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698604e+09
1700698604 1)观察未切开关节囊的标本 关节囊内侧附于髋臼边缘,外侧在前面包围整个股骨颈的前面,但在后面只包围股骨颈后面的内侧份,股骨颈的外侧一小部露在囊外,故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和囊外骨折之分。对照肩关节的标本加以比较,可见髋关节囊厚而坚实,关节囊周围有韧带加强,其中以前方的髂股韧带为最强大,其上端附着于髂前下棘,呈“人”字形跨过关节囊前方,向下附于两转子之间线上,另有耻股韧带加强。关节囊后下部比较薄弱,但也有髂股韧带和坐股韧带加强。
1700698605
1700698606 2)观察已切开关节囊的标本 可见髋臼为一较深的窝,股骨头的大部分嵌在髋臼内(与肩关节比较)。髋臼周缘可见一圈颜色较深的纤维软骨环,即髋臼唇。还可见到关节内的股骨头韧带,此韧带连接在股骨头和髋臼之间。通过观察股骨头韧带的情况,思考股骨头韧带的作用。
1700698607
1700698608 3)髋关节的运动 以解剖学姿势站立,并保持下肢直立,做下列运动:屈:下肢向前运动;伸:下肢向后运动;外展:下肢离开正中矢状面;内收:下肢向正中矢状面靠近;旋内:大腿的前面向内侧旋转;旋外:大腿的前面向外侧旋转;环转:上述屈、伸、展和收运动方式的复合运动。
1700698609
1700698610 (2)膝关节 是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关节,由股骨的内、外侧髁,胫骨的内、外侧髁及髌骨构成。
1700698611
1700698612 1)观察未切开关节囊的标本 膝关节除有关节囊包围外,四周还有一些韧带加强,在关节前上方有粗大的肌腱连到髌骨上缘,即股四头肌肌腱。从髌骨下端向下行止于胫骨粗隆的一条坚强韧带称为髌韧带,所以关节囊的前壁为股四头肌肌腱下份、髌骨及髌韧带。两侧有韧带加强,外侧为腓侧副韧带,内侧为胫侧副韧带。观察两条韧带和关节囊的连接特点,胫侧副韧带紧密与关节囊相连,而腓侧副韧带不直接与关节囊相连,为独立的圆索状韧带。
1700698613
1700698614 2)观察已切开关节囊的标本 在股骨和胫骨两骨之间有两个半月形的纤维软骨,分别称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半月板周缘连于关节囊,两端连于胫骨髁间隆起。关节的中央部可见两条连接股骨和胫骨之间的短韧带,它们互相交叉,称为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观察前、后交叉韧带连于胫骨髁间隆起和股骨下端的位置。
1700698615
1700698616 3)膝关节的运动 屈:小腿向后方运动;伸:小腿向前方运动。
1700698617
1700698618 (3)距小腿关节 又称踝关节,取下肢骨标本观察,此关节系由胫骨和腓骨下端构成的上关节面和由距骨滑车面构成的下关节面(注意:此关节面前宽后窄)而成,关节囊较薄,特别是前后部松弛,而两侧有韧带加强。在内侧为内侧韧带,又称三角韧带,在外侧有三个独立的韧带,总称外侧韧带,因薄弱易发生扭伤。请结合骨性标本做如下踝关节的运动:背屈:又称背伸,足向上翘,足与小腿前面小于直角;跖屈:足向下压,足与小腿前面大于直角。
1700698619
1700698620 下肢除上述关节外,在跗骨之间有跗骨间关节,跗骨与跖骨之间有跗跖关节,跖骨与趾骨之间有跖趾关节,趾骨之间有趾骨间关节。此部分内容可观察切开的足关节标本,体会关节的特点。跗横关节的组成和特点,关节面呈横行的“S”字形,横过跗骨中份。跗骨间关节比较复杂,主要可做足内翻和外翻的动作。足底面朝向内侧称为足内翻,足底面朝向外侧为足外翻。
1700698621
1700698622 【实验拓展】
1700698623
1700698624 1.为什么髋关节脱位比肩关节少,且多属后脱位?
1700698625
1700698626 2.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常见于哪一侧?为什么?
1700698627
1700698628 3.如何确定前、后交叉韧带是否断损?
1700698629
1700698630 4.为什么踝关节扭伤多见于外侧且都发生在足跖屈时?
1700698631
1700698632 5.指出下列结构位置:
1700698633
1700698634 ①闭膜管 ②骶棘韧带 ③骶结节韧带 ④耻骨下角 ⑤股骨头韧带 ⑥髋臼横韧带 ⑦前、后交叉韧带 ⑧半月板 ⑨胫、腓侧副韧带 ⑩三角韧带
1700698635
1700698636
1700698637
1700698638
1700698639 人体解剖学实验 [:1700697728]
1700698640 人体解剖学实验 第三章 肌学
1700698641
1700698642 人体解剖学实验 [:1700697729]
1700698643 实验10 头颈肌
1700698644
1700698645 【实验目的】
1700698646
1700698647 1.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1700698648
1700698649 2.熟悉咬肌、颞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位置和作用以及斜角肌间隙。
1700698650
1700698651 3.了解舌骨下肌群的名称、位置等。
1700698652
1700698653 4.掌握重要的肌性标志:咬肌、颞肌、胸锁乳突肌。
[ 上一页 ]  [ :1.70069860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