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180762e+09
1700180762
1700180763 20世纪80年代,彼得·罗利——康维使用“动物考古学”的最新技术,通过详细分析动物骨骼确定了此类沿海岸的季节性迁徙,并指出有些人可能在埃尔特波尔贝丘定居。不过,他只是发展了维多利亚时代约翰·卢伯克的观点,后者已经提出“‘贝丘制造者’很可能整年生活在丹麦沿岸”,依据是贝丘中发现了天鹅骸骨、鹿角和哺乳动物幼崽骸骨的痕迹。前者表明冬天有人居住,因为天鹅是冬天来此的候鸟;鹿角暗示秋天,鹿角在那时脱落;幼崽骸骨则代表春天,幼崽在那时出生。维多利亚时代的约翰·卢伯克在“动物考古学家”这个名称出现之前就已经扮演了类似的角色。
1700180764
1700180765 他也注意到了植物残骸,指出没有谷物的痕迹意味着“科肯莫丁格人”缺乏农业知识。贝壳也没有逃过他喜欢刨根问底的头脑。维多利亚时代的约翰·卢伯克注意到,贝丘中的贝壳要比在今天丹麦沿岸找到的更大,而牡蛎则完全消失了。他把这归因为海水盐度的变化,比彼得·罗利——康维早一个世纪提出盐度下降导致人们抛弃贝丘,转向农业经济。[17]
1700180766
1700180767 埃尔特波尔出产的中石器时代陶器与卢伯克在新尼科美狄亚看到的截然不同,前者没有上色,器壁既厚又不均匀,出自缺乏经验的人之手。看到这类陶器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在《史前时代》中,维多利亚时代的约翰·卢伯克描绘自己在1863年造访那里时曾找到过“非常粗糙的陶器小碎片”。现代人约翰·卢伯克看到了完整的器物:尖底的碗和平底的盘子。它们主要被用于烹饪,比木器和柳条编织品要好用得多。
1700180768
1700180769 卢伯克继续着丹麦的中石器时代之旅,狩猎采集者制造陶器的景象只是他看到的若干变化标志之一。另一个标志是年轻男子炫耀式地将磨光的石斧插在腰带上[18]——这些人高大英俊,与维多利亚时代的约翰·卢伯克想象中的生活在中石器时代丹麦的“矮小、眉毛下垂的种族”截然不同。
1700180770
1700180771 卢伯克在他拜访的最后一个丹麦中石器时代定居点林克洛斯特(Ringkloster)发现了这些斧子的来源。[19]意外的是,这是一片位于日德兰半岛东北湖畔的内陆地区——维多利亚时代的约翰·卢伯克曾认为,“以海洋贝类为主要食物的民族显然永远不会在内陆建立任何大的定居点”。在这点上他错了。但仅此一例,因为经过150年的搜寻,林克洛斯特仍然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丹麦中石器时代内陆定居点。现代人约翰·卢伯克发现这个定居点坐落于一个风景如画的所在,那里有林木葱郁的陡峭小山、宽阔的峡谷、沼泽和湖泊。林中的许多树木——橡树、榆树、酸橙树和榛树——被茂密的藤蔓覆盖,而河边泽地上则是枝繁叶茂的桤木林。
1700180772
1700180773 卢伯克在仲冬的一个黄昏来到林克洛斯特,看到一片被雪覆盖的茅屋。林中有砍倒酸橙树和榆树后留下的空地——它们是制造独木舟和弓的理想材料。人们在自己的茅屋周围忙碌着,所有人都衣着光鲜并饰以珠串。男人和女人一律扎着辫子,脸上涂着颜料。屋内是他现在已经熟悉的中石器时代生活起居:弓箭、石斧和柳条编的篮子。不过,其中一间屋里有些新东西:一捆捆厚厚的毛皮,已经捆扎好准备运走。与此同时,一筐筐垃圾被倒入湖中,狗被拴到柱子上。定居点中心正在烤一头巨大的野猪;周围地面上的积雪已被扫净,并铺上了树皮垫子。显然他们在等待来访者。卢伯克爬上一棵树,远远观望着。
1700180774
