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7379e+09
1700773790
1700773791 若虽老年而气虚不甚者,用升和益气即可,切不可用涩药。因固涩最易留邪,苟有余邪,或积滞不化,皆非所宜。古人说:“痢无补法”,就是恐留邪于中,所以必须脉、舌、色、症合参,确是极度虚弱,方可议补涩之品,否则不可进补药。
1700773792
1700773793 便秘(六法)
1700773794
1700773795 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都称为便秘。便秘的原因很多,有属实属火者;也有属虚属寒者;又有气滞血燥而致者。治病必究其源,不可一概以大黄、牵牛、巴豆之类下之。
1700773796
1700773797 (一)泄热通便,以祛腑实
1700773798
1700773799 进食辛辣,恣饮酒浆,肠胃燥热,津液不能分布,大便失润而成燥结,面赤口燥,唇干渴饮,喜冷恶热,舌苔黄厚,脉多滑数有力。宜泄其有余,苦折其热。
1700773800
1700773801 竹叶3克 瓜蒌30克 薄荷3克(后下) 栀子10克 黄芩10克 枳实6克 生大黄粉1.5克(冲) 元明粉3克(冲)
1700773802
1700773803 加减法:
1700773804
1700773805 若见口干渴饮,有汗烦热者,方中加生石膏15克(先煎)、知母10克、花粉10克。
1700773806
1700773807 如体质薄弱者,可减生大黄及元明粉,加焦三仙30克即可。
1700773808
1700773809 若舌苔滑润者,攻下药不可急用,去硝、黄,加苏叶、梗各6克、蝉衣6克。
1700773810
1700773811 (二)疏调气机,以通其便
1700773812
1700773813 气秘由于气分郁结不畅而生,气结不通则津液不布,大便秘结,心胸痞满,胁肋作胀,噫气不舒,舌苔白腻,脉象多沉。用疏调气机方法。
1700773814
1700773815 苏梗10克 杏仁10克 瓜蒌皮15克 枳壳10克 炙杷叶15克 郁金6克 青、陈皮各6克 旋覆花10克(包)
1700773816
1700773817 加减法:
1700773818
1700773819 若气分结滞特甚,可加木香6克、沉香1克、香附10克。
1700773820
1700773821 若体质偏弱而气滞又甚者,可于方中加白檀香3克、紫降香5克、蔻仁2克。
1700773822
1700773823 如体弱气虚者,不可进破气散结之品,可用橘叶3克、绿萼梅6克、代代花6克。
1700773824
1700773825 病人体质过虚而又气分郁结时,可于补正之中加砂仁1~2克即可。破气之品不可过多,防伤正气。
1700773826
1700773827 (三)养血育阴,润燥通幽
1700773828
1700773829 阴血不足,肠道失于濡养,大便干结,状如羊屎,心烦多梦,小溲黄少,舌红口干,脉弦细。用养血润便方法。
1700773830
1700773831 生、熟地各10克 当归10克 赤、白芍各10克 菟丝子10克 黑木耳10克 黑芝麻10克 阿胶珠10克 桑寄生16克 肉苁蓉12克
1700773832
1700773833 加减法:
1700773834
1700773835 若病人湿邪较重,气机不畅,可于方中加疏风化湿之品,防其湿阻而膈间不畅。
1700773836
1700773837 若血虚而肝热又起,先以泄其虚热为主,可用苦泄折热之剂1~2剂,俟热除,再行养血育阴。
1700773838
1700773839 若血虚燥热明显,可加油润之药,如桃仁、杏仁、郁李仁、松子仁之类。
[ 上一页 ]  [ :1.7007737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