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404741e+09
1700404741
1700404742 知名的国际慈善团体乐施会(Oxfam)实地走访埃塞俄比亚咖啡产区西达莫的费洛村,发觉农民衣衫褴褛,无鞋可穿,住在泥巴和茅草搭盖的陋屋遮挡风雨,三餐靠着自己栽种的蔬果维生。农民的心声是:“我们很愤怒被剥削,但要向谁哭诉?”乐施会还替村民拨拨算盘:2006年,2432位费洛村咖啡农共生产30万磅日晒豆,平均每位得款123美元,但每位还要上缴20美元给咖啡合作社与工会,以支应相关道路公共建设和行政费用,进入每位农民口袋只有103美元,要用来支撑一家四口全年开销,难怪随处可见饥民行乞。星巴克还算厚道,当年亦拨赠15000美元奖赏村民生产高质量咖啡,使每位农民额外多分得6.2美元,但杯水车薪,仍不足糊口。乐施会指出,中南美洲的精品咖啡末端售价的45%会进入咖啡农口袋,但埃塞俄比亚农民却只得到5%~10%,显然偏低。
1700404743
1700404744 埃塞俄比亚智慧财产局局长曼吉斯提(Getachew Mengistie)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民每磅生豆卖1.45美元,星巴克却在美国每磅卖到26美元,两地价差18倍。原因出在埃塞俄比亚不知运用知识产权为农民创造价值,只要打出埃塞俄比亚精品豆名号,就可在美国以高出一般商业豆3倍的售价营销。要知道,光靠美国下游通路投资烘焙、包装和营销设备,是无法创造如此巨大的附加价值,因为大部分价值出自咖啡产地(如果星巴克未打上“西达莫”的名号,肯定卖不了这么高价位)。他强调:“埃塞俄比亚是咖啡发源地,赫赫有名的产区当然具有庞大营销价值,却被农民忽视,致使超额利润最后被懂得利用产地威望创造价值的国家,不费吹灰之力赚走了!”
1700404745
1700404746 埃塞俄比亚终于觉醒了,决定师法西方发达国家掌握品牌、创造价值的技巧来造福劳苦农民,于是在2005年3月向美国专利暨商标管理局申请西达莫、耶加雪菲、哈拉三个名闻遐迩的产地商标权。以后美国业者贩卖这三地精品咖啡,必先经过埃塞俄比亚授权才可挂上产地名称,辛苦的农民可因此获得更合理的报酬。
1700404747
1700404748 据乐施会估计,埃塞俄比亚一旦取得这三个产地商标权,每年将为埃塞俄比亚增加8800万美元收入,不无小补。然而,星巴克却向美国商标局提出异议,因为星巴克早在2004年便已先申请西达莫为商标[8],虽然该案还在审查中,但先申请者占有先机。埃塞俄比亚驻美大使与星巴克交涉,得到的回应是:“请直接与我们的律师谈。”不过,2006年美国商标局批准了埃塞俄比亚拥有“耶加雪菲”商标权,西达莫和哈拉两个产区名则仍在审议中。星巴克聘请庞大律师团加强辩护火力,试图阻止埃塞俄比亚掌控另两个产区商标权。2006年11月,星巴克新上任的资深副总经理杜黑(Dub Hay)甚至在YouTube发表一段影片,向埃塞俄比亚公开叫阵,批评地名申请商标是非法行为,并建议埃塞俄比亚当局改采产地认证制,例如牙买加蓝山和夏威夷柯娜咖啡,对消费者亦有保障。该影片一个月内吸引数万人次点阅,却惹恼了美国媒体和人道团体,认为星巴克吃相难看。代表埃塞俄比亚的律师萝贝塔·赫顿说:“杜黑一派胡言,埃塞俄比亚此举旨在保护身价不菲的商品,巩固应得的知识产权。埃塞俄比亚只是采用星巴克保护商标的策略罢了,为何别人这么做就要百般刁难。”
1700404749
1700404750 埃塞俄比亚智慧财产局局长曼吉斯提表示:“星巴克建议的认证制不可行,因为清寒、文盲的咖啡农无余力执行额外文书认证,况且这么做只会增加不必要的规费支出,售价不会因此增加,对农民收益毫无帮助。我们申请商标权目的,是要让农民有较好收入,以后可睡在床垫而非地上,每天至少有一顿饭可吃,有能力送小孩去上学。连这点卑微的要求都要打压吗?”美国媒体一面倒数落星巴克,甚至批评星巴克为“现代版殖民霸权,巧取豪夺埃塞俄比亚千年传承的优质咖啡……”用语虽然过火了点,但杜黑在强大舆论压力下,终于公开道歉,收回“埃塞俄比亚申请商标是非法行为”的言论。
1700404751
1700404752 2007年6月,缠讼两年的商标案落幕,埃塞俄比亚与星巴克和解签约,星巴克撤回西达莫、耶加雪菲和哈拉的商标申请,并同意由埃塞俄比亚授权产地商标的使用,也同意协助埃塞俄比亚营销这三产地的咖啡,双方握手言和。
1700404753