1700180775 不到一小时后,林克洛斯特化作一片盛宴的景象:访客来自沿海,带来了许多交易品——一筐筐牡蛎、腌海豚肉排、用金色琥珀制作的珠子。这些东西被用来交易林克洛斯特著名的华贵冬季毛皮。在两个月时间里,人们设陷阱捕捉松貂、野猫、獾和水獭。他们积累了一大批毛皮,准备与商人交易,交易从冬天开始一直延续到春天。
1700180776
1700180777 烤野猪被分食,饮料被盛在装饰特别精美的陶器中呈上——它们与卢伯克在其他地方见到的朴素而单调的中石器时代陶器形成了反差。有的带有棋盘样的图案,有的则用尖头在湿黏土上刺出了蜿蜒的虚线。有的容器带有平行线条,看上去质量更高——光滑、表面平整、器壁纤薄而且形状优美。
1700180778
1700180779 宴会一直延续到深夜,然后是讲故事和歌舞。第二天早上,商人们满载着毛皮离开,卢伯克跟在他们身后。林克洛斯特人继续设陷阱和捕猎,直到丹麦本土出现第一批农民。20世纪70年代,瑟伦·安诺生发掘了这个定居点;经过对动物骨骼的分析,彼得·罗利——康维找到了捕猎野猪和大量设陷阱捕捉毛皮动物的证据。他曾将林克洛斯特描绘成“最好的猎场”。[20]
1700180780
1700180781 松貂皮被不断转手——沿着日德兰半岛东岸,穿越西兰岛和艾尔岛(Aerø),最后来到德国北部——卢伯克始终和它们在一起。在南行途中,中石器时代的人们似乎越来越关心身份和领土边界,从独特的服饰和发型,以及制造工具的方式可以分辨出每个群体。有些人的鱼叉是直的,有些是弯的;有些人的石斧两侧平行,有些则刃口部分加宽。[21]卢伯克回想起中石器时代开始之时,即斯塔卡的时代——那时整个北欧的人类文化几乎一致。旧的中石器时代秩序被打破,并将很快消失。
1700180782
1700180783 毛皮的数量逐渐减少,价值逐渐提高。最后只剩下一小筐松貂皮。公元前4400年,卢伯克看着这些毛皮被带到德国北部的一片林中空地。在两个儿子和一个年轻女儿的陪同下,一位猎人把它们铺在地上。有个男子从对面的树丛中走出,将一把磨好的石斧放在毛皮边。由于无法用语言交流,分别来自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LBK文化的两个人靠微微点头、眯眼和扬起眉毛来确保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一旦交易达成,双方将各自后退,然后扬手告别。当狩猎采集者带着儿女们离开时,他听到了农民的呼喊。他转过身,看见农民指着那个女孩。狩猎采集者停了半晌,然后同意了——下次他们见面时,她可以成为农民的妻子。狩猎采集者握住她还小的手踏上回家之旅,想象着联姻将会带来的斧子和谷物。[22]
1700180784
1700180785 卢伯克身处边界,一边是LBK的农民,一边是森林中剩下的原住民狩猎采集者。这片空地是一处众所周知的会面地点,但还没有出现人类建筑。几代人后,农民们将建起房屋,在周围开挖沟渠。考古学家最终将称他们的定居点为埃斯贝克(Esbeck)。有人认为沟渠是为了防御剩下的狩猎采集者,在中石器时代文化几乎完全消失后,这些人变得充满敌意。[23]
1700180786
1700180787
1700180788
1700180789
1700180790 史前人类简史:从冰河融化到农耕诞生的一万五千年 [:1700178698]
1700180791 史前人类简史:从冰河融化到农耕诞生的一万五千年 第21章
1700180792
1700180793 中石器时代的遗产
1700180794
1700180795 南欧的新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前4000年;历史语言学和基因学争论
1700180796
