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243858e+09
1700243858 [32] 司马贺提出的一种决策方法,指在最优方案无法确定时,对可选方案一一筛查,直到可接受的最低目标得到满足。他认为这种决策方法对于由于缺少知识而无法对真实世界计算出最优方案时,可以有效地解决决策困境。
1700243859
1700243860 [33] 先验的拉丁文a priori常用于逻辑、哲学及数学中,用以表示“在经验之前”就已经形成或存在的概念,即与经验无关的。此处指无须对“满足最低需求”做实际的实验或研究,即可以得出的结论。
1700243861
1700243862 [34] 指约翰·斯多达特·肯尼迪(John Stodart Kennedy),英国昆虫学家。
1700243863
1700243864 [35] 指蒂姆·毕晓普(Tim Bishop),英国进化生物学家。
1700243865
1700243866 [36] 指克里斯·坎宁斯(Chris Cannings),英国进化生物学家。
1700243867
1700243868 [37] 指杰拉德·巴兰兹(Gerard Baerends),荷兰生物学家。
1700243869
1700243870 [38] 在法国著名哲学家、有着“法兰西思想之父”之称的伏尔泰所创作的讽刺小说《憨第德》中,潘格罗士博士是主人公在城里过着贵族生活时的老师,代表了一种莱布尼茨式的乐观主义。
1700243871
1700243872
1700243873
1700243874
1700243875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 [:1700241509]
1700243876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 尾注
1700243877
1700243878 下面的注解对应最初的11个章节。每一个注解都对应原文中的一个星号。
1700243879
1700243880 第1章 为什么会有人呢?
1700243881
1700243882 *1 第2页:……1859年之前试图回答这一问题的一切尝试都是徒劳无益的……
1700243883
1700243884 一些人,甚至是那些无神论者,都对辛普森这段引文有着抵触情绪。我承认,当你第一次读到这里时,一定觉得这段话听上去是那么庸俗、粗鲁与狭隘,有点像亨利·福特的名句“历史或多或少都是废话”。但是,抛开宗教性答案不谈(我很熟悉这些答案,所以请节省你们的邮票),当你真正开始回想前达尔文时代对诸如“人是什么?”“生命有意义吗?”“人生目的何在?”等问题的答案时,你所能想到的任何一个答案,除开其本身(一定的)历史价值以外,不都是一文不值吗?有些东西是完全错误的,而所有1859年之前对此类问题的答案都属此列。
1700243885
1700243886 *2 第4页:我并不提倡以进化论为基础的道德观……
1700243887
1700243888 批评者们时常误以为《自私的基因》是在鼓吹自私乃是我们的生活准则!其他人,可能是因为他们仅仅读了标题或书的前两页,会认为无论我们喜欢与否,自私和其他一些阴暗面是我们天性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果你像其他很多人那样毫无道理地去认为基因的“决定性”是永远的——绝对而且不可逆,那么你就很容易落入这个错误当中。事实上,基因的决定性仅有统计学的意义(参见41——45页),“晚霞行千里”这句众所周知的谚语是一个很好的类比。从统计上来说,晚霞预示着次日是个晴天,但是我们不会为此下太大的赌注。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天气变化多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任何一次天气预报都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仅仅是一个统计学预报而已。我们并不会认为晚霞就一定代表第二天天气晴朗,那么我们同样也不应该认为基因真能确定些什么。没有任何理由能让我们相信基因的效果不能被其他因素影响甚至逆转。对于遗传决定论的详细讨论,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误解,请阅读《延伸的表型》第2章,以及我的论文《社会学:茶杯里的新风暴》(‘Sociobiology: The New Storm in a Teacup’)。我还曾因为声称人类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芝加哥匪徒而被谴责!但是芝加哥匪徒这个比喻的关键点在于:
1700243889
1700243890 了解一个人成功的环境能够告诉你一些关于这个人的事情。这和芝加哥匪徒的哪个具体的品质没有任何关系。我同样也可以用一些其他的类比,例如一个已在英国国教会取得高位的人,或者一个被选入雅典娜神庙的人。在任何一个例子中,我比喻的主体都是基因而不是人。
1700243891
1700243892 我在《捍卫自私的基因》(‘In Defence of Selfish Genes’)这篇文章里讨论了这一点以及一些其他字面上的误解。上面那段话就是从其中摘录的。
1700243893
1700243894 我必须补充一句,那些本章偶尔出现的政治性对白让我在1989年重新阅读的时候很不舒服。“最近几年里,还需要把这(需要克制自私的贪婪以防止整个组织的灭亡)给不列颠的工人们说多少次呢?”这句话让我听起来就像一名托利党党员。1975年,在我写这句话时,我投票支持的社会主义党政府正尽全力与23%的通胀做斗争,很显然他们会很关注有关高工资的要求。像我这样的评论可以在当时任何一位工党大臣的演讲中找到。现在的英国拥有了一个新右派政府,它将吝啬与自私抬高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我的话因此被联想到带有一些龌龊的意味,对此我表示歉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会收回我说过的话。自私的短见仍然会带来我所提及的那些不想要的后果,但是在现在,如果有人想要在英国找寻关于自私的短见的例子,他不应该将目光瞄准工人阶级。实际上,我也许根本不应该把政治评论这个担子压在科学作品上,因为它们过时得是如此之快。20世纪30年代那些关注政治的科学家的作品在今天都被他们那些过时的讥讽毁掉了,例如那些来自约翰·伯顿·桑德森·霍尔丹及兰斯洛特·霍格本(Lancelot Hogben)的作品。
1700243895
1700243896 *3 第7页:……把头吃掉可能反而会改善雄性的性活动。
1700243897
1700243898 我是在一个同事所做的关于石蛾的研究讲座中第一次听说这种雄性昆虫的古怪事实的。他提到他希望能在人工饲养环境中使石蛾繁殖,但竭其所能,他始终不能让它们交配。这时候,坐在第一排的昆虫学教授咆哮着说道:“你没有将它们的头去掉?”就像这是一件如此浅显而不应该被忽略的事情一样。
1700243899
1700243900 *4 第12页:……选择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自我利益的基本单位,既不是物种,也不是群体,严格说来,甚至也不是个体,而是遗传单位基因。
1700243901
1700243902 从我写下遗传选择性的宣言开始,我就在重新思考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是否会偶尔出现一种更高层次的选择性。我得赶紧指出,我所谓的“更高层次”和“类群选择性”没有哪怕一丁点儿的关系。我指的是一些更微妙、更有趣的东西。我现在的感觉是,不仅仅某些个体对其他个体有着存活的优势,整个有机体的组合可能也会比其他的组合更容易进化。当然,我们这里提到的进化依然是老版本的进化,通过选择特定基因来完成。因为变异能影响个体的存活率和繁殖率,所以它们仍然受到欢迎。但一个新的在基本胚胎层面的关键变异却可能为今后数百万年的发散变异打开方便之门。一种在胚胎层面的更高层次的选择性使其本身更适应进化:一种朝向可进化性的选择。这种类型的选择性甚至可能积累并发展,而类群选择性达不到这一点。这些观点在我的论文《可进化性的进化》(‘The Evolution of Evolvability’)里有详细论述,它们大部分是当我玩“盲眼钟表匠”时受到的启发,这个计算机程序能够模拟进化的很多方面。
1700243903
1700243904 第2章 复制因子
1700243905
1700243906 *5 第16页:我的概括性叙述大概与事实不会相去太远。
1700243907
[ 上一页 ]  [ :1.70024385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