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238213
1700238214
无论是以肉体滋补大众,还是将身心献给科研,用多种方式造福着我们的小龙虾,实在应该得到人类全方位的肯定。
1700238215
1700238216
1700238217
1700238218
1700238219
1700238220
1700238221
1700238222
1700238223
1700238224
1700238225
参考资料
1700238226
1700238227
Gutekunst, J., Andriantsoa, R., Falckenhayn, C., Hanna, K., Stein, W., Rasamy,J., & Lyko, F. Clonal genome evolution and rapid invasive spread of the marbled crayfish[J].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 2018, 2(3), 567.
1700238228
1700238229
1700238230
1700238231
1700238233
生命密码:你的第一本基因科普书 跟着青蛙看世界
1700238234
1700238235
“呱呱呱!”每年夏天,田间地头的蛙声曾是无数中国人的童年记忆。《小蝌蚪找妈妈》这部经典的水墨动画,更是让孩子们对于动物的变态发育有了懵懂的认识。
1700238236
1700238237
虽然大量农药的使用已经使中国的蛙声减少了许多,也存在不少食用牛蛙的爱好者,但总体而言,中国人对青蛙还算友好。自古以来,中国农民对青蛙消灭田间害虫、保护庄稼就寄予了殷切的希望。辛弃疾曾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朝官府也不敢缺位,公开下令禁食青蛙。《四朝闻见录》里曾提到,这是因为青蛙是“能食害稼者”。生活在南方温暖地区,更需要青蛙灭虫的壮族人,甚至将青蛙形象挂在铜鼓上,画进壁画里,以求五谷丰登。
1700238238
1700238239
其实在世界的很多角落,青蛙都扮演着相当丰富的角色。
1700238240
1700238241
蛙腿之美食诱惑
1700238242
1700238243
恐怕青蛙最不愿意充当的角色,就是美食了。
1700238244
1700238245
虽然古代曾经禁食青蛙,但是不少中国人还是不能抵挡牛蛙腿的诱惑。不过,说起对青蛙的迷恋,西方人恐怕会更胜一筹。
1700238246
1700238247
青蛙首次在欧洲的典籍中出现,就和饕餮之罪有莫大的关联。在12世纪的一本法国天主教会记录里,出现了一段难以评价的逸事。
1700238248
1700238249
彼时,为了保证宗教人员的身形,教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每年规定几天时间,全体禁食一切肉类。馋得不行,该如何是好?修道士们便发挥聪明才智,将青蛙划归鱼类,才得以保留了打牙祭的重要肉类产品。
1700238250
1700238251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青蛙肉在民间很快便普及开来,兴起了一阵吃蛙风潮。蛙肉本就鲜嫩多汁,蛙腿又是其中之最,裹上面粉,炸得酥脆,吃起来更是满口鲜香。几经改良,蛙腿成了一道经典的法式料理,受到了美食家们的追捧。
1700238252
1700238253
1700238254
1700238255
1700238256
法式烤蛙腿
1700238257
1700238258
风靡到了什么程度呢?就连在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离世前还在编辑的作品《美食词典》中,都能捕捉到蛙的影子。当时,靠着饲养肥蛙,向顶级餐馆销售,一位叫西蒙的商人抓到了风口,赚了个盆满钵满。
1700238259
1700238260
吃蛙成性,乃至吃成了国民标签。老冤家英国甚至称法国人为青蛙。就连中国人似乎也知道这个梗:在那张中学生须知的《时局全图》上,法国人的形象便是一只巨大的青蛙。
1700238261
1700238262
[
上一页 ]
[ :1.70023821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