死亡。这个死亡数字难以精确统计,有的高达200万人,甚至有上千万人的统计数字。
1700148775
1700148776
这种非战斗消耗如果被对手刻意利用,此时的消耗是属于“战斗消耗”还是属于“非战斗消耗”可能难以界定。但为研究消耗的直接原因,只要属于非直接战斗原因导致的消耗,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归属于“非战斗消耗”。只是要注意:“非战斗消耗”既然是一种消耗,就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武器”来加以利用。
1700148777
1700148778
例如,俄罗斯在历史上曾遭到过三次来自欧洲力量的大举入侵。而在这些入侵中,俄罗斯深知自己自然地理环境所具有的威力,因此都刻意利用了这些自然环境的力量加剧了对手大量的消耗。
1700148779
1700148780
1708年,查理十二世入侵俄国时,俄军即开始采取坚壁清野的方法,在他们撤退时烧毁所有房屋和工具。这样在寒冷的冬天,入侵的瑞典军队多半会被冻死和因疾病而死亡。
1700148781
1700148782
100年多后,1812年,拿破仑认为自己吸取了查理十二世的教训,他之前认真阅读了所有能找到的查理十二世远征俄国的历史记录和研究书籍。拿破仑的战争计划是必须在冬天来临之前攻下莫斯科,并结束战争。结果是俄罗斯不仅冬季难熬,夏天的天气也不是“好惹的”。连日暴雨导致的道路泥泞,晴天时的太阳暴晒,导致梅毒等疾病流行。大半士兵因此而死亡,真正在作战中死亡的士兵只是极少数。库图佐夫同样采用坚壁清野的方法,撤退时烧毁一切可以烧毁的能用之物,包括整个莫斯科城。当冬季来临,拿破仑只能不战自退,沿途库图佐夫只是零星地向拿破仑发起攻击,大多数时候只是在两翼赶着拿破仑的军队跑。严寒、疾病、少量的战斗,使拿破仑的65万大军,最后只剩下3万人逃回欧洲。
1700148783
1700148784
又过了100多年,1941年,希特勒也认为他可以在冬天到来之前打败苏联。但在冬天来临之前,纳粹德国的军队同样遭受到了暴雨和泥泞道路的烦扰。1941年冬季来临的脚步和1812年及1708年时没什么差别。肝炎、腹泻、斑疹、伤寒以及-35℃—-40℃度的严寒和饥饿再次夺去大量德军的生命。即使在战斗激烈程度属最高之列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非战斗减员的德军也超过战斗减员。
1700148785
1700148786
6.战术、战略和战策
1700148787
1700148788
从不同角度看待战争,会形成不同层次的观念。如果从战争本质的消耗与抗消耗角度,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战争观念:战术层、战略层和战策层。
1700148789
1700148790
战术与战略两个层次是过去军事理论界讨论比较多的,但对战策层则几乎还没有正式进入军事理论家们的视野。战策层远远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它涉及全社会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层面。
1700148791
1700148792
(1)战术层(或战役层面)。是以战场消耗和抗消耗为基础考虑问题的层次。这是传统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们关注最多的层次。似乎只有敌我双方在战场上刀对刀、枪对枪地大战一番,方能够体现军人的英雄本色。战术是战争最显眼的活动,但也只是最低层次的活动。决定战争的不仅是战场,而且体现在更高层次的方面。
1700148793
1700148794
(2)战略层。是以战场、军事补给、军事后勤、武器战略资源生产等直接战争资源方面来考虑消耗和抗消耗问题。
1700148795
1700148796
从战术层面看,让敌人的1万架飞机飞上天再去击落,最能体现空军的战斗成就。但即使能够具备极大的空军优势,己方也必然要遭受巨大损失。例如,就算可以使战术优势达到能按4∶1的交换比实现,己方也要损失2500架飞机和数以千计的宝贵飞行员资源。而如果从战略层面考虑问题:
1700148797
1700148798
将敌机击落在空战中,不如将敌机击毁在机场、飞机库里;
1700148799
1700148800
将敌机击毁在机场,不如将其炸毁在生产线上;
1700148801
1700148802
将敌机炸毁在生产线上,不如将其扼杀在原材料状态,将运送原材料的货轮炸沉到海底,根本就不要让它生产出来;
1700148803
1700148804
……
1700148805
1700148806
越是在更早阶段消耗敌方,自身代价越小,效益却越高。虽然从战术层面看起来的战斗成就越小。
1700148807
170014880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对日本以燃烧弹进行成功的战略轰炸之后,日本的整个战争资源潜力很快就被耗空了,它对日本最终战败投降所起到的作用极为显著。但它们却远不如中途岛海战、冲绳岛战役、硫磺岛战役等看起来那么吸引人和更能显示军人的作用。使日本的飞机生产量从月产2380架下降到8架,从单纯的战争武器资源消耗角度看,相当于每月击毁日本战机2372架。但通过战略轰炸获得这个战绩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远远比从空中直接击落2372架飞机的代价要低得多。
1700148809
1700148810
(3)战策层。它包含所有战争资源及其潜力的消耗和抗消耗。战术和战略层面比较容易看见,而很多战策层面的消耗和抗消耗可能难以直接看清楚,但却可能会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例如通过货币战争对敌方经济资源的打击,经济的崩溃会极大削弱敌方战争潜力和资源补充。
1700148811
1700148812
与其在交通线上击沉敌方运送飞机原材料的货船,不如使敌人连买飞机原材料的钱都被耗空,根本无钱再去买原材料。因此,经济封锁等行为具有从最初始的源头上消耗敌方的作用。而相对来说,经济封锁不会被看作是残暴甚至反人道的行为,甚至不会被看作是战争行为。但事实上它们起到的消耗敌方的作用,可能会比战争武器的直接攻击效果更为强大。
[
上一页 ]
[ :1.70014876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