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58765e+09
1700758765
1700758766 病机:温病热入营分,气营不足,阴分又热,故身热不口渴,心烦躁扰,舌红绛而形瘦薄,脉细小弦数,小溲赤少,夜间热重。
1700758767
1700758768 治法:气营两清,兼顾阴分。
1700758769
1700758770 参考处方:沙参15克 知母10克 石膏10克(先煎) 细生地18克 白芍15克 玉竹10克 麦门冬10克 又,西洋参粉3克 睡前冲服
1700758771
1700758772 营分3:气分之邪未尽,营分之热已起。
1700758773
1700758774 舌形:偏瘦。
1700758775
1700758776 舌苔:已渐无苔,目前尚有白黄薄苔。
1700758777
1700758778 舌面:干。
1700758779
1700758780 舌质:光绛。
1700758781
1700758782 病机:本病属气分之热未尽,营分之热又起,口干渴已减,身热夜甚,脉象已转细弦数,舌形已渐变瘦。
1700758783
1700758784 治法:清气热兼顾其营。
1700758785
1700758786 参考处方:竹叶3克 生石膏15克(先煎) 连翘10克 银花10克 鲜茅芦根各20克 细生地15克 玄参15克 麦门冬10克
1700758787
1700758788 营分4:痰热蕴郁,将有内闭心包之势。
1700758789
1700758790 舌形:偏瘦。
1700758791
1700758792 舌苔:黄腻或黄腻垢厚。
1700758793
1700758794 舌面:津偏多。
1700758795
1700758796 舌质:绛。
1700758797
1700758798 病机:温邪日久,痰热蕴郁,灼液成痰,势将蒙闭心包,故身灼热,痰盛气粗,神昏不重,时或谵语,脉象弦滑而数或沉弦细滑数。
1700758799
1700758800 治法:清心豁痰,凉营开窍。
1700758801
1700758802 参考处方:前胡6克 僵蚕10克 蝉衣6克 片姜黄6克 连翘10克 银花10克 赤芍10克 丹皮10克 黛蛤散10克(布包) 鲜茅根20克 又,安宫牛黄散1.5克,分两次冲服(或1丸分两次化服)。
1700758803
1700758804 营分5:温邪化热入里,津液损耗,胃肠实热积滞,互阻不通。
1700758805
1700758806 舌形:偏瘦,中裂。
1700758807
1700758808 舌苔:老黄或根黄厚。
1700758809
1700758810 舌面:干,糙老,焦。
1700758811
1700758812 舌质:绛。
1700758813
1700758814 病机:温邪化热入里,津液损耗,胃肠实热积滞,互阻不通,邪已深入营分,津液大伤,滞热不清。脉象弦滑而数,沉取略感细弱无力。
[ 上一页 ]  [ :1.7007587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