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404992e+09
1700404992 巴西国内咖啡消费量持续增加,产量却停滞不前,巴西人几乎喝掉年产量的一半,甚至从国外进口咖啡应急[1],势必影响全球的咖啡价格。根据联合国食品暨农业组织预估,巴西咖啡产量将从2000年的210万吨降至2010年的130万吨,如果巴西不未雨绸缪,增加产量恢复到240万吨以上,届时恐怕连供应巴西国内需求都有问题,何来余裕出口?势必冲击到国际咖啡行情。此趋势值得业界关注,也希望该农业组识的预言不要成真。
1700404993
1700404994 如果再把2006年和2007年全球咖啡消费量与产量做个比对,就更令人捏把冷汗了。2006年,全球消耗1.204亿袋咖啡豆,同年产量为1.25171亿袋,只比需求量多出477.1万袋。2007年,全球消费量增加到1.23亿袋,但产量却减少到1.15866亿袋,也就是需求量高出产量713.4万袋,出现历来罕见的供不应求,难怪生豆价钱居高不下。国际咖啡组织总裁奥索里欧(Nestor Osorio)预估2008年全球咖啡消费量突破1.25亿袋,供不应求趋势可能持续。千禧年后全球咖啡需求量明显增加,主要是东欧、俄罗斯和中国暴增的咖啡消费量所致。
1700404995
1700404996 虽然巴西增产不力,但十多年来大幅改善咖啡质量,极力摆脱巴西重量不重质、巴西豆清淡如水之讥,近来已成功转进精品咖啡市场。谁说巴西没有好豆!
1700404997
1700404998 巴西咖啡:柔顺清甜
1700404999
1700405000 巴西咖啡栽植业颇富传奇色彩。300年前,巴西并无半株咖啡树,但一场不伦之恋造就了巴西咖啡的牛耳地位。1727年,一表人才的陆军军官帕西塔,衔命前往法属盖亚纳调解法国与荷兰的领土纷争,法属盖亚纳的总督夫人竟然爱上帕西塔,送他一袋波旁咖啡种子(亦有赠送咖啡树苗的说法)。帕西塔返回巴西后,辞掉官职,来到西北部靠近赤道的帕拉省(Para)种咖啡,竟然带动了巴西咖啡的栽培热潮。200多年来,咖啡田逐渐移往东南部人口较多的圣保罗、圣埃斯皮里图(Espiritu Santo,英译为Holy Spirit,意为“神圣精神”),以及南部的帕拉纳省(Parana),这里位于南纬20°~30°间,纬度稍高,冬季会下霜造成寒害,农民不堪损失。1970至1980年以后,巴西咖啡农尝试开发圣保罗北部较温暖的米纳斯吉拉斯[2]和巴希亚(Bahia)二省,地处南纬10°~20°,冬天较温暖不致有霜害。如今,米纳斯杰瑞斯省(以下简称米纳斯省)已成为巴西精品咖啡的新希望。
1700405001
1700405002 巴西农业部预估2008年将进入咖啡增产周期,但产量最大的米纳斯省受温室效应影响,缺雨干旱严重,已将2008年巴西总产量5000万袋下修到4300万袋左右,只比2007年增长25%,低于预期。下表是巴西重要产区2008年阿拉比卡与罗巴斯塔的预估产量。
1700405003
1700405004
1700405005
1700405006
1700405007 *数据来自巴西农业部,本产季估值稍高于国际咖啡组织的估计值
1700405008
1700405009 *本产季巴西罗巴斯塔约占总产量25%,阿拉比卡约占75%,上一产季罗豆占33.4%,阿拉比卡占66.6%
1700405010
1700405011 *巴西罗豆产量占世界25%,越南高占世界罗豆的40%,印度尼西亚占15%,印度占6%,乌干达占4.5%
1700405012
1700405013 *米纳斯省产量=南米纳斯+喜拉朵+北米纳斯+米纳斯东南部
1700405014
1700405015 ●巴西产区评等
1700405016
1700405017 相较于中南美各产国的海拔,巴西明显偏低,低于1000米的庄园多于超过这个高度者。这里的地貌平坦单调,欠缺微型气候,又习惯采用无遮阴树(曝晒式)栽植法,因而发展出巴西独有软豆风味——酸味低,坚果味重,巧克力甜香与醇厚度佳,但略带木味与土味,花香与橘香不明显。简单来说,就是巴西咖啡较清淡,不易喝到非洲豆狂野霸道的上扬酸香与橘香。
