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628584e+09
1700628584
1700628585 (1)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症候群 突发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呼吸急促,RR>20次/min,紫绀。
1700628586
1700628587 (2)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症候群 进行性呼吸困难,肝区胀痛;颈静脉充盈,怒张,搏动增强和压力升高,P2亢进,三尖瓣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和下肢水肿。
1700628588
1700628589 (3)体循环低灌注症候群 即循环性虚脱,表现为心搏骤停、休克、低血压、晕厥、心绞痛、大汗、恐惧、SBP≤90mm Hg(或15min内SBP下降≥20mm Hg)、脉搏细弱、HR≥100次/min、胸骨左缘奔马律等。
1700628590
1700628591 (三)栓塞后期,表现为梗塞期症状和体征
1700628592
1700628593 栓塞面积>50%的大块或多发性PTE, 临床症状比较典型:①突发性呼吸困难;②胸痛,吸气时加重,多呈胸膜炎样胸痛;③咯血,多发生在栓塞后24h内;④伴或不伴发热;⑤浅快呼吸,哮鸣音,局限性细湿啰音以及胸膜炎和胸腔积液的相应体征。
1700628594
1700628595 在有以下情况时,须警惕PTE的发生:①突发的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同时伴以下四项之一者:有一侧或双侧不对称性的下肢肿胀;呼吸困难与肺部体征不相称,难以用基础肺部疾病解释;患者可以平卧,手术后突然出现。②突发的晕厥或休克。③突然出现的急性右心室负荷增加,表现为:ECG显示明显右心室负荷增加,但既往无慢性肺部疾病史;UCG显示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增加,但左心室功能正常;有慢性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增加的临床表现,但无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肺通气功能正常。
1700628596
1700628597 四、基本诊断检查
1700628598
1700628599 (一)血浆D-二聚体(D-dimer)
1700628600
1700628601 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含量增高提示体内呈高凝状态及微血栓形成。PTE发作时其血浆中D-二聚体常>500μg/L,但感染、肿瘤、外伤及其他炎症状态时也可使其含量增高。基于ELISA的D-二聚体测定敏感性可高达96%~98%,特异度仅60.4%在临床应用中,D-二聚体对急性PTE有较大的排除诊断价值,≤500μg/L是排除PTE的筛选指标之一。
1700628602
1700628603 (二)心电图(ECG)
1700628604
1700628605 多数病例表现非特异性的心电图异常,且改变常为一过性,动态观察有助于诊断。最常见的ECG表现有:V1~V4的T波改变和ST段改变,新出现的SIQⅢTⅢ,SⅠSⅡSⅢ,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imcomplete right bundle-branch block, ICRBBB),肺型P波,电轴右偏图形。
1700628606
1700628607 (三)X线胸片(CXR)
1700628608
1700628609 胸片常有改变,但缺乏特异性。可出现:①肺动脉高压征象:如右下肺动脉增宽,肺动脉段膨隆以及右心室扩大征;②肺栓塞征象:如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或消失,肺野透过度增加;③肺梗塞征象:肺不张、肺野局部浸润性阴影,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以及患侧膈肌抬高,少至中等量胸腔积液征等。X线胸片可提供线索、除外其他与PTE相类似的疾病,但不能以此确诊或排除PTE。
1700628610
1700628611 (四)动脉血气分析(ABG)
1700628612
1700628613 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约有80%PTE患者PaO2≤80mm Hg。PaCO2降低,PA-aO2增加,动脉氧饱和度降低。但血气正常不能除外PTE。
1700628614
1700628615 (五)超声心动图(ECHO)和双下肢静脉超声
1700628616
1700628617 超声心动图是发现与评价PTE的重要手段,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内有血栓存在,间接征象是右室壁局部运动幅度降低,右心室和(或)右心房扩大,室间隔左移和运动异常,近端肺动脉扩张,三尖瓣反流速度增快,下腔静脉扩张,吸气时不萎缩。同时,双下肢静脉超声(VU)能及时发现和证实DVT, 辅助诊断PTE。
1700628618
1700628619 五、确定诊断方法
1700628620
1700628621 (一)通气/灌注扫描(ventilation-perfusion scanning, V/Q)
1700628622
1700628623 通气/灌注扫描是传统的一线诊断方法,安全,无创伤,敏感性高,特异性低,需密切结合临床进行判断。阳性标准为: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呈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区,或出现呈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肺通气显像基本正常,灌注缺损区通气显像有明显的放射性充填,即V/Q不匹配;多数同时存在下肢深静脉显像异常。
1700628624
1700628625 (二)CT肺动脉造影(CT arteriography, CTPA)
1700628626
1700628627 CTPA有取代V/Q扫描,甚至PA的趋势。BTS2003指南指出“CTPA已经成为诊断肺栓塞的主要影像学方法”。CTPA可显示PTE直接征象,即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血管部分性或完全性闭塞,其中最特征性的征象是与血管壁成锐角的充盈缺损。还可显示PTE的间接征象,如局限性肺血管纹理纤细,与相对正常密度肺组织镶嵌形成“马赛克”征、肺梗塞、肺动脉高压改变,呈“残根征”,右心室增大、胸腔积液。近来,肺栓塞诊断实验比较了联合应用CTPA和CT静脉造影,发现单独CTPA的敏感率是83%,而联合应用可提高敏感率至90%,尤其适用于复杂病例。
1700628628
1700628629 (三)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pulmonary angiography, MRPA)
1700628630
1700628631 MRPA是另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其诊断价值与CTPA相似。因无放射性损害,很少引起对比剂过敏反应,适用于碘过敏患者。
1700628632
1700628633 (四)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rteriography, PAG)
[ 上一页 ]  [ :1.70062858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