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45556
1700745557
[语译] 腹泻,不想进食,因为里有宿食的缘故,应当治以下法,宜用大承气汤。
1700745558
1700745559
[提要] 因宿食而致腹泻的辨治。
1700745560
1700745561
[浅释] 宿食阻滞,一般应是大便秘结,今却发生下利,当亦属于热结旁流。由于宿食内停,胃气必滞而不和,所以不欲进食,因而即以不欲食,作为宿食的诊断依据。既然是宿食在内,自然不可见泻止泻,而宜通因通用,用大承气汤下其宿食,宿食去则腹泻自止。但本条叙证简略,还应参考有无腹部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利下臭秽等证,才够全面。
1700745562
1700745563
[选注] 程郊倩:伤食恶食,故不欲食,与不能食者自别。下利有此,更无别样虚证,知非三阴之下利,而宿食之下利也。
1700745564
1700745565
张隐庵:夫胃为水谷之海,大肠为传导之官,食已而便,便已而食,今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在胃中故也,亦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1700745566
1700745567
《金鉴》:初下利,不欲食者,是伤食恶食,故不欲食也。若久下利,不欲食者,是伤脾,食后饱胀不欲食也。今初下利,即不欲食,故知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无疑也。
1700745568
1700745569
[按语] 程氏由可下之实,推论到不可下之虚,提出“下利有此,更无别样虚证”,堪称要领之言,对辨证最有帮助。张氏从胃与大肠的生理功能,说明下利不欲食为宿食的病机;《金鉴》从下利的新久,说明不欲食有宿食与脾伤的不同,也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700745570
1700745571
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181)
1700745572
1700745573
[校勘] 成本“下利差”作“下利差后”,无“时”字。
1700745574
1700745575
[语译] 腹泻愈后,到来年复发,仍是原先的月份日期和时间,是因为病根未尽的缘故,治当攻下,宜用大承气汤。
1700745576
1700745577
[提要] 复发性下利的病机和治法。
1700745578
1700745579
[浅释] 下利已愈,有至来年同一时令季节日期和时间而复发的,乃因病根未拔,余邪未尽,至次年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下利复发。治疗这样的下利,必须逐其余邪,所以用大承气汤攻下。但是也必须注意没有其他虚证的,方可使用下法。
1700745580
1700745581
[选注] 成无己: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秋则肺先受之。假令春时受病,气必伤肝,治之难(《医统》本作“虽”)愈,邪有不尽者,至春时元受月日,内外相感,邪必复动而痛(《医统》本作“病”)也。下利为肠胃疾,宿积不尽,故当下去之。
1700745582
1700745583
方中行:其,期也,谓周其一年之月日期也。
1700745584
1700745585
张隐庵:人气随四时之生长收藏,出入于经络脏腑,一岁之中,外内环转;如邪留于经脉,至其年月日,正气复行至伏邪之处,邪正相遇,而下利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亦宜大承气汤下之,上承经脉之邪,下从肠胃而出。
1700745586
1700745587
程郊倩:下利差后,而余邪栖于肠胃回折处者未尽,是为伏邪。凡得其候而伏者,仍应其候而伸,下则搜而尽之矣。
1700745588
1700745589
唐容川:飱泄洞泻,无至期复发之证。惟痢证有去年泻痢,今年复发者,乃湿热未尽,至来年长夏感湿热之气,内外合邪,故期而复发。
1700745590
1700745591
吴鞠通:休息痢者,或作或止,止而复作,故名休息,古称难治。所以然者,正气尚旺之人,即受暑湿水谷血食之邪太重,必日数十行,而为胀为痛,为里急后重等证,必不或作或辍也。其成休息证者,大抵有二,皆以正虚之故。一则正虚留邪在络,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而见积滞腹痛之实证者,可遵仲景,凡病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当下之例,而用少少温下法,兼通络脉,以去其隐伏之邪,或丸药缓攻,俟积尽而即补之,或攻补兼施,中下并治,此虚中之实证也。一则纯然虚证,以痢久滑泄太过,下焦阴阳两伤,气结似乎癥瘕,而实非癥瘕,舍温补其何从!
1700745592
1700745593
[按语] 关于本条下利,何以至次年月日时复发?成注据时令与五脏的关系,提出内外相感,邪必复动而病,有一定理致。张注认为是正气复行至伏邪之处,邪正相遇,而下利复发;程注提出“凡得其候而伏者,仍应其候而伸”,也有一定理由。但都没有明确下利是泄泻,还是痢疾,唐氏认为本条下利是指痢疾,不是泄泻,理由是泄泻无至期复发之证。吴氏认为下利至期复发,即休息痢,并补充出“丸药缓攻,俟积尽而即补之”与“攻补兼施”等方法,确能羽翼仲景。然而从临床来看,周期性发作的泄泻,也不是绝对没有,唐氏之说应当活看。
1700745594
1700745595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大柴胡汤。(182)
1700745596
1700745597
[校勘] 成本无“大柴胡”三字。
1700745598
1700745599
[语译] 病腹部胀满疼痛的,这是因为里有实邪阻滞,应当治以攻下,宜用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
1700745600
1700745601
[提要] 里实腹满痛,治宜攻下。
1700745602
1700745603
[浅释] 腹满疼痛,为阳明燥屎阻结的主证之一,所以治宜大承气汤攻下;如果兼有少阳见证,可用大柴胡汤。然而腹满疼痛也有因虚寒所致,那就决非攻下所宜。因此,临床还须参考其证候,腹满的程度怎样,疼痛是拒按,抑是喜按等,综合分析,确实属于实证,方可使用攻下。切不可仅据一个症状就下结论。
1700745604
1700745605
[选注] 成无己:《金匮要略》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可下之。”腹中满痛者,里气壅实也,故可下之。
[
上一页 ]
[ :1.7007455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