1700405018
1700405019 巴西咖啡以5个等级来诠释软豆美学,依序为:极柔顺(Strictly Soft)→柔顺(Soft)→稍柔顺(Softish)→不顺口(Hardish)→碘呛味(Rioy)。换句话说,巴西豆并不强调硬豆独有的活泼酸香、律动感和透明度,而主打软豆特有的温和顺口、醇厚度佳与甜感足,因此巴西豆最适合做浓缩咖啡的配方。
1700405020
1700405021 巴西各产区亦可据此标准区分为5个等级:
1700405022
1700405023 ·极为柔顺:南米纳斯、米纳斯中西部的喜拉朵台地/圣保罗省东北部摩吉安纳/巴希亚钻石高原
1700405024
1700405025 ·柔顺:巴希亚/米纳斯东南山林区地势稍高处/帕拉纳/圣埃斯皮里图(山陵地)/圣保罗中西部
1700405026
1700405027 ·稍柔顺:米纳斯东部与东北部
1700405028
1700405029 ·不顺口:圣埃斯皮里图/帕拉纳(低海拔处)
1700405030
1700405031 ·碘呛味:米纳斯东南部地势稍低处/圣埃斯皮里图(平地)
1700405032
1700405033 ●巴西精品豆新希望——南米纳斯与中西部喜拉朵
1700405034
1700405035 全球咖啡产量要看巴西生产周期处于偶数年或奇数年,但巴西产量多寡要先看米纳斯,而米纳斯是丰收或欠收,唯中西部喜拉朵(Cerrado)与南米纳斯(Sul de Minas)是问。
1700405036
1700405037 从2015/2016产量表可看出巴西阿拉比卡主产于米纳斯省的南部、中部喜拉朵、米纳斯北部和东南部,米纳斯合计的阿拉比卡产量已达2280万袋,高占巴西阿拉比卡总产量3420万袋的66.7%。光是米纳斯省的阿拉比卡产量就高达136.8万吨,已超越世界第二大阿拉比卡产国哥伦比亚同产季的产量81万吨,难怪米纳斯省只要传出天灾欠收消息,纽约阿拉比卡期货就会应声大涨,如果风调雨顺,大丰收,期货肯定先跌一段再说。米纳斯省对国际咖啡期货有着呼风唤雨的能力。
1700405038
1700405039 米纳斯省南邻圣保罗省,北接巴希亚省,东为圣埃斯皮里图,地处南纬15°~20°,冬季不会下霜。可喜的是,南米纳斯与喜拉朵两产区的崛起,有助重量不重质的巴西咖啡提升为质量兼备,甚至成为全球精品咖啡新领域。若说米纳斯省为巴西咖啡主力产区,那么南米纳斯和喜拉朵就是巴西精品咖啡专区。
1700405040
1700405041 米纳斯省一跃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咖啡产区,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过程颇富传奇色彩。1970年以前,巴西咖啡主力产区位于南部的帕拉纳与圣保罗二省。过去的米纳斯省被认为不适合发展咖啡栽培业,因为气候太干燥,咖啡会“脱水”而死。但帕拉纳和圣保罗大半地区位于南纬23°以上,冬季常下霜,冻死咖啡树。20世纪70年代,开始尝试迁徙到北边较温暖、不会下霜的米纳斯省,但土地贫瘠,草原一望无际,农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情,栽下不被看好的咖啡作物,居然活了下来。后来发现米纳斯的冬季极为干燥,但夏天雨水丰沛,干湿季旗帜鲜明,最有助提升咖啡结果量与质量,唯一缺点是土地含铁量太多,缺乏氮、钙等必要矿物。巴西当局不惜斥巨资以高科技为咖啡农的不同品种“量身”改造土壤矿物质,协助咖啡健康成长,并大规模兴建灌溉系统,克服米纳斯干燥、土瘠的先天不良条件。1980年之后,圣保罗和帕拉纳省的农民,掀起咖啡大军“北伐行动”,涌入米纳斯开垦咖啡田,成就了今日荣景。这全拜科技栽培所赐,更为人定胜天增添一实例。
[ 上一页 ]  [ :1.70040499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