1700404754 持平而论,星巴克每年的咖啡进口量约12万~18万吨,比起宝洁、雀巢、莎莉,以及卡夫食品,可谓小巫见大巫[9]。宝洁、雀巢、莎莉和卡夫食品,被誉为全球四大咖啡烘焙老大哥,咖啡烘焙部门的年营业额均在10亿美元以上,每年咖啡总和采购量高占全球总产量之半。星巴克对待咖啡农最起码比这四家“喊水会结冻”的超级烘焙厂厚道多了。但它受盛名之累,常沦为众矢之的,稍有不慎便很容易弄得灰头土脸。有趣的是,在本案中有业者因此获利。美国东岸知名的绿山咖啡(Green Mountain Coffee Roasters)最能体谅咖啡农遭受的不公平待遇,2006年趁着埃塞俄比亚与星巴克闹得不可开交,抢先与埃塞俄比亚签下产地许可协议,不费吹灰之力打赢了一场企业形象战。
1700404755
1700404756 截至2007年11月,埃塞俄比亚向全球36国申请“耶加雪菲(Yirgacheffe)”、“西达莫(Sidamo)”、“哈拉(Harar)”的商标权,已获28国认可[10],并和美国、欧洲、日本24家咖啡公司签下产地商标许可协议,2009年埃塞俄比亚已和北美、欧洲、日本和南非的将近100个进出口公司和烘焙厂签订授权协议。这将使得埃塞俄比亚咖啡农和工会更有制订售价的权力,不再受制于人,农民收益有了更大保障。牙买加蓝山、印度尼西亚曼特宁和夏威夷柯娜是否跟进,值得观察。
1700404757
1700404758 尽管埃塞俄比亚打了漂亮的胜仗,但农业当局也呼吁埃塞俄比亚咖啡农在庆功的同时,莫忘提升质量,今后在日晒、水洗和分级上,应采取更高标准,让消费者有物超所值之感,否则徒有商标权亦难与他国精品豆竞争。
1700404759
1700404760 ●逐年增产有望
1700404761
1700404762 埃塞俄比亚虽贵为阿拉比卡母国,但谈到每公顷平均产量却难以启齿。中南美洲产国平均每公顷可生产1~2吨咖啡豆,埃塞俄比亚却大概只在500~600千克左右,确实难看。但此情况已在逐年改善中,尤其是2007年6月,埃塞俄比亚迫使星巴克屈服,成功取得耶加雪菲、哈拉和西达莫的商标权后,农民收益增加,是未来增产最大诱因。另外,官方研究单位近30年来不遗余力筛选高产能、高质量的品种,也有了成果。1978年以来,金玛农业研究中心(Jimma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已从西南部的咖法森林筛选出23个抗病力强的高产能品种,分发给农民栽植。这几年,研究人员进一步以风味优雅的野生品种与高产能阿拉比卡杂交,培育出三个优异品种,能兼顾产能与质量。
1700404763
1700404764 金玛农业中心高级研究员贝拉秋(Bayetta Bellachew)说:“令人振奋的是,这三个杂交新品种的杯测表现优异,产能也很高。实验室的栽培数据显示,平均每公顷可生产2.6吨生豆,预估拨交农民实地栽种,也可达到每公顷生产1.6吨咖啡豆的佳绩。另外,这些新品种亦可适应埃塞俄比亚不同地区的气候与水土,申请栽种的农民很多,再过几年即可看到新品种协助农民提升产量与质量的成果。这10年来,我们已将过去每公顷只生产500到600千克,提升到800到1200千克,预料我国咖啡产能还会向上提升。咖啡农地也将从5年前的40万公顷增加到60万公顷。只要埃塞俄比亚精品豆走俏,这股增产趋势会持下去。”
1700404765
1700404766 20世纪末,埃塞俄比亚咖啡年产量约15万到18万吨,千禧年后已跃升到25万吨,2006年更跳升到30万吨,2007年增至32万吨,埃塞俄比亚2010/2011年产季,生产破纪录的750万袋(45万吨)生豆,出口量创下破纪录的247020吨,但2015/2016产季,生豆产量因天候问题,降至670万袋(40.2万吨),出口量18万吨。埃塞俄比亚扩大咖啡产能有迫切需要,光是国内咖啡消耗量就很大,每年产量有40%~50%供应国内需求。千禧年后,埃塞俄比亚在咖啡研究与营销的强势作为,令人耳目一新,2006年已挤下印度,成为世界第五大咖啡产国,再加把劲,产能突破40万吨即可挑战印度尼西亚的四哥地位。
1700404767
1700404768 ●独特的豆相与分级制
1700404769
