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393707e+09
1700393707 [3](战国)宋玉:《高唐赋》。
1700393708
1700393709 [4](战国)屈原:《云中君》。
1700393710
1700393711 [5]曲裾深衣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一般多为直裾深衣。
1700393712
1700393713 [6]孙机:《深衣与楚服》, 《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2001年。
1700393714
1700393715 [7]《白虎通义·五行篇》:“炎帝者,太阳也。其神祝融,祝融者……其精为鸟,离为鸾。”
1700393716
1700393717 [8]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1700393718
1700393719 [9]《汉书·礼乐志》。
1700393720
1700393721 [10]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知识出版社,1985年。
1700393722
1700393723 [11]图2-8至图2-17中马王堆出土绣品图均引自《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37年。
1700393724
1700393725 [12]扬之水:《领边绣》, 《终朝采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1700393726
1700393727 [13]王艺璇:《社会思想塑造的设计——汉代服饰色彩现象》, 《2011第八届世界绞缬染织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268—272页。
1700393728
1700393729 [14]《老子》第二十五章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天,即人心虽能知,但人力不能及,法自然而得到,追求与自然相贴近的服饰风格。
1700393730
1700393731 [15]《庄子·天地》:“万物一府,死生同状……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1700393732
1700393733
1700393734
1700393735
1700393736 粉黛罗绮: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 [:1700393024]
1700393737 粉黛罗绮: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 灵动飘逸六朝女子服饰时尚
1700393738
1700393739
1700393740 曹植《洛神赋》在描写洛水女神时,云其风姿“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极尽飘逸灵动之美。观顾恺之《洛神赋图》,身穿衫裙的洛水女神,大袖盈盈、衣带飘飘,同样给人灵动飘逸之感。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的图像和实物资料,我们可以发现,魏晋人所崇尚的自然灵动之美,在女子服饰上也留下了相同的印迹。在此,我们选取了裆衫、袴褶、五兵佩、步摇花、步摇冠等个案,来展现六朝女子服饰的基本风貌,虽然不免以偏概全,但却可以让我们具体而微地感受到六朝女子的穿戴时尚。
1700393741
1700393742 穿戴既是一种时尚,自然就会打着时代的烙印,体现着那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情调。因此,除了让大家了解六朝女子的服饰风貌及其基本样式外,我们还力争把它们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揭示其背后所隐含的社会文化、生活状态与情趣。因为服饰不仅仅是一个物件,更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历史见证,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衫裙翼翼、步摇生辉,在六朝女子灵动、飘逸的形象背后,还有很多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去品味。
1700393743
1700393744
1700393745
1700393746
1700393747 粉黛罗绮: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 [:1700393025]
1700393748 粉黛罗绮: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 第一节 红粉佳人效戎装
1700393749
1700393750
1700393751 任何艺术的发展都烙有时代的印迹,新的艺术形式往往在继承传统样式的同时,又有所突破和创新,而这种创新便是时代打上的烙印,这一点在服饰艺术的变迁上显得尤为突出。战争在中国古代对女子服饰发生过深远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便是如此。长年累月的战争,不仅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创伤,也在爱美女性的服饰上留下了痕迹。在战争时期,戎装往往闪耀着奇异的色彩,甚至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这就为戎装元素融入日常服饰,打下了必要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在六朝女子服饰中,裆衫、袴褶、五兵佩等服装饰物,无疑都具有一定的戎装特色。
1700393752
1700393753
1700393754 一、裆衫:“内衣外穿”效军容
1700393755
1700393756 东晋干宝《搜神记》卷七:
[ 上一页 ]  [ :1.70039370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