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612043e+09
1700612043 4.家族史 询问母亲怀孕时有无病毒感染,家庭成员有无急性传染病、血液病病史,有无出血性疾病史。
1700612044
1700612045 (二)体格检查
1700612046
1700612047 1.注意心率是否增快,血压是否下降。观察有无精神萎靡,皮肤黏膜是否苍白、青灰,有无紫癜、淤斑、血肿,有无腹痛、肾区叩击痛,注射部位有无渗血不止,有无胸闷、气急、发绀,有无关节肿痛、神志模糊等。注意有无肺实变体征(呼吸音减低、叩诊呈浊音等),有无四肢冰凉、心音无力,有无皮肤黏膜出现坏死性紫癜,有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
1700612048
1700612049 2.注意原发疾病的体征,如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1700612050
1700612051 3.根据症状、体征判定病情,DIC早期可无出血症状,可见抽血时血标本极易凝固;中期病人出现广泛的严重出血;晚期临床出血更为严重,可有胸腔、心包、颅内出血,出现不可逆性休克。
1700612052
1700612053 (三)辅助检查
1700612054
1700612055 1.实验室检查
1700612056
1700612057 (1)血常规 可见轻-中度贫血,血小板计数减少,白细胞可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异型红细胞(如盔形、三角形或棘形等)超过2%,可达10%以上。
1700612058
1700612059 (2)各期特点 ①高凝期:凝血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血小板黏附性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②消耗性低凝期:血小板计数减少,出、凝血时间延长,抗凝血酶-Ⅲ减少,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蛋白C浓度减少,因子Ⅷ∶C降低;③继发性纤溶期:D-二聚体阳性,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升高,凝血酶时间(TT)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但到后期3P试验可阴性。
1700612060
1700612061 2.特殊检查 可进行X线胸片、B超腹部检查、心电图检查等以明确原发基础疾病。
1700612062
1700612063 (四)诊断要点
1700612064
1700612065 1.临床特点 有诱发DIC的原发病,在此基础上有出血倾向、微血管栓塞、休克和溶血的征象。
1700612066
1700612067 2.实验室检查 ①血小板计数<10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②PT延长>3秒;③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④3P试验阳性;⑤血清FDP>20mg/L;⑥优球蛋白溶解时间<70分钟;⑦TT延长>3秒;⑧抗凝血酶Ⅲ活性<60%;⑨D-二聚体阳性;⑩因子Ⅷ:C活性<50%。
1700612068
1700612069 具备上述临床特点,又具有实验室检查第①~④中的任意3项可诊断DIC;如仅有2项,则有第⑤~⑦项中任意1项也可诊断DIC。具备上述临床特点,又具有实验室检查第⑧~⑩项中任意1项也可诊断DIC。
1700612070
1700612071 [治疗方案]
1700612072
1700612073 (一)一般治疗
1700612074
1700612075 积极进行病因治疗,解除病因后DIC可停止发展,甚至可自行自愈。包括抗感染、抗过敏、抗癌治疗等。
1700612076
1700612077 (二)药物治疗
1700612078
1700612079 1.改善微循环 可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疏通微循环。应用山茛菪碱、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异丙肾上腺素等扩张小血管。低分子右旋糖酐首剂10ml/kg静脉滴注,以后每次5 ml/k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全日量<30ml/kg。
1700612080
1700612081 2.抗凝治疗
1700612082
1700612083 (1)抗血小板凝集 用于轻型DIC、疑似DIC而未肯定或高凝状态者。如双嘧达莫(潘生丁)每日10mg/kg,分次口服。阿司匹林每日10mg/kg,分2~3次口服。
1700612084
1700612085 (2)肝素的应用
1700612086
1700612087 1)适应证 ①处于高凝状态者;②有明显栓塞症状者;③消耗性凝血期表现,凝血因子、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进行性下降,出血逐渐加重,血压下降或休克者;④准备补充凝血因子(如输血、血浆)或应用抗纤溶药物,但未能确定促凝物质是否仍在血中发生作用时,可先应用肝素。
1700612088
1700612089 2)禁忌证 ①颅内或脊髓内出血、消化道溃疡出血、肺结核空洞出血;②伴有血管损伤或新鲜创面的患儿;③DIC晚期以继发性纤溶为主者;④原有重度出血症如血友病等;⑤严重肝脏疾病。
1700612090
1700612091 3)用法用量 ①小剂量肝素疗法:剂量为每次30~60U/kg,每隔12小时皮下注射1次。此法无须做凝血检查监测。一般用药3~7天。使用中应密切观察疗效,如有出血加重,可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mg鱼精蛋白中和125U肝素。②超小剂量肝素疗法:剂量为每次5U/kg,每隔12小时皮下注射1次。③低分子肝素(凯瑞肝素钙或速壁林):应用时无须做凝血检查监测。每日75U/kg,分2次,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
1700612092
[ 上一页 ]  [ :1.70061204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