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472381e+09
1700472381 访问者依赖的是具体元素,而不是抽象元素,这破坏了依赖倒置原则,特别是在面向对象的编程中,抛弃了对接口的依赖,而直接依赖实现类,扩展比较难。
1700472382
1700472383
1700472384
1700472385
1700472386 设计模式之禅 25.3.3 访问者模式的使用场景
1700472387
1700472388 ❑一个对象结构包含很多类对象,它们有不同的接口,而你想对这些对象实施一些依赖于其具体类的操作,也就说是用迭代器模式已经不能胜任的情景。
1700472389
1700472390 ❑需要对一个对象结构中的对象进行很多不同并且不相关的操作,而你想避免让这些操作“污染”这些对象的类。
1700472391
1700472392 总结一下,在这种地方你一定要考虑使用访问者模式:业务规则要求遍历多个不同的对象。这本身也是访问者模式出发点,迭代器模式只能访问同类或同接口的数据(当然了,如果你使用instanceof,那么能访问所有的数据,这没有争论),而访问者模式是对迭代器模式的扩充,可以遍历不同的对象,然后执行不同的操作,也就是针对访问的对象不同,执行不同的操作。访问者模式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充当拦截器(Interceptor)角色,这个我们将在混编模式中讲解。
1700472393
1700472394
1700472395
1700472396
1700472397 设计模式之禅 [:1700454040]
1700472398 设计模式之禅 25.4 访问者模式的扩展
1700472399
1700472400 访问者模式是经常用到的模式,虽然你不注意,有可能你起的名字也不是什么Visitor,但是它确实是非常容易使用到的,在这里我提出两个扩展的功能供大家参考。
1700472401
1700472402 25.4.1 统计功能
1700472403
1700472404 在例子中我们也提到访问者的统计功能,汇总和报表是金融类企业非常常用的功能,基本上都是一堆的计算公式,然后出一个报表,很多项目采用了数据库的存储过程来实现,我不是很推荐这种方式,除非海量数据处理,一个晚上要批处理上亿、几十亿条的数据,除了存储过程来处理还没有其他办法,你要是用应用服务器来处理,连接数据库的网络就是处于100%占用状态,一个晚上也未必能处理完这批数据!除了这种海量数据外,我建议数据统计和报表的批处理通过访问者模式来处理会比较简单。好,那我们来统计一下公司人员的工资总额,先看类图,如图25-6所示。
1700472405
1700472406
1700472407
1700472408
1700472409 图25-6 统计功能的访问者模式
1700472410
1700472411 没什么变化?仔细看IVisitor接口,增加了一个getTotalSalary方法,在Visitor实现类中实现该方法。我们先看接口,如代码清单25-17所示。
1700472412
1700472413 代码清单25-17 抽象访问者
1700472414
1700472415 public interface IVisitor{
1700472416
1700472417 //首先定义我可以访问普通员工
1700472418
1700472419 public void visit(CommonEmployee commonEmployee);
1700472420
1700472421 //其次定义,我还可以访问部门经理
1700472422
1700472423 public void visit(Manager manager);
1700472424
1700472425 //统计所有员工工资总和
1700472426
1700472427 public int getTotalSalary();
1700472428
1700472429 }
1700472430
[ 上一页 ]  [ :1.7004723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