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295882
1700295883
1700295884
1700295885
《钗头凤》(沈园)
1700295886
1700295887
粉墙上也常常镌刻历史人物,成为人物画廊。沧浪亭五百名贤内墙上,刻着594位与苏州有关的名宦乡贤。醉白池南长廊的墙壁上,嵌有《云间邦彦画像》石刻共30块,镌刻着松江府从元到清初乡贤91人的画像和赞词,刻画甚工。其中不少是人们所熟悉的,如董其昌、徐阶、夏允彝、夏完淳、陈子龙等著名历史人物。
1700295888
1700295889
1700295890
1700295891
1700295892
二王像(留园)
1700295893
1700295894
1700295895
1700295896
1700295898
静读园林(第二版) 三、人在青莲句里行
1700295899
1700295900
中国园林中的桥,除了具有水陆交通的使用功能外,更重在艺术审美价值。千姿百态的园桥造型,给人以审美愉悦;园桥又是园林构景的重要艺术构件,其富有诗意的题名与优美的景象构成的诗性氛围,令人逸兴遄飞。
1700295901
1700295902
园桥造型多样,皆因地制宜,各有千秋。
1700295903
1700295904
外形简单的直线形板式无栏平桥,多架在狭窄小溪上,如拙政园倚虹桥、香洲桥、乳鱼亭畔桥、秋霞圃涉趣桥、北京颐和园谐趣园瞩新楼前的石板桥等。平桥宜低,宜架于水陆高差相近处。平桥贴水,过桥有凌波信步之感。可不设栏杆,或仅一面设栏,更能营造乡野气息。
1700295905
1700295906
“绝涧安其梁,飞岩假其栈。”(《园冶》)网师园濯缨水阁东的自然石梁,嘉定汇龙潭的断挑石梁,妙趣横生,简朴雅致,野趣盎然。高架于沟壑断崖上的直线飞梁危桥,如环秀山庄飞梁、南京瞻园大山谷涧的石梁、个园黄石山上的石梁,则创造出山高壑深的意境。
1700295907
1700295908
1700295909
1700295910
1700295911
绝涧通其梁(环秀山庄)
1700295912
1700295913
1700295914
1700295915
1700295916
渡香桥(艺圃)
1700295917
1700295918
中国园林还有曲折的“九曲桥”,“九”泛指多,曲桥钝角多直角少,奇数多偶数少,用来点缀水景、增加水面层次、变换观赏视线、陪衬水上亭榭等,收到移步换景、延长游览行程等效果,如豫园九曲桥、寄畅园七星桥、狮子林九曲桥、拙政园五曲桥、壶园二曲、瞻园四曲、安澜园六曲等。北海五龙亭之间以汉白玉围栏曲桥相连,曲折跨水,在太液池北岸一字排开,远看形如游龙,亭内由立柱、窗框及栏凳形成方形的取景框。
1700295919
1700295920
曲线圆润的拱桥,造型优美,富有动态感。单拱的如北京颐和园玉带桥,拱券呈抛物线形,桥身用汉白玉砌筑,桥形如垂虹卧波。多孔拱桥适于跨度较大的宽广水面,常见的多为三、五、七孔,著名的颐和园十七孔桥,长约150米,宽约6.6米,连接南湖岛,丰富了昆明湖的层次,成为万寿山的对景。拙政园放眼亭山下青苔斑驳之石拱桥,斜跨溪涧,隐于丛树之间。
1700295921
1700295922
1700295923
1700295924
1700295925
引静桥(网师园)
1700295926
1700295927
网师园引静桥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微型桥,桥身长2.45米,宽0.92米,用花岗石砌筑,两侧配有石栏,雕刻有12枚太极图案,含阴阳互生之意,东西各五个台阶。下桥东台阶,有一个1平方米大小的篆体“寿”字,寓长寿之意。桥跨小溪槃涧,位于大池东南角,巧妙地分割了水面,创造出水流无尽的意境。
1700295928
1700295929
加建亭廊的亭桥或称廊桥,具伏波枕流之妙,可供游人遮阳避雨,又增加了桥的形体变化。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在曲桥中段转角处设三角亭,巧妙地利用了转角空间,为游人提供小憩之处;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多孔交错,亭廊结合,形式别致:桥上五座四角方亭如莲花盛开,桥下纵横十五桥洞,“皓月当空,每洞各衔一月,计十五洞,共得十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悬波心,不可捉摸,西湖之三潭印月,不能专美于前”(《扬州览胜录》)。
1700295930
1700295931
[
上一页 ]
[ :1.7002958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