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31839e+09
1700731839 [方解] 许宏:汗出恶风者,乃中风证也,属桂枝汤主之,今此汗出恶风而反,又复项背强者,乃风盛于表也,此属桂枝汤中加葛根主之。者,如鸟飞伸颈之貌。既项背强,又复者,当无汗,今反汗出恶风者,故知风盛于表也。葛根性平,能祛风邪,解肌表,以此用之为使,而佐桂枝汤之用,以救邪风之盛行于肌表也。
1700731840
1700731841 王晋三:桂枝加葛根汤,治邪从太阳来,才及阳明,即于方中加葛根,先于其所往,以伐阳明之邪。因太阳未罢,故仍用桂枝汤以截其后,但于桂枝芍药各减一两,既不使葛根留滞太阳,又可使桂枝芍药并入阳明,以监其发汗太过,其宣阳益阴之功,可谓周到者矣。
1700731842
1700731843 丹波元简:方氏以降,均以此方为太阳阳明之的方,只张志聪、张锡驹之解为太阳病项背强之主剂,其说似长矣。盖以葛根为阳明之药者,昉乎张洁古,诸家未察耳。仲景用葛根者,取之于其解表生津,痉病亦用葛根,其意可见也。
1700731844
1700731845 [按语] 林亿提出本方应无麻黄,极是。《玉函经》中载本方亦无麻黄,成无己也提出了商榷意见,许宏更直接于方中删去麻黄,在煎法中也删去了麻黄去上沫,这都是正确的,以免再延误下去。
1700731846
1700731847
1700731848
1700731849 许释本方简明扼要。王注仍然因循葛根入阳明之说,未免脱离实际。试问项背强与阳明有何关涉?有些注家避开背强,却大谈颈属阳明,实在牵强之至。临床实践证明,葛根用于项背强有特殊效果,离开实际去侈谈归经,是不恰当的。丹波氏的意见比较允当。
1700731850
1700731851 [本方应用范围] ①肩凝症,落枕。②肩周炎。③脊背痛。④半身麻木。⑤目斜视,复视。⑥颜面神经麻痹。
1700731852
1700731853 [医案选录] 周某,男,45岁。四个月前由感冒引起左肩疼痛,项强,汗出怕风,左上肢发麻,不能高抬,不能持重物。苔薄白,脉浮紧。辨证:风寒侵犯,阻遏络脉。治则:调和营卫,解肌发表,柔润筋脉。以桂枝加葛根汤,加羌活12克、白芷9克、没药9克,十五剂治愈。(录自《经方验》)
1700731854
1700731855 按:肩周炎是常见的比较顽固的疾病,本病由感冒引起,但病程也已四个月,治以本方加味,仅服十五剂即告痊愈,疗效堪称快速,值得一试。
1700731856
1700731857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①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1700731858
1700731859 词解 ①其气上冲:是病人自觉胸中有气上冲。
1700731860
1700731861 [校勘] 《玉函经》、《千金翼方》无“后”字和“方用前法”四字,“得”作“可”。成本同。
1700731862
1700731863 [语译] 太阳病,服用了泻下药以后,病人自觉胸中有逆气上冲,这时仍可用桂枝汤乘其势而发之,服药仍当按照原来的方法。如果没有逆气上冲的感觉,不得再用原方。
1700731864
1700731865 [提要] 太阳病下后,气上冲,为表邪尚未内陷。
1700731866
1700731867 [浅释] 太阳表证,误用下法治疗,最易导致表邪内陷而发生变证。今误下以后,病人自觉逆气上冲,这是正气犹能与欲陷之邪抗争的标志,因知邪仍在表,所以仍当用桂枝汤助正气以祛邪于表。假使气不上冲,则是正不胜邪而邪陷于里,桂枝不再适用,故曰“不得与之”,而应根据辨证决定救误方法。
1700731868
1700731869 [选注]成无己:太阳病属表,而反下之,则虚其里,邪欲乘虚传里,若气上冲者,里不受邪,而气逆上与邪争也,则邪仍在表,故当复与桂枝汤解外。其气不上冲者,里虚不能与邪争,邪气已传里也,故不可更与桂枝汤攻表。
1700731870
1700731871 陈修园:桂枝汤为肌腠之主方,邪在肌腠,既可于汗出等正面看出,亦可于误治后反面勘出。太阳病误下之后,则太阳之气当从肌腠而下陷矣,若不下陷,而其气竟上冲者,是不因下而内陷,仍在于肌腠之间,可与桂枝汤方,用前啜稀粥,温覆微取汗法,从肌腠外出而愈矣。若不上冲者,邪已内陷,不在肌腠之中,桂枝不可与之。
1700731872
1700731873 喻嘉言:误下而阳邪下陷,然无他变,但仍上冲阳位,则可从表里两解之法,故以桂枝汤加于前所误用下药之内,则表邪外出,里邪内出,即用桂枝大黄汤之互词也。若不上冲,则表里两解之法漫无取义,其不可与明矣。
1700731874
1700731875 柯韵伯:气上冲者,阳气有余也。故外虽不解,亦不内陷,仍与桂枝汤汗之,上冲者因而外解矣。用前法是啜稀热粥法,与后文依前法、如前法同。若谓汤中加下药,大谬。
1700731876
1700731877 钱天来:今以下之,而但其气上冲,未生他变,已属幸免,宁可再用从前下药,使一误再误耶!恐有识者必不以为然也。
1700731878
1700731879 [按语] 本条主要精神有两点:一是下后气上冲,是表邪未陷的辨证根据;二是服桂枝汤必须遵照啜粥温覆的方法。成、陈、柯诸氏的注释都很恰当。惟喻氏因袭方氏之讹误,把“用前法”解释为用桂枝汤加于以前下药之内,于理不合,柯氏、钱氏的批判十分中肯。
1700731880
1700731881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①,仍不解者,此为坏病②,桂枝不中与③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④,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⑤此,勿令误也。(16)
1700731882
1700731883 词解 ①温针:针灸的一种方法,用针针于一定穴内,以艾裹针体而蒸烧之,以冀发汗。
1700731884
1700731885 ②坏病:因治疗错误致病情发生恶化,证候变乱,而不能称其名者。
1700731886
1700731887 ③不中与:就是不中用的意思。
1700731888
[ 上一页 ]  [ :1.70073183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