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5349e+09
1700753490
1700753491 锡类散(吹喉)(《金匮翼》)
1700753492
1700753493 象牙屑三分(焙) 珍珠三分(制) 青黛三分(飞) 冰片三厘 壁钱二十个(泥壁上者) 牛黄五厘 焙指甲五厘
1700753494
1700753495 共研细末,密装瓷瓶内,勿使泄气,每用少许,吹于患处。
1700753496
1700753497
1700753498 【方论】 本证乃热毒壅滞气分所致,故宜清气透热,使热毒有内清外达之机。清心凉膈散方乃余师愚于凉膈散方中去大黄、芒硝,加桔梗、生石膏组成。方中黄芩、生栀子、生石膏寒凉清热,功专清解气分热毒。生石膏又有解肌达热出表之功。连翘、竹叶能清里热,配少许薄荷,又轻清宣透,使气热有外达之机。桔梗配生甘草,泄火利咽喉而止咽痛。本方诸药相配,共奏清透气分热毒之功。气分热毒一解,则痧退而咽喉之肿亦消。
1700753499
1700753500 根据我们的经验:临床治疗本证时,宜于清心凉膈散中,选加银花三钱、地丁三钱、紫草三钱、丹皮三钱、赤芍三钱、生地三钱、鲜芦茅根各一两,以增强其清热解毒,凉营行瘀,养阴生津之功。
1700753501
1700753502 锡类散有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之功,以之吹喉,则有助于消除咽喉之红肿腐烂。
1700753503
1700753504 【文献选录】
1700753505
1700753506 ①“凉膈散……连翘、生栀子、黄芩、薄荷、桔梗、生甘草、生石膏、竹叶,此上、中二焦泻火药也。‘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升散于上。古方用大黄、芒硝推荡其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予忆疫疹乃无形之毒,投以硝、黄之猛烈,必致内溃。予以石膏易去硝、黄,使热降清升,而疹自透,亦上行下行之意也。”(《疫疹一得》)
1700753507
1700753508 ②“清心凉膈散,一名桔梗汤,即凉膈散去硝、黄,加桔梗。余氏又加生石膏,为治疫疹初起之良剂。”(《温热经纬·余师愚疫病篇》)
1700753509
1700753510
1700753511 【按语】 ①余师愚所称之“疫疹”,包括痧。因其发疹之病,具有传染性,故以“疫疹”名之,余氏治以凉膈散为主方。因其证乃“无形之毒”,故去硝、黄之猛烈,防其伤正,而加生石膏,以清气分大热,使热毒得解,气机升降复原,气血畅通,而疹透病解。
1700753512
1700753513 ②余氏所用凉膈散加减方,未定方名,故后世从王世雄所论,名之为“余氏清心凉膈散”。
1700753514
1700753515
1700753516 【验案】 例一:烂喉痧
1700753517
1700753518 宗某男 25岁 1936年3月26日初诊
1700753519
1700753520
1700753521 发热2~3天,今晨面部、胸腹、四肢皮肤斑疹红晕,咽痛喉肿,扁桃体肿大,化脓有白腐,今日体温39.5℃,口周围苍白,舌红尖部起刺,状似杨梅,根部黄厚,质绛且干,自觉头晕心烦急躁,不能入睡,唇焦破裂流血,大便二日未行,小便赤短深红。此温邪蕴热,气营两燔,烂喉痧重证。姑以凉营透斑,清气泄热,防其逆传昏厥或高热,忌食荤腥甜黏油重之品。
1700753522
1700753523 连翘15克 忍冬花30克 紫草9克 生石膏24克 知母9克 元参45克 生草三钱 地丁9克 花粉9克 僵蚕9克 杏仁9克 鲜茅芦根各45克 香犀角0.6克(冲) 二剂
1700753524
1700753525 二诊 1936年3月28日
1700753526
1700753527
1700753528
1700753529 药后胸腹四肢皮肤痧已透,神志清楚,身热渐减,体温38℃,咽痛喉肿皆减,扁桃体肿见轻,仍有白腐,舌绛起刺,状如杨梅,根部黄厚,两日来,夜寐尚安,心烦也减,唇仍焦破,大便已通不多,小便短红,烂喉痧重证,热毒壅滞,窜扰营分,今日已见转机,再以清透热毒,凉营育阴,病势虽见好转,然毒热甚重,防其逆传。
1700753530
1700753531 蝉衣4.5克 生石膏24克 元参45克 山栀6克 连翘30克 银花30克 丹皮9克 黄芩9克 竹叶6克 鲜茅芦根各45克 香犀角0.3克(冲) 二剂
1700753532
1700753533 三诊 1936年3月31日
1700753534
1700753535
1700753536 身热渐退,神志也清,体温37.4℃,皮肤痧已透齐,咽痛止而喉肿也退,大便每日一次,小便黄少,心烦已除,夜寐甚安,舌苔渐化,肥刺已退,唇仍色深紫,病势已减,余热未清,再以甘寒育阴,凉营解毒。病已向愈,防其反复,饮食寒暖诸应适宜。
1700753537
1700753538 细生地30克 肥知母9克 淡竹叶3克 连翘24克 银花24克 丹皮9克 元参30克 赤芍9克北沙参30克 冬瓜皮30克 三剂
1700753539
[ 上一页 ]  [ :1.700753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