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631079e+09
1700631079 三、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型
1700631080
1700631081 (一)诊断
1700631082
1700631083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骨髓检查,急性白血病不难诊断。但有时应与某些疾病进行鉴别。
1700631084
1700631085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下简称传单)
1700631086
1700631087 传单有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血象中有异常淋巴细胞易与急淋混淆。但传单无进行性贫血,无血小板减少和出血。血清嗜异体凝集试验阳性,病程呈良性自限性。
1700631088
1700631089 2.肿瘤浸润骨髓
1700631090
1700631091 少数累及骨髓的实体瘤,可产生类似白血病的临床和血液学表现。如神经母细胞瘤易与急淋相混淆。虽然瘤细胞在骨髓中成簇出现或呈玫瑰花结倾向,但瘤细胞可弥漫性侵犯骨髓。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很容易区分原淋巴细胞与神经母细胞瘤。此外,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尿儿茶酚胺含量升高,测定尿儿茶酚胺有助于鉴别诊断。
1700631092
1700631093 3.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症、粒细胞缺乏症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700631094
1700631095 这些疾病有时临床表现与急性白血病相似,应加以区别。但根据骨髓检查鉴别并不困难。
1700631096
1700631097 急性白血病确诊后还应进行分类、分型。通过细胞化学、遗传学、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即MIC-M分型)可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区别开来。
1700631098
1700631099 (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700631100
1700631101 分三型。ALL各亚型的形态学特征,见表4-6。目前认为形态分型意义不大,而应该根据免疫学分型,对治疗、判断预后均有帮助。
1700631102
1700631103 表4-6 ALL各亚型形态学特征
1700631104
1700631105
1700631106
1700631107
1700631108 (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1700631109
1700631110 按FAB分型共分成八型,诊断标准如下。
1700631111
1700631112 1.M0
1700631113
1700631114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微小分化型(minimally differentiated)。原始细胞在光镜下类似L2型细胞。核仁明显,胞浆透明、嗜碱性,无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髓过氧化酶(MPO)及苏丹黑B阳性细胞<3%。在电镜下,MPO(+),CD33或CD13等髓系标志可呈(+)。通常淋巴系抗原为(-),但有时CD7+、TDT+。
1700631115
1700631116 2.M1
1700631117
1700631118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yeloblastic leukemia without maturation)。未分化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占骨髓非红系细胞的90%以上,至少3%细胞为过氧化物酶染色(+)。
1700631119
1700631120 3.M2
1700631121
170063112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yeloblastic leukemia with maturation)。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占20%~89%,单核细胞<20%,其他粒细胞>10%。
1700631123
1700631124 4.M3
1700631125
1700631126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骨髓中以多颗粒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占≥20%。
1700631127
1700631128 5.M4
[ 上一页 ]  [ :1.70063107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