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74400
另用金钱草30克煎汤代茶,随时饮之。
1700774401
1700774402
加减法:
1700774403
1700774404
湿热互阻下焦,除药物治病外,更主要的是在生活上加以节制,以解除产生湿热的原因。当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控制饮食,一定忌辛辣、酒;二是锻炼身体,以使气血通畅,代谢旺盛,砂石自行排出。
1700774405
1700774406
(二)疏理气机,以通水道
1700774407
1700774408
气淋因气滞而生者,多见少腹满痛,小便艰涩难下,且溺有余沥,六脉弦实。用疏理气机方法,以畅其水道。
1700774409
1700774410
沉香1克(研冲) 石韦30克 滑石10克 瞿麦8克 冬葵子30克 当归10克 通草12克
1700774411
1700774412
加减法:
1700774413
1700774414
若肺气不宣,胸闷脘胀者,加苏叶3克、杏仁10克、荷梗15克、郁金6克。
1700774415
1700774416
若气分郁滞较重时,可加白檀香3克、紫降香5克。
1700774417
1700774418
若有血分瘀滞,可酌加活血通络之品,如蟋蟀两对研细冲入。
1700774419
1700774420
(三)培补中气,以畅水道
1700774421
1700774422
气淋属虚者,多小溲淋沥,少腹隐隐坠胀,甚则脱肛气坠,一身乏力,大便溏薄,食纳不甘,苔白润滑,脉多沉濡力弱。用益气补中方法以畅水道。此类淋病,往往有遇劳即发者,称为劳淋,其治仍同此法。
1700774423
1700774424
黄芪15克 党参9克 白术10克 陈皮6克 当归9克 升麻6克 防风3克
1700774425
1700774426
加减法:
1700774427
1700774428
若肺气不足,中阳又虚,可加重方中参、芪之剂量,以补益脾肺之气。
1700774429
1700774430
若兼有气郁者,方中可加苏梗6克、杏仁10克、郁金6克、香附10克。
1700774431
1700774432
若因升降失和,方中加旋覆花6克(包)、代赭石15克。
1700774433
1700774434
若劳淋气虚阳衰,肾气不固者,可于方中加鹿茸粉1克(冲)、海马粉3克(冲),甚则可加附子3克、肉桂3克。
1700774435
1700774436
(四)清湿热,凉血分,以止溲红
1700774437
1700774438
血淋是由湿热蕴于血分,下迫州都之官而致,症见溺中带血,血色红紫,尿道热痛,舌红苔腻且黄,脉数有力。法当清湿热,凉血分,仿导赤散意。
1700774439
1700774440
细生地15克 杏仁10克 木通3克 竹叶6克 生甘草10克 炒槐花10克 白头翁12克
1700774441
1700774442
加减法:
1700774443
1700774444
若因外感,荣卫不和,兼头痛恶风,周身酸痛者,可加苏叶6克、荆穗炭10克,以和血调气疏表。
1700774445
1700774446
若血热郁结较重,大便色黑或干结时,可加大黄3克,或大黄粉0.5~1克(冲服)。
1700774447
1700774448
(五)育阴清热,和血止红
1700774449
[
上一页 ]
[ :1.700774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