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630750
1.一般诊断标准
1700630751
1700630752
(1)存在易于引起DIC基础疾病 如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大型手术和创伤等。
1700630753
1700630754
(2)有下列2项以上临床表现 ①多发性出血倾向;②难以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③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体征,如皮肤、皮下、黏膜栓塞坏死和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④抗凝治疗有效。
1700630755
1700630756
(3)实验室检查符合下列标准 在上述指标存在的基础上,同时有以下3项以上异常:①血小板<10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②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呈进行性下降,或>4.0g/L;③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9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⑤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或APTT延长10s以上;⑥疑难或其他特殊患者,可考虑进行抗凝血酶、因子Ⅷ:C和凝血、纤溶、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测定。
1700630757
1700630758
2.肝病合并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1700630759
1700630760
(1)血小板<50×109/L或有2项以上血小板活化产物增加(β-TG、PF4、TXB2、GMP-140)。
1700630761
1700630762
(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0g/L。
1700630763
1700630764
(3)血浆因子Ⅷ:C<50%。
1700630765
1700630766
(4)凝血酶原时间延长5s以上或呈动态性变化。
1700630767
1700630768
(5)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60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
1700630769
1700630770
3.白血病并发DIC时实验室诊断标准
1700630771
1700630772
(1)血小板计数<50×109/L/或进行性下降,或血小板活化、代谢产物水平高。
1700630773
1700630774
(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8g/L。
1700630775
1700630776
(3)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量>40mg/L或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
1700630777
1700630778
4.基层医院DIC实验室诊断参考标准(同时有下列3项以上异常)
1700630779
1700630780
(1)血小板计数<10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
1700630781
1700630782
(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呈进行性下降。
1700630783
1700630784
(3)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量>20mg/L。
1700630785
1700630786
(4)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性变化。
1700630787
1700630788
(5)外周血破碎红细胞比例>10%。
1700630789
1700630790
(6)红细胞沉降率<10mm/h。
1700630791
1700630792
(二)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DIC分会的DIC诊断积分系统(2001年)
1700630793
1700630794
1.风险评估
1700630795
1700630796
与典型DIC发病有关的潜在疾病是否存在。若“是”则进入下述程序。
1700630797
1700630798
2.进行全面的凝血指标检测
1700630799
[
上一页 ]
[ :1.700630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