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74142e+09
1700774142 水疝实证,脉沉滑有力。可用行气逐水方法,以退囊肿而拈痛。
1700774143
1700774144 川楝子10克 炒小茴香6克 海藻15克 黑、白丑末各1克(冲)
1700774145
1700774146 加减法:
1700774147
1700774148 若药后水肿见轻,可去黑、白丑,酌加通阳气而利三焦之品,如苏叶6克、桂枝6克、生姜皮3克、冬瓜皮15克。
1700774149
1700774150 (六)补中举陷,以退狐疝
1700774151
1700774152 疝病气虚,行动站立则发作,偏坠沉重,卧则缩回少腹。古称“狐疝”,可用补中举陷方法。
1700774153
1700774154 黄芪15克 党参15克 升麻6克 柴胡10克 陈皮6克 炒小茴香6克 白术10克 当归10克 橘核10克 荔枝核10克
1700774155
1700774156 加减法:
1700774157
1700774158 若中气过虚,阳气不足时,加肉桂6克、附子6克,并可加人参粉3~10克(分冲)。
1700774159
1700774160 外治法:可用“丁”字托垫,或加外用洗药、敷药。
1700774161
1700774162 (七)温肝理气,以缓疝痛
1700774163
1700774164 气疝因气滞而引发,以气窜为主者,治当温肝理气,以退其疝,可用天台乌药散之类。
1700774165
1700774166 旋覆花10克(包) 炒小茴香3克 橘核10克 青皮6克 川楝子10克(同巴豆炒过,去巴豆) 沉香末1克(冲)
1700774167
1700774168 加减法:
1700774169
1700774170 若因气郁或暴怒而疝气发作,可加苏叶、梗各10克、杏仁10克,以宣肺气而畅三焦。
1700774171
1700774172 若有郁热时,可用苦寒泄热,疏理气机的药物,配合外用熨敷。
1700774173
1700774174 附:奔豚气(二法)
1700774175
1700774176 奔豚气是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中及咽部,如猪之奔,来势甚猛,甚则至厥。病虽似重,但纯属自觉症状,并无器质性病变,相当于现代医学之神经官能症。临床常见的有两种类型,治疗法则如下。
1700774177
1700774178 (一)苦泄折热,降逆定冲
1700774179
1700774180 惊恐之后,肝郁蕴热,气机横逆,甚则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形体瘦弱,面色干黑,心烦急躁,溲赤便干,甚则夜梦惊急,脉多弦细滑数。可用泄肝热、降气逆方法,仿奔豚汤意。
1700774181
1700774182 生桑皮15克 白芍15克 生草6克 半夏12克 黄芩10克 葛根10克 川楝子10克 代赭石10克
1700774183
1700774184 加减法:
1700774185
1700774186 若大便干结,舌苔黄厚质红者,可加龙胆草3克、瓜蒌20克、片姜黄6克。
1700774187
1700774188 若血虚体弱者,可加养血药物。也可用甘草20克、大枣20枚、浮小麦30克煎汤送逍遥丸6克。亦可用四物汤、二至丸合方化裁。
1700774189
1700774190 (二)温阳散寒,降逆定冲
1700774191
[ 上一页 ]  [ :1.70077414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