1700180797 约翰·卢伯克欧洲行程中的最后一段独木舟之旅带他经过了坐落于低地国家和英格兰南部之间、形如巨大踏脚石的岛屿。这些小岛和约克郡海岸附近的一个更大的岛屿是多格兰(卢伯克在公元前12700年离开克雷斯韦尔崖后走过的低洼地带)仅存的部分。10万年来,不列颠第一次重新成为岛屿。[1]
1700180798
1700180799 卢伯克没时间回到高夫洞,穿越已经变成茂密橡树林的苔原,他曾经在那里设陷阱捕捉极地野兔和观察雪地猫头鹰。他的欧洲之旅即将结束。在公元前4500年的一个漆黑夜晚,他走近一个位于法国北部海岸,现在被考古学家们称为泰维耶克(Téviec)的定居点。[2]火光和歌声标志着他的目的地。那里正在举行宴会和葬礼,可能有100人正专注地看着火光下摇曳的影子。
1700180800
1700180801 歌舞突然停止,自然的声音取而代之:火焰的噼啪声,远处大西洋的波涛声,呼啸的风声。卢伯克看到尸体躺在火边:此人长着络腮胡子和浓密的黑发,穿着衣服,尸体上装饰着珠子,还撒上了赭石粉。
1700180802
1700180803 一个半人半鹿打扮的人一边打着鼓,一边跳过火焰。他对死人说话,要求抬起地上的石板。两个女人走上前抬起石板,露出石头砌成的墓穴里的另一具尸体。卢伯克探出身子,看到骨骼的轮廓在绷紧的黄色皮肤下清晰可见。萨满在墓穴边跪下,将干尸抬到一边——尸体碎开,骨头和墓中更早的尸骨混在一起。[3]新的尸体被搬进墓穴。死者的物品被一件件地放在他的身侧,几把精美的燧石刀被置于他的胸口。又撒了一些赭石粉后,石板被放回原位。然后,人们在墓穴上点起了一小堆火,并肃穆地将一头鹿和野猪的颌骨放入火中。火焰熄灭后,歌舞和宴会重新开始。[4]卢伯克加入其中——这是他在欧洲之行中最后一次跳舞。
1700180804
1700180805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M. 佩卡尔(M. Péquart)和S.-J. 佩卡尔(S.-J. Péquart)发现并发掘了泰维耶克的中石器时代定居点和墓地,以及附近一处名为奥埃迪克(Hoëdic)的墓地。这些遗址曾经坐落于延绵海岸的低矮土丘上,但上升的海平面把它们变成了布列塔尼(Brittany)沿岸的小岛。
1700180806
1700180807 对墓葬、骸骨和生活垃圾的研究显示,大西洋沿岸的中石器时代居民与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同时代人有很多共同特征。他们食谱多样(包括大型哺乳动物、水禽、贝类、水果和坚果),并为保护自己的领地和女人而战。他们还用服饰表示自己的身份:泰维耶克墓葬中的斗篷别针用野猪的骨头制作,奥埃迪克人的别针则使用鹿骨。今天很少有人能区分这两种别针,但对中石器时代的人类来说,它们的区别一目了然。
1700180808
1700180809 泰维耶克人珍视和放入墓中的物品与卢伯克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很像:燧石刀、鹿齿、野猪獠牙和骨制匕首。最富有的同样是较年轻的成人,他们依靠自己身体的力量和敏捷的头脑获取财富,后来又因为年老体衰而失去它们。和鹿岛墓地一样,男性的陪葬品比女性的更实用,而且两者拥有各自不同的珠宝:男性是宝贝壳,女性是荔枝螺做的珠子。
1700180810
1700180811 多人合葬是泰维耶克和奥埃迪克墓地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像佩卡尔夫妇和后来的考古学家所推测的,我们必须认为每座石头砌成的墓穴中放的是同一家庭的成员,血亲关系对这些人似乎格外重要。但并非所有墓穴都是这种风格。许多墓中只埋着一个人,有的墓上覆盖着用鹿角制作的帐篷般的构造。
[ 上一页 ]  [ :1.70018076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