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603145e+09
1700603145 (二)治疗方面
1700603146
1700603147 1.由于血培养需要1周时间才出结果,在此之前,应根据已有的临床资料大致区分革兰阳性菌败血症与革兰阴性菌败血症,以早期用药。例如,革兰阳性菌败血症原发病灶多为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骨髓炎、中耳炎;寒战少见;面色潮红,四肢温暖;皮疹多见;中毒性心肌炎与转移性脓肿多见;外周血白细胞升高,CRP升高显著。而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原发病灶多为尿路感染、肠道感染、胆道感染;寒战多见,四肢厥冷、发绀;皮疹少见;感染性休克发生早,持续时间长;中毒性心肌炎与转移性脓肿少见;外周血白细胞可正常、降低或升高,CRP升高不如革兰阳性菌败血症显著。
1700603148
1700603149 2.医院内感染败血症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可继发于气管切开、导尿、静脉输液、透析疗法、介入治疗、各种手术等。静脉输液后败血症是医院内感染败血症中常见的一种,由于液体污染、操作不当及留置导管污染所致。与留置导管相关的感染有导管插入处蜂窝织炎、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无症状的导管内细菌寄生,3种情况均可引起败血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也可引起败血症。因此,对于进行以上操作后发生医院内感染败血症,并且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寻找原因,去除诱因如污染的留置导管、气管插管等。由于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耐药菌株,如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等,故应选用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复合制剂。
1700603150
1700603151 (三)医患沟通
1700603152
1700603153 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联用两种抗生素治疗时,常可发生肠道菌群失调,致患儿发生腹泻等表现,应向家长事先说明,以取得理解,嘱家长给患儿进食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可口服双歧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应用血浆、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时应注意交代可能发生目前尚无条件检出的、经血液传播的感染,家长签署输血与应用血液制品同意书。
1700603154
1700603155 (四)病历记录
1700603156
1700603157 病史中注意记录有无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的情况。对于住院时间较长、诊断或治疗上较为棘手的患儿,应及时记录对诊断的修正、对治疗处理的更改依据、向家长交代病情时家长的意见。在病程记录中记载确诊依据、治疗措施与近期疗效观察。在出院小结中注意记录患儿随访的时间与复查内容。
1700603158
1700603159
1700603160
1700603161
1700603162 儿科住院医师手册(第二版) [:1700594545]
1700603163 儿科住院医师手册(第二版) 第二十一节 感染性休克
1700603164
1700603165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又称脓毒性休克,是指脓毒症(sepsis)出现的循环功能障碍。脓毒症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感染性休克发生过程中,可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DIC、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参与。根据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可分为高排低阻型或暖休克与低排高阻型或冷休克。
1700603166
1700603167 [诊断步骤]
1700603168
1700603169 (一)病史采集
1700603170
1700603171 1.现病史 询问是否有发热、畏寒或寒战、腹胀、呕吐、腹泻、脓血便、黄疸、关节痛、皮疹、皮肤黏膜出血、淤斑、四肢厥冷、皮肤苍白或潮红、尿少或无尿、呼吸困难、头痛、嗜睡、抽搐、意识改变甚至昏迷等。
1700603172
1700603173 2.过去史 询问近期是否有皮肤感染病灶如毛囊炎、疖肿、脓疱疮、新生儿脐炎,有无中耳炎、肺炎、肠炎、皮肤烧伤或烫伤、脑膜炎、细菌性痢疾、败血症、白血病、肿瘤、结缔组织病、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心肌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病史。
1700603174
1700603175 3.个人史 询问有无接种各种传染病疫苗。
1700603176
1700603177 4.家族史 询问家庭成员中近期是否有发热、感染性疾病、脑膜炎、细菌性痢疾的情况。
1700603178
1700603179 (二)体格检查
1700603180
1700603181 注意血压、脉压差、心率、脉搏、呼吸、神志情况、体温变化及热型,小婴儿、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可不发热或表现为体温不升。注意有无精神萎靡、烦躁、意识改变、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厥冷、心率加快、脉搏细弱、心音低纯、气促、血压下降、脉压差变小、皮肤出血点、淤斑、皮疹、关节肿胀、肝脾大、黄疸、腹部压痛、脑膜刺激征、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
1700603182
1700603183 (三)辅助检查
1700603184
1700603185 1.实验室检查 细菌感染时外周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严重时或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时不高或降低,中性分类增多,核左移,可见中毒颗粒。休克时血液浓缩,可有血红蛋白升高。并发DIC时有血小板减少与凝血功能异常,D-二聚体阳性。血清C反应蛋白(CRP)升高。败血症者血液或骨髓普通培养、厌氧菌培养和L型细菌培养可呈阳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的皮肤淤点涂片可见脑膜炎球菌,脑脊液有化脓性脑膜炎改变。中毒性菌痢者粪便检查有脓细胞、吞噬细胞、红细胞,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
1700603186
1700603187 2.特殊检查 根据原发病不同,可进行X线胸片、B超、脓肿穿刺检查等。
1700603188
1700603189 (四)诊断要点
1700603190
1700603191 1.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2006年中华儿科学会急救学组制订)
1700603192
1700603193 为脓毒症出现的心血管功能障碍,即在1小时内静脉输入等张液体≥40ml/kg仍具有以下第(1)或第(2)项,同时具有第(3)项,可诊断为感染性休克。
1700603194
[ 上一页 ]  [ :1.7006031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