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184932
17. 莎拉·梅森(Sarah Mason)和琼·海瑟(Jon Hather)对小白屈菜的使用做了广泛的民族历史学研究,见Mithen和Finlay(2000a)。
1700184933
1700184934
18. 多名专家参与了对来自斯陶斯奈格湾物品的研究:尼伦·芬利(凿制石器)、克莱尔·怀特黑德(Clare Whitehead,粗糙石块)、温迪·卡鲁瑟斯(Wendy Carruthers,榛子壳)、莎拉·梅森(其他植物材料)和斯蒂芬·卡特(Stephen Carter,沉积物)。对该遗址的中石器时代特征物的放射性碳定年数据从8110±60BP(修正后为公元前7294—前7050年)到7040±55BP(修正后为公元前5985—前5842年)。填充物的快速积累可能发生在大约7700BP。Mithen,Finlay,Carruthers,Carter和Ashmore(2001)对植物残骸做了总结。
1700184935
1700184936
19. 烘烤榛子是整个中石器时代的常见活动。这可能是为了将坚果变成糊状,以便于存储和运输;烘烤可能还会让大批的坚果更加美味。Mithen和Finlay(2000a)讨论了烘烤榛子的更多理由。关于实验性的烘烤榛子,见Score和Mithen(2000)。
1700184937
1700184938
20. 这项花粉证据来自科伦赛岛上的乔拉湖(Loch Cholla),Edwards(2000)对其做了总结。尚不清楚树木花粉减少究竟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还是仅仅反映了气候状况的变化。
1700184939
1700184940
21. 对奥龙赛岛贝丘的主要发掘由Mellars(1987)完成,虽然就像梅拉斯在该书中所描绘的,世纪之交时也进行过几次重要的发掘。
1700184941
1700184942
22. Mellars和Wilkinson(1980)发表了对“耳石”的最初研究。Mellars(1987)提供了几种可能的定居点模式的场景,但明显倾向于定居模型。非常不幸的是,来自鸟骨的季节性证据并未被发表,因为这可能证实(也可能否定)来自耳石的证据。
1700184943
1700184944
23. Mithen(2000e)总结了来自我的发掘的放射性碳定年数据,以及它们对解释奥龙赛贝丘的影响。从古环境学证据中也能看到艾莱岛居住记录中的“空白”。
1700184945
1700184946
24. Richards和Mellars(1998)报告了对贝丘中人类碎骨的碳同位素研究。就像我在Mithen(2000e)中所描绘的,除了奥龙赛岛的这处永久居所,仍然存在其他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不能排除对艾莱岛、科伦赛岛和朱拉岛,甚至可能是更遥远地点的造访。这些地点对于确保人口活力,避免群体内近亲繁殖而言是必要的。
1700184947
1700184948
25. Richards(1990)描绘了奥克尼岛上的新石器时代石头房屋传统。斯通霍尔(Stonehall)遗址暗示,这种传统可能追溯到5000BP。在巴尔布里迪(Balbridie)发现的一座木厅建于5200到4700BP(Fairweather和Ralston,1993),其中发现了一大堆谷粒。Mithen(2000b)盘点了苏格兰从中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转换。
1700184949
1700184950
26. 在波尔赛测得的数据中,中石器时代的要超过新石器时代的,从4740±50BP(修正后为公元前3633—前3383年)到3535±80BP(修正后为公元前1952—前1744年)。那里还发现了数目可观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和一柄磨光的石斧;相反,器物堆中具有独特形制的新石器时代凿制石器寥寥无几。鉴于此,该遗址的新石器时代居民似乎沿用了中石器时代的技术(Mithen,Lake和Finlay,2000b)。艾莱岛上的夏洛特港(Port Charlotte)墓葬的放射性碳定年数据为5020±90BP(修正后为公元前3940—前3709年),在建筑之下有一堆可能是羊的骸骨——有人声称那些是鹿骨;不幸的是,原先的出土物品已经无法再供研究。
1700184951
1700184952
1700184953
27. Schulting(1999)比较了苏格兰西部的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人骨中的放射性同位素频谱,发现两者的食谱存在巨大差异,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整个欧洲西北部。
1700184954
1700184955
第23章 寻找最早的美洲人
1700184956
1700184957
1. Figgins(1927)描绘了他在福尔瑟姆的工作。下文关于福尔瑟姆的内容也参考了Meltzer(1993a),对主要人物外貌所做的评论依据书中的照片。Meltzer(2000)描绘了对福尔瑟姆遗址的新调查。
1700184958
1700184959
2. 引自Adovasio(1993,200页)。
1700184960
1700184961
3. 引自Bonnichsen和Gentry Steele(1994)。
1700184962
1700184963
4. Meltzer(1993a)用优美的文笔描绘了寻找最早美洲人的历史,并附有插图。
1700184964
1700184965
5. 《史前时代》的第5章“北美考古”(下面的引述来自198—236页)。维多利亚时代的约翰·卢伯克本人没有去过美洲,而是依据不久前史密森尼学会出版的“四部出色的回忆录”。这一章主要描绘了要塞、围场、庙宇和土丘。作者还描绘了各种石头和金属“工具”,并评价了它们与在欧洲所找到那些的相似性。
1700184966
1700184967
整个这一章中,维多利亚时代的约翰·卢伯克不断试图寻找关于纪念碑和器物年代的线索;他提到,废弃铜矿留下的垃圾堆上生长着至少300年的老树,而活着的印第安野人对这些考古学遗物一无所知。他认为,林中大坟丘被形形色色的树木覆盖暗示其历史悠久。对于根据留存下来的骸骨数量来评判墓葬的古老与否,卢伯克非常谨慎——他知道在英国,撒克逊人墓葬常常完全朽坏,而许多史前坟墓则完整留存。
1700184968
1700184969
在这章的最后,作者对最早美洲人的古老性做了评价。维多利亚时代的约翰·卢伯克明白,史前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使他们走出了“原始野蛮状态”;他相信,后来筑起大坟丘的行为让他们重新“退回了部分野蛮状态”。他写道,此类发展不“需要超过3000年的历史。当然,我不否认这个阶段可能会长得多,但至少我觉得它不必更长。同时我还观察到另一些东西,如果证实的话,它们将表明存在过悠久得多的历史”。
1700184970
1700184971
“另一些东西”指在已灭绝动物尸骨旁找到的人类器物,他描绘的两个例子都涉及乳齿象——大象的史前亲戚。维多利亚时代的卢伯克表示怀疑,他总结说,“至今还没有出现任何令人满意的证据,证明人类与猛犸和乳齿象共存过”。
1700184972
1700184973
6. 关于用新的放射性碳定年修正方法对福尔瑟姆文化所做的最新测定,见Fiedel(1999)。
1700184974
1700184975
7. 对登特的描绘见Cassells(1983)。Haynes(1991)评价说,登特的猛犸骸骨与克洛维斯矛尖的联系可能是沉积物的后沉积期运动造成的。
1700184976
1700184977
8. Warnica(1966)描绘了在黑水洼的发掘,而Saunders(1992)则对遗址中关于狩猎猛犸的证据做了解释。
1700184978
1700184979
9. 关于根据地层学关系和放射性碳结果对福尔瑟姆与克洛维斯文明时序关系的讨论,见Taylor等人(1996)。
1700184980
1700184981
10. Haury等人(1953)描绘了纳科猛犸和克洛维斯矛尖。
[
上一页 ]
[ :1.70018493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