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7566e+09
1700775660
1700775661 若气虚较重者,可加重益气药的量,党参20克、黄芪30克、桂圆肉30克。
1700775662
1700775663 若血虚又兼心阴不足时,加入养血育阴之品,如旱莲草10克、炙女贞10克、桑寄生15克、料豆衣15克。
1700775664
1700775665 若消化不良,舌苔黄厚者,加焦麦芽10克、香稻芽10克、鸡内金10克、焦山楂10克。
1700775666
1700775667 (二)滋肾阴,抑虚火,泻南补北
1700775668
1700775669 阴虚火旺,肾虚水不制火,真阴不升,心火上亢,不能安寐,头胀眩晕,耳鸣心烦,口干津少,或有梦遗,舌红脉细数。可用泻南补北法。
1700775670
1700775671 阿胶珠12克 川黄连1.5克(研冲) 白芍20克 黄芩10克 合欢皮10克 沙参12克 麦门冬12克 生鸡子黄2个(搅匀冲)
1700775672
1700775673 加减法:
1700775674
1700775675 若大便干结时,加知母10克、白芍加至30~40克、生地榆10克、生槐米10克。
1700775676
1700775677 若大便干燥并带有鲜血时,加瓜蒌30克、杏仁10克、桃仁10克、郁李仁10克。
1700775678
1700775679 若属血虚者,加当归10克、生地20克、熟地20克、川芎10克、旱莲草10克、女贞子10克。
1700775680
1700775681 若虚热上扰时,加生龙、牡各10克(先煎)、生石决明20克(先煎)。
1700775682
1700775683 (三)泄胆宁神,其寐自安
1700775684
1700775685 胆热上扰,则心烦梦多,阵阵急躁,夜寐不宁,动则惊醒,脉象弦数,左关尤甚。泄其胆火,其寐自安。
1700775686
1700775687 竹茹10克 半夏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2克 甘草10克 枳实3克 珍珠母30克(先煎)
1700775688
1700775689 加减法:
1700775690
1700775691 若舌红起刺,心火上炎时,加马尾连10克、黄芩6克。
1700775692
1700775693 若舌苔黄厚者,此夹胃肠滞热,当以清化通腑方法,方中加川军炭3克,或加焦麦芽10克、焦山楂10克、焦稻芽10克、神曲12克、鸡内金10克。
1700775694
1700775695 (四)化痰降逆,和胃安寐
1700775696
1700775697 痰湿壅遏,胃气不降,胸中满闷,寐不得安,苔白腻厚,脉象濡滑且数,用化痰降逆和胃方法。
1700775698
1700775699 北秫米60克 半夏12克 炙草10克 陈皮10克 合欢花10克
1700775700
1700775701 加减法:
1700775702
1700775703 若痰湿化火,舌黄垢腻时,加黄芩10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冬瓜子10克。
1700775704
1700775705 若属肝经郁热夹痰者,方中加蝉衣6克、僵蚕10克、蛇胆陈皮2管或0.6克(冲)。
1700775706
1700775707 若湿重而气分不足时,加香砂六君子丸,或橘红10克、苍术10克、茯苓20克。
1700775708
1700775709 (五)疏导化滞,肃降安神
[ 上一页 ]  [ :1.7007756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