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238163e+09
1700238163 20世纪20年代,20余只小龙虾在一群日本人的运作下横跨太平洋,来到了此前从未踏足的亚洲。
1700238164
1700238165 日本人为什么引进美洲小龙虾?常见的说法包括带回国当水族箱里的观赏物种或喂食牛蛙。不幸的是,美洲小龙虾逃到了野外,侵占日本小龙虾的生存空间并取而代之。
1700238166
1700238167 1930年,日本人将小龙虾带到了南京,东渡成功的小龙虾成了华夏大地水域中的一位小祖宗。
1700238168
1700238169 关于日本将小龙虾引入中国的原因有几种常见的说法。其中一种是:小龙虾是侵华日军对美国螯虾进行基因改造的产物,专门用来清理中国人的尸体。不过,小龙虾引入中国是在1930年,日军大规模屠杀中国人的罪恶行径尚未开始,而基因改造技术更是远未出现。至于日本人当时为何把小龙虾引入中国已不可考,比较合理的推测是用作牛蛙的饲料。
1700238170
1700238171 在中国,本来只有东北生存着三种螯虾,关内水域则没有小龙虾的同类。引进到南京后,北美小龙虾如鱼得水,迅速从南京扩张到全国各地。作为入侵物种,这种抗污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又缺乏天敌的小龙虾很快泛滥成灾。
1700238172
1700238173 不过,在中华大地耀武扬威30年后,小龙虾的天敌终于出现了。那就是,吃货们!
1700238174
1700238175 为网红辟谣
1700238176
1700238177 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小龙虾一开始都是以饲料的面目出场。后来的历史证明,用小龙虾来饲养牛蛙的如意算盘落空。然而,尽管牛蛙对小龙虾兴趣不大,一种灵长目“动物”却发现了它的美味之处。
1700238178
1700238179 小龙虾的故乡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每年都会举办小龙虾节。自19世纪开始,和大蒜、土豆配合酱料炖煮的小龙虾就成为路易斯安那州居民最爱的消夏食品。当然,比起中国人料理小龙虾的方法,路易斯安那州居民的做法只能算入门级别。
1700238180
1700238181
1700238182
1700238183
1700238184 小龙虾是非常受欢迎的消夜食品(拍摄:吴媛媛)
1700238185
1700238186 20世纪60年代,第一只小龙虾进入了中国人的消化系统,光荣地成为首位被剿灭的入侵者。
1700238187
1700238188 此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人发明了无数种烹饪小龙虾的方法。在盱眙,最受欢迎的是加入十三香;在湖北,潜江油焖大虾远近驰名;而到了湖南,麻辣小龙虾成为当地一绝。此外,还有白灼、盐水、蒜蓉、椒盐……无论哪种吃法,都有不少忠实拥护者,小龙虾也真正地在中国“红”了起来。
1700238189
1700238190 然而,虾红是非多。
1700238191
1700238192 “小龙虾生活在污水中,重金属含量超标!”这种报道随着小龙虾走红也渐渐多了起来。
1700238193
1700238194 事实上,吃小龙虾很难让人体重金属超标。
1700238195
1700238196 重金属污染物一旦进入生物体内就很难排出,但小龙虾却有解决方法,它能将重金属富集于外壳之中——作为一种不断蜕壳的动物,小龙虾可通过甩掉外壳有效地将摄入的重金属排出。
1700238197
1700238198 何况,小龙虾并非真心喜欢受污染的水体,而更愿意生活在清洁的水体中。中国人对小龙虾的狂热需求,更让一度泛滥的入侵物种小龙虾供不应求,需要大规模人工养殖才能满足这巨量的需要。人工养殖必然有质量检查,重金属超标的可能性恐怕很小,再除去外壳、鳃和虾线,仅食用虾肉发生重金属摄入过量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1700238199
1700238200 另一种传言是“吃小龙虾会让人患横纹肌溶解症”!
1700238201
1700238202 在上海、深圳、绍兴等地,都几乎原样复刻般出现了一系列同类事件:个别食客吃小龙虾后患了“肌溶症”,这是一种肌细胞被破坏、分解而造成的肾功能损伤,严重情况下会有生命危险。
1700238203
1700238204 事实上,任何对横纹肌(也称骨骼肌)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都可引发肌溶症。多种水产都可能引发肌溶症。而相比水产品的摄入,过量运动、挤压伤、缺血、高烧、感染、代谢紊乱都是肌溶症的主要病因。这锅由小龙虾独背,可真是有点儿冤。
1700238205
1700238206 小龙虾价值高
1700238207
1700238208 小龙虾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哪怕是身体虚弱或者刚病愈的人食用都不成问题。同时,小龙虾的肉含有丰富的镁,能很好地调整心脏活动,还可以降低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扩张冠状动脉,对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此外,虾肉能通乳,产妇吃点儿挺有好处,其中的虾青素还具有很好的抗衰老和抗癌功效。
1700238209
1700238210 小龙虾不仅是餐桌上的网红,未来还很有可能在实验室里大显身手——这是一种可以神经再生的动物。
1700238211
1700238212 一般来说,作为高等哺乳动物,人类的神经细胞很难再生。但是小龙虾可以把自身的血细胞转化成神经元,从而恢复和支持视觉和嗅觉回路。也就是说,它的神经通路在被切断之后还可以自行修复。正是因为具备这种神技,小龙虾可以用于人类神经再生研究,为脑神经科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 上一页 ]  [ :1.70023816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