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313454e+09
1700313454
1700313455 在颐和园居住期间,张大千带着他的三太太杨婉君和大风堂的弟子数人住在听鹂馆中。这时期留存下来的作品以古典山水画和大写意荷花为多。
1700313456
1700313457 天津博物馆就收藏着张大千题有“昆明湖上听鹂馆”的一件设色山水——《仿石溪雁山三折瀑图轴》。画面上云烟缭绕,有山深林密之感;盖在画面右下角的朱文印更是有趣——“山水姻缘等于婚媾”。很能表现张大千的风流倜傥。
1700313458
1700313459
1700313460
1700313461
1700313462 张大千所绘《仿石溪雁山三折瀑图轴》,现藏天津博物馆。
1700313463
1700313464 另外收藏在该馆的、画于1935年的大幅青绿山水人物图轴题有“蜀人张爰大千时客故都”,但这时张氏应该还未到颐和园居住。
1700313465
1700313466 张大千一生画荷花甚多,早期以写意荷花为主,40年代初期,去敦煌临摹壁画以后,又画过一些工笔重彩的荷花,晚年患眼疾,只得又画写意荷花了。
1700313467
1700313468 在晚年,张大千曾在向他的弟子叙述写生的重要性时谈及颐和园,回忆起那一段对景写生的美好时光:
1700313469
1700313470 为了画好荷花,我曾赁居北平颐和园两年多,每天的早、中、晚三次,我都要去到荷花池畔,细心观赏,并旁及到其他的龟、鱼、虫、鸟、杂草等物,还下苦工对荷花写生,所以我能够对荷花的各种生态,烂醉于心。这样画起荷花来,就能够随意挥毫,无不毕肖而成趣了。
1700313471
1700313472 在我眼力好时,大幅荷干都是两笔完成:一笔从上至下,另一笔从下至上,两笔自然接榫。现在画一笔荷干,要跑几步方能完成,而每一次走动,心脏便剧烈作痛。所以每画一干,必须先含一粒舌片。(4)
1700313473
1700313474 直至晚年,在台北外双溪的摩耶精舍,张大千还在院子里养了数缸荷花;这些亭亭玉立的荷花既是画家的画本,也带着画家对故土的思念。
1700313475
1700313476 据当时溥儒带的女学生回忆,她曾随着老师到听鹂馆中做客,看张大千画写意荷花,当时的感觉是“气势大,格调高”,对一般人而言,临习并不容易。那时的溥、张两位画家应该是时相往来,在一起研讨诗文、合作书画的。
1700313477
1700313478 翻检天津博物馆的藏画,就有一张张大千画于1934年的《罗浮梦影图》,是张大千在同年7月参照故宫古画画的麻姑像,画面中心画一个古装侍女立于岸边,身影背后有一株横斜的古梅和一段流水。画面上方有张氏自己的一段题记,有吴湖帆题的题识“罗浮梦影”四字,以及溥儒在1943年唱和张大千原韵写的一首诗:
1700313479
1700313480 疏影浮空欲断魂,枝花寥落不成村。可怜劫后山河改,旧梦迷离何处温。
1700313481
1700313482 1943年北平还被日本人占领,溥儒所题“可怜劫后山河改”当是有感而发吧。
1700313483
1700313484 后来看到一张两位画家在1955年的合照,两人均身着长衫,背景为一日式木构建筑的门脸,此时的张大千已是须发花白,溥儒面容也呈老相。这一年两人在日本东京偶遇,感慨良多。这时的张大千正想由阿根廷移居巴西,计划在东京举行画展,出版画册,为欧洲画展准备展品。溥儒则是去韩国汉城大学讲学后顺访日本的。为了纪念这次重逢,也为了感慨岁月的无情流逝,溥儒在大千的一幅照片上,题下七绝一首:
1700313485
1700313486 滔滔四海风尘日,宇宙难容一大千。却是少陵天宝后,吟诗空忆李青莲。
1700313487
1700313488 当张大千1978年结束海外漂泊回台湾定居时,溥儒早已在1963年底病逝于台北,再难寻找两人诗酒唱和的日子了。
1700313489
1700313490 在日本人占领北平时期,对于以卖画为生的张大千而言,日子并不好过,这里既有经济上的原因,也有政治上的压力,如何离开北平成为张大千当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1700313491
1700313492 随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很多有良知的文化人和一些国立大学选择离开北平这座故都,这时欣赏和收藏书画已经成为一种奢望。据张大千自己说:“在北平沦陷期间,所有的朋友都坐吃山空,人人叫穷,我也并不例外……
1700313493
1700313494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即占据颐和园,当时住在园内的七十多家住户,纷纷向西山和北京城内逃避。日军在园内园外搜刮居民、杀害无辜百姓和强奸妇女(的事),时有所闻。这时的张大千也逃往北平城内。另一友人则以张大千在颐和园的见闻质询日本在华北的政要,日本宪兵队即传讯张大千,对此事展开调查。”(5)
1700313495
1700313496 日军扣押张大千的消息不胫而走,华北和上海的报纸随即称:因侮辱皇军,张大千被枪毙。
1700313497
1700313498 接着,日本人发起成立“中日艺术协会”,硬把张大千和黄宾虹列入发起人名单,报纸又纷纷报道:张大千好像已经落水做了汉奸。
1700313499
1700313500 这时的张大千想了一个逃离北平的主意,他和日本人说上海一个学生要为他开“遗作展”,他只有在上海露面才能澄清他被“枪毙”的消息。又表示他在上海有许多收藏,可以趁机取回,然后捐献给北平当局。日本人一方面不愿承担杀害艺术家的骂名;另一方面贪图他珍藏的书画,则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五月放张氏离开了北平。
1700313501
1700313502 实际上,张大千的二十四箱宝物此时正藏在听鹂馆的住处,等他到南方后才请在北平的德国朋友帮忙,为他托运到上海租界,后来又转运到四川老家。张大千的金蝉脱壳之计才算成功。
1700313503
[ 上一页 ]  [ :1.7003134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