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634983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1700634984
1700634985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d,>1个月;
1700634986
1700634987
(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1700634988
1700634989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1700634990
1700634991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1700634992
1700634993
(6)肺孢子虫肺炎(PCP);
1700634994
1700634995
(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1700634996
1700634997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1700634998
1700634999
(9)深部真菌感染;
1700635000
1700635001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700635002
1700635003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700635004
1700635005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700635006
1700635007
(13)弓形虫脑病;
1700635008
1700635009
(14)青霉菌感染;
1700635010
1700635011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700635012
1700635013
(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1700635014
1700635015
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为艾滋病。或者HIV抗体阳性,而CD4+T淋巴细胞数<200/mm3,也可诊断为艾滋病。
1700635016
1700635017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与许多疾病相混淆。
1700635018
1700635019
(1)本病急性期应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结缔组织性疾病等相鉴别。
1700635020
1700635021
(2)淋巴结肿大应与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特别要注意与良性性病性淋巴结病综合征鉴别。后者淋巴结活检为良性反应性滤泡增生,血清学检查提示多种病毒感染。
1700635022
1700635023
(3)本病的免疫缺陷改变须与先天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相鉴别。
1700635024
1700635025
详细询问病史,根据高危人群,出现一般人不易患的疾病,本病鉴别诊断一般不难。病原学检查是主要的鉴别手段。
1700635026
1700635027
七、治 疗
1700635028
1700635029
至今无特效药,现有药物只能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停药后病毒可恢复其繁殖。目前主张联合用药,就是所谓的鸡尾酒疗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有人估计每天血浆中产生病毒的数量约10亿,其中每1~2d有50%被清除,如能利用几种抗HIV的药,将病毒繁殖抑制至最低,这样可延长存活期,减慢发展至AIDS病的速度。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可选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如AZT、DDI、DDC、3TC和D4T中的两种(AZT不能和D4T合用而且有拮抗作用),再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很多临床试验发现联合用药的优点是:①起协同作用使抗病毒能力加强,②可使持续抑制病毒复制增强,③可延缓或阻断因变异而产生的耐药性,④对药物引起病毒的变异,有相互制约作用。
1700635030
1700635031
(一)抗病毒治疗
1700635032
[
上一页 ]
[ :1.7006349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