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75325
若血虚阴分不足时,可加和阴凉血之品,如白头翁10克、炒地榆10克、炒槐米10克、鬼箭羽10克。
1700775326
1700775327
(七)清化痰浊,以缓头痛
1700775328
1700775329
痰湿头痛,多由嗜酒食肥而起,体丰痰盛,头痛沉重,周身酸懒,恶心欲呕,舌苔白腻,脉象濡滑。痰湿蒙蔽清阳,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化痰湿为治。
1700775330
1700775331
半夏10克 胆南星10克 天竺黄10克 钩藤12克(后下) 陈皮6克 夏枯草10克 黄芩10克
1700775332
1700775333
加减法:
1700775334
1700775335
若痰热化火,脉象滑数时,当以苦泄为主,加黄芩至12克、马尾连10克、竹茹10克。
1700775336
1700775337
若有食滞中阻时,可加消导之品,如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10克。
1700775338
1700775339
(八)益其气以升清阳,补中焦而求缓痛
1700775340
1700775341
气虚头痛,朝重夕轻,自觉头内空痛,休息后减轻,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动则气促,过劳尤甚。用补中益气方法。
1700775342
1700775343
党参10克 黄芪15克 白术10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 当归10克 炙草3克
1700775344
1700775345
加减法:
1700775346
1700775347
若属气虚较重时,方中重用参、芪,并可加鹿角胶10克、鹿茸粉1克(冲)、桂心粉3克(冲)。
1700775348
1700775349
如下元不足时,加用填补之品,如补骨脂10克、桑寄生15克、芡实米20克、黑桑椹10克、川续断10克。
1700775350
1700775351
(九)活血通络,祛瘀缓痛
1700775352
1700775353
脑震荡后遗症,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瘀血头痛,痛有定处,夜间加重,面色黑浊,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多沉涩。可用本方治之。
1700775354
1700775355
川芎30克 赤芍12克 桃、杏仁各10克 生地15克 柴胡12克 红花3克 土鳖虫3克 熟地15克
1700775356
1700775357
加减法:
1700775358
1700775359
若舌苔厚腻时,加焦三仙、鸡内金之类以祛胃肠之滞。
1700775360
1700775361
若痰火郁热较重时,加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黄芩10克、礞石10克、大黄3克。
1700775362
1700775363
(十)活血逐瘀,疏风清热,以缓头痛
1700775364
1700775365
治疗顽固性头痛,如三叉神经痛之类,可用本法,方中重用川芎以活血疏风,并有止痛功能。
1700775366
1700775367
川芎40克 白芷3克 黄芩6克 炒地榆10克
1700775368
1700775369
加减法:
1700775370
1700775371
若血虚肝旺时,可减川芎之量,加当归10克、生地10克、白芍15克。
1700775372
1700775373
若属肝阴不足,肝火偏旺时,可合入丹栀逍遥散,甚则加白头翁10克、炒槐米10克、牛膝6克。
1700775374
[
上一页 ]
[ :1.7007753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