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185132
21. Dunbar(1991)。
1700185133
1700185134
22. Frisno(1991)。
1700185135
1700185136
1700185137
23. Bryan(1991)描绘了整个带槽矛尖传统,着重于其多样性。
1700185138
1700185139
第27章 克洛维斯猎人受审
1700185140
1700185141
1. Meltzer和Mead(1985)。
1700185142
1700185143
2. Grayson(1989)。
1700185144
1700185145
3. 误差无法避免,既因为所有的放射性碳定年本身都有至少100年的偏差,也因为修正时的不确定性。
1700185146
1700185147
4. 事实上,马丁的主张更加庞大——人类要为世界各地的巨兽灭绝负责(Martin,1984)。关于他对北美猛犸看法的新近总结,见Martin(1999)。
1700185148
1700185149
5. Saunders(1977)依据的是猛犸的年龄分布,这一信息表明在莱纳牧场被杀死的是一整群。但他缺乏任何切痕证据,也没有足够有力的理由相信猛犸是同时被杀的。他的解释遭到了其他人的质疑,如Meltzer(个人通信)和Haynes(1991)。
1700185150
1700185151
6. 克洛维斯遗址很少保存有动物骨骼和植物残骸。狩猎大型(巨型)猎物的传统焦点地位很可能反映了猛犸骨骼在最初发现的几处克洛维斯遗址的偶然留存。当大陆上的其他地方也发现了克洛维斯矛尖后,它们也被认为用于狩猎大型猎物。克洛维斯遗址的分布同样很可能偏向狩猎大型猎物。许多遗址可能被深埋在河谷冲积土下,那里的活动焦点可能是采集植物。比如,在位于得克萨斯州东北部特里尼提河(Trinity River)畔的奥布里(Aubrey)遗址发现过植物残骸,但那里从全新世开始就被埋在深达8米的河流沉积物下。Meltzer(1993c)盘点了克洛维斯人的适应性,并讨论了考古记录的偏颇。Dincauze(1993)盘点了美洲东部林地中的克洛维斯经济,Tankersley(1998)对东北部做了类似盘点。
1700185152
1700185153
7. 宾夕法尼亚的肖尼——明尼斯尼克是另一处深埋于冲积土下的遗址。那里找到了无法确定种类的鱼骨和多种植物,反映了人类在温暖森林中的觅食活动(Dincauze,1993)。来自德贝特遗址的器物上的血迹被证实属于北美驯鹿(Tankersley,1998)。在拉伯克湖,除了较小的猎物,还找到了狩猎大型猎物的证据,如猛犸、马和骆驼(Johnson,1991)。关于老洪堡遗址,见Willig(1991),书中还描绘了同在内华达州的鱼骨洞(名副其实)中发现的鱼骨。
1700185154
1700185155
8. 佛罗里达州西南部的夏洛特港(Charlotte harbour)附近的小盐泉曾是淡水泉,现在成了落水洞。1959年的发掘中找到了一只巨大陆龟的壳,一根尖木桩插在上下两半龟壳之间,显示陆龟曾如何被刺中右前腿的后部。几块烧焦的骨头暗示,陆龟被翻转和当场烤制(Dunbar,1991)。基姆斯威克位于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和伊利诺伊河的交汇地区。那里找到了与一头母乳齿象及其幼崽、矛牙野猪、白尾鹿、地懒和各种小型哺乳动物的骸骨联系在一起的石器(Tankersley,1998)。
1700185156
1700185157
9. Meltzer(1993c)。
1700185158
1700185159
10. 一些最有价值的考古研究着眼于现代而非过去,Haynes(1987,1991)的工作就是一个经典例子。海恩斯据此提出,西南部的克洛维斯猎人所做的差不多只是杀光已经因干旱而受弱不堪的动物。他用数年时间在非洲查验了大象自然死亡的场所。20世纪80年代是此项研究的好时光,因为那是大象的坏时光——多年旱灾导致了大规模的饥荒。海恩斯注意到,常常没有任何食腐动物光顾集中在干涸水坑周围死去的大象。因此,当被掩埋后,许多大象的骨架仍然连成一体。与来自已知被传统部落狩猎和宰割的少数记录中的情况相比,这些骸骨完全不同。在前者中,尸体完全四分五裂,骨头被砸碎以取出骨髓,残骸被四散丢弃。这些遗骸边很少有丢失或丢弃的工具,主要因为宝贵的钢刀是宰割的首要工具。除了骨头上明白无误的切痕和宰割痕迹,火堆可能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痕迹。
1700185160
1700185161
