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638026e+09
1700638026
1700638027 一般认为,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血小板的活化为TTP的发病机制,并与冯·威利布兰德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多聚体的形成有关。本病在1970年以前死亡率接近100%。之后多方报告证明了血浆输注及PE的有效性,目前已成为TTP必要的治疗手段。以下为日本TTP研究会制定的PE治疗步骤,血浆置换液选择新鲜冻干血浆(FFP)。
1700638028
1700638029 (1)第1~3d, 每天进行1~5个循环血浆量的血浆置换。
1700638030
1700638031 (2)第4~9d, 隔日进行1个循环血浆量的血浆置换。
1700638032
1700638033 (3)之后对于部分有效的病例第一周进行3次、第二周进行2次1个血浆容量的血浆置换。
1700638034
1700638035 (4)对于部分有效的病例在第10d和第16d之间进行5次1个血浆容量的血浆置换。
1700638036
1700638037 大多数情况下,10次PE之后症状可见改善,也有的病例需要20次以上治疗。治疗有效的指标有血小板增加、LDH正常化、精神神经症状改善等。PE较单独血浆输注更加有效,对于危重病例应不失时机地实施该治疗方法。
1700638038
1700638039 (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
1700638040
1700638041 HUS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以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TMA产生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不全三个特征。根据不同原因分为感染性HUS和非感染性HUS。病因大部分是由于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coli, EHEC)感染所致。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预后良好的D+HUS(以腹泻开始的HUS)和常对治疗抵抗的D-HUS(不伴有腹泻的HUS)两类。感染性HUS90%以上是D+HUS。
1700638042
1700638043 1.针对D+HUS的治疗
1700638044
1700638045 EHEC感染造成的D+HUS好发于幼儿,成人也有散在发现。无论在小儿或在成人,其临床表现都为一过性,几乎没有再发的情况。治疗上以等待TMA恢复的体液管理等支持治疗为主,与后面叙述的D-HUS以及TTP的治疗方法不可混淆。
1700638046
1700638047 D+HUS的PE疗法的有效性尚不明确。其适应基准可参照表12-8。但是,必须考虑PE治疗的利弊。对于无尿的小儿,如果体外循环治疗时进、出量失衡,易造成肺水肿、心功能不全、脑水肿而加重病情,尤其是针对10kg以下的低体重儿,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进行该治疗是有一定危险的。
1700638048
1700638049 2.针对D-HUS的治疗
1700638050
1700638051 D-HUS多发生于较大的小儿和成人。由于对治疗有抵抗性以及遗传性、再发生,容易同D+HUS鉴别。另外,成人型D-HUS可伴有脑神经症状。有一部分为TTP的临界型病例。D-HUS对治疗呈抵抗性的较多,与TTP同样需积极进行治疗。水平衡的管理为治疗的基本方法。但是,由于持续性血小板减小、高度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原因,对很多病例需进行反复的血浆置换治疗。
1700638052
1700638053 表12-8 适合于PE治疗的HUS
1700638054
1700638055
1700638056
1700638057
1700638058 八、神经疾病
1700638059
1700638060 在神经疾病治疗方面,血浆净化疗法可以作为对主要以免疫异常为病因的急性及慢性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症等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日本,每年大约有2000名神经疾病患者进行1600次的血浆净化治疗。以下叙述血浆净化疗法在上述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的理论背景、有效性和适应标准。
1700638061
1700638062 1.理论背景
1700638063
1700638064 血浆净化主要是一种在短时间内清除大量大分子量病因物质以改善病情的治疗。神经疾病中,因为出现脏器特异性自身抗体的重症肌无力症(myasthenia gravis, MG)、随着B细胞单克隆异常增殖产生M蛋白而发病的多发性神经炎、代谢性物质蓄积造成的雷夫叙姆(Refsum)病等均有相应的病因物质存在,所以理论上支持血浆净化治疗。在1986年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上,大多认为对有重度神经损害、发病开始数周后症状没有改善的患者应进行血浆净化治疗。
1700638065
1700638066 2.病理和血浆净化的意义
1700638067
1700638068 免疫性神经疾病是以神经组织(中枢神经、末梢神经、神经肌肉接头、肌肉)为靶目标引起的抗原特异性自身免疫反应造成神经组织损害的疾病。这类疾病患者血中可见脏器特异性自身抗体,并与白介素(IL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等炎症性细胞因子有关。所以,血浆净化疗法的目的也在于清除这些体液因子以调节从抗原表达至T细胞增殖、自身抗体产生等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1700638069
1700638070 3.血浆净化方法的选择
1700638071
1700638072 离心分离法、单膜过滤的单纯血浆置换法(PE)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症(MG)、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EMS)等的有效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用置换液置换全部分离以后的血浆以确实清除病因物质。但是,需要大量的白蛋白制剂或新鲜冻干血浆(FFP),而且大量置换液可能造成一些副作用(肝炎、过敏反应、AIDS等)。此外血浆制剂的不足也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因素。
1700638073
1700638074 针对免疫性神经疾病最为有效的是应用与病因物质有亲合性的吸附材料进行的免疫吸附法。亲合性吸附材料在无白蛋白及其他有用血浆成分损失的情况下特异性吸附清除免疫关联物质(自身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非常安全,疗效也较高,尤其是以色氨酸(Try)这样的疏水性氨基酸为配位体,结合于聚乙烯乙醇(PVA)凝胶上的亲和性吸附材料Try(IMTR)在清除自身抗体的效能上基本与单纯血浆置换相同。另外,1ml Try-PVA可吸附2ng肿瘤坏死因子(TNF-a),即350ml的IM-TR350吸附筒可清除700ng的TNF-α。
1700638075
[ 上一页 ]  [ :1.70063802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