1700404770 埃塞俄比亚咖啡豆分为五级。第一级和第二级保留给水洗豆。水洗豆Grade 1代表每300克生豆,瑕疵豆0~3颗;Grade 2代表每300克,瑕疵豆4~12颗。Grade 1级水洗豆极为珍稀,一般很难买到,目前埃塞俄比亚出口的水洗豆均为Grade 2级。日晒豆品质依序为Grade 3、Grade 4和Grade 5三个等级,虽然Grade 4的瑕疵豆明显比Grade 5少很多,但咖啡农声称为了出口节税起见,常以品质较佳的Grade 4降低一级申报为Grade 5,以节省开销。这或许只是营销手法,实际上Grade 5质量确实不如Grade 4。
1700404771
1700404772 埃塞俄比亚的豆相很容易辨认,豆粒多半较小且呈瘦尖状的长身豆,即所谓的“longberry”,且经常挟杂着小椭圆状的短身豆,即所谓“shortberry”,看来大小参差,豆貌不齐。Grade 4或Grade 5的商业大宗豆,多半混合各产区数百种不同品种,豆相不均的现象最为明显,难怪不易烘焙均匀。
1700404773
1700404774 埃塞俄比亚到底有多少阿拉比卡亚种,连其官方研究单位也说不清楚。这座山的咖啡合作社与另一座山所栽的品种肯定不同,既使是同一区域的小农,栽植的咖啡品种也不尽相同。有人估计埃塞俄比亚咖啡至少有2000个品种,也有4500种以上的说法。相较于南邻肯尼亚的主力品种波旁“SL 28”或中南美洲和亚洲铁比卡的肥硕体态,埃塞俄比亚豆貌显得有点营养不良,但“豆”不可貌相,埃塞俄比亚咖啡的柑橘香味堪称世界之最,不论浓缩咖啡或手冲,萃取时就闻到扑鼻的橘香或柠檬清香。入口有浓郁花香、果香和酸甜香是埃塞俄比亚咖啡的特色,但醇厚度或稠度稍差。最大缺点是容易烘焙不均,尤其是日晒豆。即使是最佳的Grade 3哈拉日晒豆,亦常出现豆色不均,是埃塞俄比亚豆最大的痛,但这不影响它的好风味。不需在意豆相如何,好喝最重要。埃塞俄比亚水洗豆的稳定度比日晒豆好很多,后者的风味每年起伏很大,下大单前务必先杯测几回。买到好的日晒豆,风味的深厚度远甚水洗豆,但若买到处理失当的日晒豆,肯定会令人气绝,这是许多咖啡迷的心声。
1700404775
1700404776 中国台湾进口的埃塞俄比亚咖啡多半来自西南部的金玛产区、南部西达莫和东部的哈拉。这三个产区的豆粒较小,多半介于14~16目之间。豆体较大的豆子分布于埃塞俄比亚西北部的金比(Ghimbi)或列坎提(Lekempti),多半在17目以上,但中国台湾很少见。
1700404777
1700404778 近年来,科学家深入研究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基因,认为阿拉比卡源自西南部的咖法森林——即金玛产区——然后再移植到东部哈拉和西北部的列坎提,后两者的基因庞杂度远不及咖法森林的咖啡。虽然西北部的咖啡豆相明显比西南部“壮观”,但杯测结果却不如西南部。埃塞俄比亚农业研究所对西南产区(包括金玛、西达莫、耶加雪菲、林姆和贝贝卡)与西北产区(包括金比和列坎提)的豆粒大小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
1700404779
1700404780
1700404781
1700404782
1700404783 由此表不难看出,西北产区不论豆重或豆相均比西南产区壮观,但上相不见得讨好味蕾。西南产区的咖啡风味,不论口碑或杯测结果均优于西北产区。豆不可貌相,是埃塞俄比亚最大特色。
1700404784
1700404785 ●四大栽培系统
1700404786
1700404787 埃塞俄比亚位于北纬3到14度之间,咖啡树涵盖面积接近60万公顷,南部和东部每年有两个雨季,西部则只有单雨季,雨季分布不同,使得埃塞俄比亚一年四季均有咖啡采收。咖啡生长的海拔介于550~2750米,西部和南部土壤属于火山岩,富含矿物质属微酸性土质,年均温在15℃~25℃,是阿拉比卡绝佳的成长环境。
1700404788
1700404789 以2006年计,埃塞俄比亚生产30万吨咖啡,仍是非洲第一大阿拉比卡产国,排名世界第五大产国[11],产量称不上名列前茅,但丰富多元的咖啡栽培系统举世无双。全境有四大咖啡系统:(1)森林咖啡(Forest Coffee);(2)半森林咖啡(SemiForest Coffee);(3)田园咖啡(Garden Coffee);(4)农场咖啡(Plantation Coffee)。埃塞俄比亚95%的咖啡采用不施肥、不用药的传统有机栽培,但尚未全数获得国际认证。
1700404790
[ 上一页 ]  [ :1.7004047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