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185382e+09
1700185382 17. 沼林袋鼠是一种小型沙袋鼠,在其他地方都已灭绝。袋鼬是有袋类食肉动物,有时被称为“土猫”。现存的袋鼬有若干种,包括褐色或浅黄褐色毛皮上长有白斑的东部袋鼬,以及体型更大的同类——斑尾袋鼬或虎袋鼬,体长可达78厘米。两者都是凶猛的小兽,以幼虫、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对塔斯马尼亚野生动物的描绘和图片,见http://www.talune.com.au。
1700185383
1700185384 18. Porch和Allen(1995)讨论了塔斯马尼亚西南部的环境改变与定居点变化之间的联系。
1700185385
1700185386
1700185387 19. Cosgrove(1995)认为,塔斯马尼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是截然不同的文化区域,他的部分依据来自达尔文玻璃的分布。西南部的两处关键遗址显示了直到全新世的连续生活,分别为香农河(Shannon River)河谷的ORS7和弗斯河(Forth River)河谷的帕梅帕米塔那(Parmerpar Meethaner)。
1700185388
1700185389 第34章 科乌沼泽的身体塑造
1700185390
1700185391 1. 关于索恩的“发现”,见Mulvaney和Kamminga(1999)。
1700185392
1700185393 2. 对科乌沼泽墓地的年代仍然知之甚少。Pardoe(1995)只有信心接受3组放射性碳定年数据:科乌沼泽的样本1号为10070±250BP(修正后为公元前10910—前8720年),样本9号为9300±220BP(修正后为公元前9092—前8268年),样本14号为8700±220BP(修正后为公元前8199—前7550年)。他质疑了样本5号(13000±280BP)和17号(11350±160BP)的可靠性。但大部分作者(例如Flood,1995;Kamminga,1999)愿意接受墓地始建于13000BP。Pardoe(1995)接受来自附近墓地的稍早些的数据,即库布尔溪的14300±1000BP和纳库里(Nacurrie)的11440±160BP。
1700185394
1700185395 3. 1929年到1950年间,乔治·穆里·布莱克“发掘了”澳洲东南部的几处墓葬集中地(Sunderland和Ray,1959)。这些遗址的具体位置仍然不明;Pardoe(1995)认为,鉴于其在短时间内发现了大量墓葬,布莱克发掘的一定是墓地。
1700185396
1700185397 4. 关于索恩对更新世骸骨的描绘和诠释,见Thorne和Macumber(1972),Thorne(1971,1977)。Flood(1995)以及Mulvaney和Kamminga(1999)做了概括。索恩还把来自澳洲其他地方的样本加入了自己的“厚实”类型,比如巴斯海峡金岛的墓葬。
1700185398
1700185399 5. “现代人类起源”的争论主导了20世纪80和90年代的古人类学。事实上,索恩的主张只是多地区演化假说的当代版本,该假说最早由魏登赖希(Weidenreich)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近来得到弗雷尔(Frayer)和沃尔波夫(Wolpoff)等人的支持——见Frayer等人(1993)。关于对整场争论和支持单一非洲起源之观点的评述,见Stringer和McKie(1996)。
1700185400
1700185401 6. Lahr(1994)很有说服力地证明,索恩关于直立人是澳洲之人祖先的主张没有依据。
1700185402
1700185403 7. 在刊发了发现科乌沼泽头骨的那期《自然》上(1972年,238期),布洛斯维尔的社评第一个提出头骨改造的可能性,后来将其扩写成一篇短论文(Brothwell,1975)。Brown(1981)利用比较材料做了更详细的研究。
1700185404
1700185405 8. 下文参考了Pardoe(1988,1995)。
1700185406
1700185407 9. Radcliffe-Brown(1918,231页)。
1700185408
1700185409 10. Mulvaney和Kamminga(1999,158和162页)描绘了科乌沼泽的全部材料如何在1990年被返还给埃楚卡(Echuca)土著人社群,表示“它们的命运仍然不明”。
1700185410
1700185411 11. Lubbock(1865,414—416页)。
1700185412
1700185413 12. Flood(1995,第12章)盘点了澳洲巨兽的灭绝。不应把袋狼和其他灭绝混为一谈,因为前者的灭绝要晚近得多(约3000BP),很可能是野狗来到后的直接结果。塔斯马尼亚可能仍有袋狼留存。袋獾的灭绝只是几百年前的事。
1700185414
1700185415 13. 90千克这个数字来自Flood(1995)。O’Connell(私人通信)指出,如此体型的个体可能只是特例。20世纪70年代,他研究了阿利亚瓦拉(Alyawarra)土著人社群的狩猎,看到有100多只红袋鼠(“boomers”)被射杀,最大的为60千克。
1700185416
1700185417 14. 最具争议的著作是T. Flannery(1990,1994),他将保罗·马丁的闪电战理论用于澳洲巨兽的灭绝。相反,Horton(1984,1986)强烈主张气候变化的解释。Webb(1995)和弗兰纳里一样认为人类和灭绝具有因果关系,但暗示那是间接的——当人类的到来时,澳洲的生态系统已经非常脆弱。新来的掠食者让生态失衡,导致已经处于巨大环境压力下的巨兽灭绝。
1700185418
1700185419 15. 对库迪泉发掘的描绘,见Dodson等人(1993),Field和Dodson(1999)。后者还盘点了关于巨兽灭绝的各种理论,倾向于将气候变化作为重要原因。该遗址分为3个主要阶段:巨兽骸骨的积累先于有任何人类存在的漫长时期,开始时间可能远远早于距今3.5万年前;3.5万年到2.8万年前,巨兽骸骨被发现与文化遗存联系在一起;后巨兽时期,继续有文化遗存被发现。Flood(1995)引述了对石器上的毛发和血迹残留的研究。库迪泉的重要性还在于,这是一个土著人社群介入重要考古研究项目的案例(Field等人,2000)。
1700185420
1700185421 16. Cosgrove和Allen(2001)评价了塔斯马尼亚巨兽的灭绝,而Miller等人(1999)和Roberts等人(2001)则提供了对该问题的最新评述。
1700185422
1700185423
1700185424 17. Pardoe(1995)。Mulvaney和Kamminga(1999)引述了霍顿(Horton)和赖特(Wright)的观点,即某些巨兽(如巨袋鼠)可能在新南威尔士中部的利物浦平原(Liverpool Plains)等避难所幸存下来,最晚存活到6000BP。
1700185425
1700185426 第35章 穿越干旱区
1700185427
1700185428 1. Gibber一词在土著人的语言中表示石块(g发硬音),吉伯地面表示覆盖着小石块的平原(Spencer和Gillen,1912,第40页)。
1700185429
1700185430 2. Spencer和Gillen(1992,第45页)。
1700185431
[ 上一页 ]  [ :1.7001853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