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185182e+09
1700185182 20. Lundelius和Graham(1999)以及Guthrie(1984)提供了对更新世晚期灭绝的环境学解释,以季节性和植被变化为焦点。
1700185183
1700185184 21. 一些物种可能有效地维系了生态群落,一旦去掉它们,群落将崩溃。生态学家Norman Owen-Smith(1987)暗示猛犸扮演了这个角色。由于对维持其他许多物种的生存条件至关重要,它们被他称作“基石”物种。我们无疑可以如此看待今天的大象。这些动物靠肢解树木和拔起树苗维护自己的栖息地。通过这样做,它们确保了多种类型的植物能茁壮成长,使得各种食草动物得以生存。当大象消失后,土地将成为单一的灌木地或林地,所能支持的物种将少得多。因此,理查德·利基写道,如果大象灭绝了,许多物种将不可避免地跟着消失。也许这就是冰河期结束时在北美所发生的。季节性的加强导致猛犸灭绝,这可能引发了一系列后果,导致生物多样性大大受损。
1700185185
1700185186 22. Pielou(1991)。
1700185187
1700185188 23. 也许我们还可以参考自己时代的经验来质疑丧失栖息地在冰河时代灭绝中扮演的角色。过去的500年间,世界上大约有90种哺乳动物灭绝,大部分要归咎于其栖息地的毁灭,而非因为狩猎或疾病。不过,这些动物与冰河期灭绝的种类恰好相反,主要是啮齿类、鼩鼱和蝙蝠,其中超过75%生活在小岛上。没有什么比大陆陆块上损失的大型动物差别更大了。
1700185189
1700185190 24. S.L. Vartanyan等人(1993)。Lister(1993)提供了关于该发现意义的有用评论。
1700185191
1700185192 25. 自从20世纪90年代这项工作展开后,干旱的证据变得更受争议(Meltzer,个人通信;Holliday,2000)。
1700185193
1700185194 26. 这些技能对研究今天动物数量增减的生态学家同样有用。20世纪80年代初,我花了一些时间为剑桥大学的生态学家斯蒂夫·阿尔本(Steve Albon)和蒂姆·克拉顿——布洛克(Tim Clutton-Brock)编写了关于苏格兰鲁姆岛(Rum)马鹿群的程序。在剑桥期间,大象生态学家凯斯·林赛(Keith Lindsey)找到我,希望知道可能的气候变化和偷猎对他正在研究的博茨瓦纳非洲象种群的可能影响。他和其他大象生态学家能够向我提供大象的繁殖率及其如何受到干旱影响的信息。一些数字非常惊人,比如怀孕期长度(24个月)和性成熟的姗姗来迟(9—13岁)。在缺水时期,幼象可能只有五成机会活到一岁。如果干旱持续两年或更久,这些环境压力的影响将被放大。凭着上述数据,我完成了数学建模,对象群数量的变化做了计算机模拟。
1700185195
1700185196 27. Mithen(1993,1996)。
1700185197
1700185198
1700185199 28. 对倾向于人类在巨兽灭绝中扮演了因果角色的人来说,这些事实令人不舒服,感谢大卫·梅尔策再次向我提起它们。
1700185200
1700185201 第28章 重新审视原始性
1700185202
1700185203 1. 该遗址的定年结果为10420±100BP(修正后为公元前10828—前10162年)和10280±110BP(修正后为公元前10620—9751年)。那里发现了原驼、狐狸、马、骆驼类、鸟类和啮齿类的骨骼,还有一堆边缘打磨过的石片(Dillehay等人,1992)。
1700185204
1700185205 2. Lubbock(1865,189—191页)。下面的引述都来自这几页。
1700185206
1700185207 3. 下文引自Lubbock(1865,432—439页)。
1700185208
1700185209 4. Lubbock(1865,440页)。
1700185210
1700185211 5. Bird(1938)。
1700185212
1700185213 6. 对南美南部鱼尾形矛尖的评述,见Politis(1991)。
1700185214
1700185215 7. 地懒别名磨齿兽(Mylodon darwinii)。尚不清楚这种动物在巴塔哥尼亚存活了多久。Bruce Chatwin(1977)描绘的智利南部的磨齿兽洞(Mylodon Cave)之行让这种动物有了些名气,此行的目标是找到更多磨齿兽皮(据说那个山洞中曾发现过)。他表示自己在洞里找到了更多毛发,但他的叙述可靠性存在疑问——比如,他对山洞的基本描绘很不准确。Borrero(1996)认为,更新世晚期,磨齿兽是食腐而非狩猎对象。
1700185216
1700185217 8. 对费尔洞的放射性碳定年结果从11000±170BP(修正后为公元前11222—前10914年)到10080±160BP(修正后为公元前9987—前9310年)(Politis,1919)。
1700185218
1700185219 9. 他从帕里埃克洞测得的年代晚了大约1000年。伯德还从洞中发掘出几具人骨,可能属于鱼尾矛尖的制作者(Dillehay等人,1992)。
1700185220
1700185221 10. 可惜我没去过亚马孙。下文对亚马孙环境和近代亚马孙人习俗的任何描绘都来自两位旅行者的记录: Alfred Russel Wallace(1889),他和达尔文共同发现了天择原理,于1889年出版了《亚马孙和里奥内格罗之行》(Travels on the Amazon and Rio Negro);另一位是Nick Gordon(1997),这位野生动物摄影师在前者之后100年出版了自己的亚马孙日记。
1700185222
1700185223 11. 至少从该地区仅有的三组花粉序列来看是这样,其中两组来自位于亚马孙洼地的卡拉贾斯(Carajas)和帕塔湖(Lake Pata),另一组来自亚马孙河入海口外的海洋沉积物(Colinvaux等人,2000)。
1700185224
1700185225 12. 从该遗址的木头和炭化植物测得56组放射性碳定年数据,涵盖了从10000±60BP(修正后为公元前9677—前9310年)到11145±135BP(修正后为公元前11394—前11022年)的1200个放射性碳年(Roosevelt等人,1996)。万斯·海恩斯和德娜·丁考兹对其中最早的结果提出质疑,考虑到最早结果的大标准差,他们认为10500BP而非11200BP才是首次有人生活的最可靠时间。罗斯福对此提出挑战,理由是地层所代表的年代顺序,最早的位于最底层(Gibbons,1996)。
1700185226
1700185227 13. 鱼一直是亚马孙的美味,吃果实的大盖巨脂鲤的眼球被认为是珍馐(Gordon,1997)。
1700185228
1700185229 14. 关于对南美早期陶器的述评,见Roosevelt(1995)。
1700185230
1700185231 15. Roosevelt(1999)简要概括了亚马孙史前时代中全新世的发展;关于对史前时代和近代亚马孙印第安人的更全面评述,见Roosevelt(1994)。
[ 上一页 ]  [ :1.7001851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