带着上述认知,海恩斯检验了克洛维斯的猛犸遗址,发现了一个意外和非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猛犸骸骨看上去与大象自然死亡场所的骸骨非常相似:它们出现在水坑边,许多骨架仍然连成一体,几乎不存在切痕和砸碎骨头的痕迹。此外,有几处遗址的猛犸骸骨主要来自幼年和雌性个体,在非洲水坑边的大象中,它们属于最脆弱的年龄段。在这点上,克洛维斯遗址完全不同于任何已知的杀戮和宰割大象的遗址。但器物的存在(特别是大个的克洛维斯矛尖)清楚地表明存在人类活动。
1700185162
1700185163
11. 克洛维斯考古遗址分布于北美南部和西部各地,这暗示了对于克洛维斯人来说,寻找可靠的淡水和猎物一样是首要条件。Dunbar(1991)描绘了佛罗里达的克洛维斯遗址如何主要位于低洼地区和落水洞(因石灰岩被侵蚀或岩石崩塌而在地面上自然形成的凹洞)周围。对于在新仙女木时期变得日益干燥的地区而言,这些地方可能扮演了绿洲的角色。南部平原上(Johnson,1991)和遥远的西部(Willig,1991)也能看到类似的集中分布。不过,比起作为他们后裔的福尔瑟姆人,克洛维斯人可能生活在一个地表水要充足得多的环境中。Meltzer(私人通信)对克洛维斯干旱的存在表示怀疑,Holliday(2000)曾对干旱证据做了批判性评价。作为极锋急流变化的结果(Mock和Bartlein,1995),北美西南部的LGM是一个湿润和凉爽的时期,现在变得干旱的环境中有过大量湖泊(Li等人,1996),新仙女木时期可能同样如此:当旧世界其他地区重新遭受旱灾时,北美西南部却获得了更多的降水。对克洛维斯干旱观点的最有力支持来自VanceHaynes(1991),关键证据是穆雷西的“黑毯”——一层泉水留下的紧实沉积物,反映了地下水的快速上升,在其上方没有发现猛犸骨。海恩斯曾认为这标志着新仙女木时期的结束,但他后来修正了自己的看法,表示那标志着该时期的开始,这更符合克洛维斯文化终结于公元前10900年的结论,即就在公元前10800年新仙女木时期开始前(Fiedel,1999)。
1700185164
1700185165
12. 一些最明显的墓葬地点似乎完全没有被克洛维斯人用过,比如阿巴拉契亚山脉中的洞穴。Walthall(1998)讨论了克洛维斯文化和全新世早期没有任何使用洞穴迹象的问题。
1700185166
1700185167
13. 鱼类、土拨鼠、马、骆驼和鸟类的骨头被发现与内华达州鱼骨洞的墓葬联系在一起,后者的年代被测定为10900±300BP和11250±260BP(Willig,1991)。
1700185168
1700185169
14. Lahren和Bonnichsen(1974)。
1700185170
1700185171
15. 安奇克工具坑中发现了几根用骨头做的矛尖托,即矛尖与投矛连接的部位,当动物被击中时,矛头会断开,让猎人能够保留主矛杆(Lahren和Bonnichsen,1974)。
1700185172
1700185173
16. 北美各地也发现了大量别的工具坑(Stanford,1991)。蒙大拿州的另一处工具坑被称为西蒙遗址(Simon site),其中有一些特别大的投矛尖,同样撒了赭石——这里可能是另一墓葬。最引人瞩目的是华盛顿州中部的里奇——罗伯茨(Ritchie-Roberts)工具坑,那里发现了14枚精致的带槽矛尖,长度从10厘米到惊人的23厘米。如此大小的矛尖能否被有效使用似乎令人怀疑,也许它们主要是为了展示工具制作技术。科罗拉多的德雷克(Drake)工具坑发现了12枚刚刚完成或重新打磨过的矛尖,另一些象牙碎片可能是矛尖托的残骸。
1700185174
1700185175
17. Taçon(1991)描绘了澳大利亚阿纳姆地西部使用石头和发展工具的象征方面。作为梦创时代神话中最重要的形象之一,彩虹蛇(见本书第36章)吞噬了其他始祖生命,然后被迫吐出它们的骨头。这些骨头形成了澳大利亚土地上嶙峋的砂岩山脊和石英峭壁,土著人从那里获得制作石质矛尖的材料。因此,石头矛尖象征了始祖生命的精华,成为被赋予了神秘属性的威望物品。石器还被同性别关系联系起来。在土著人社会,石斧和矛尖属于男性,被赋予了阳刚属性(Taçon,1991)。在昆士兰北部的约兰特(Yorant)部落,女性和年轻男子必须从更年长男性那里借取石斧,此举会将强那些男性在社会中的势力。石头矛尖在许多土著人群体中被视作对阳具的比喻,不仅因为其形状和硬度,还因为两者都被用来刺入肉体。
1700185176
1700185177
18. MacPhee和Marx(1999)。
1700185178
1700185179
1700185180
史前人类简史:从冰河融化到农耕诞生的一万五千年 19. 关键问题在于污染,污染来自埋藏骨头的地下的微生物,或者来自发掘者,或者来自发掘后的研究阶段。
1700185181
[
上一页 ]
[ :1.70018513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