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775725
党参6克 沙参12克 菖蒲10克 远志10克 生龙骨20克(先煎) 生牡蛎10克(先煎) 珍珠粉0.5克 睡前服。
1700775726
1700775727
加减法:
1700775728
1700775729
若舌红口干时,加沙参10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6克。
1700775730
1700775731
若属阳气不足,服上方效而不巩固,可于方中加桂圆肉60克(另煎,兑)、黄芪30克、桂心0.5克。
1700775732
1700775733
(七)养血行瘀,宁神定志
1700775734
1700775735
病后体弱,血分瘀阻,形体削瘦,面色萎黄,夜不安寐,舌淡有瘀斑,脉细弱。用本法治之。
1700775736
1700775737
琥珀粉1克(冲) 玳瑁10克(先煎) 当归10克 川芎6克 白芍15克 地黄15克 黄芪20克 白术10克 太阴元精石3克(研、冲)
1700775738
1700775739
加减法:
1700775740
1700775741
若气分过虚,可于方中加人参粉3克。
1700775742
1700775743
若虚热化火,舌红口干时,加五味子6克、炒地榆10克、炒槐米10克、焦三仙各6克。
1700775744
1700775745
若舌苔垢厚时,可于方中加焦三仙各10克、鸡内金15克。
1700775746
1700775747
胸胁痛(六法)
1700775748
1700775749
胸胁痛,是指胸部、胁肋间疼痛的疾病。胸居阳位,内藏心肺,若胸阳受病,气机不畅,可以发生胸痛(包括《金匮要略》中所说的“胸痹证”),肝胆疾患可以导致胁痛。兹将胸痛、胁痛分述如下。
1700775750
1700775751
胸痛
1700775752
1700775753
(一)通阳化湿,辛香通络,以缓胸痛
1700775754
1700775755
素体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寒内盛,气机失于通畅,胸中痹结,胸背作痛,短气咳唾,呼吸不畅,舌苔白润,脉象沉迟。用通阳化湿,辛香通络方法,如瓜蒌薤白白酒汤。
1700775756
1700775757
瓜蒌20克 薤白头10克 白酒2~3滴(冲入药内) 旋覆花10克(包) 苏梗10克
1700775758
1700775759
(二)活血通络,以缓胸痛
1700775760
1700775761
心络受阻,血行瘀滞,气机不畅,不通则痛,发为胸痹。治用活血通络法以宣其痹。
1700775762
1700775763
柴胡6克 花粉10克 当归尾6克 炒山甲10克 桃仁6克 大黄粉1克(冲) 片姜黄6克 杏仁10克
1700775764
1700775765
(三)宽胸阳以畅气机,和血脉而缓胸痛
1700775766
1700775767
胸痹时发时止,为日已久,胸阳不通,络脉不和,治当宽胸通络。但临床用药,必须根据胸阳不通的机制而针对病因解决,不可一见胸阳不通就专用辛通之品。凡辛必散,过用辛通,则易伤心阴,与病无益,往往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1700775768
1700775769
旋覆花10克(包) 瓜蒌20克 薤白头12克 半夏12克 郁金6克 红花3克 代代花6克 白檀香2克
1700775770
1700775771
加减法:
1700775772
1700775773
若因肝郁气结而发者,当加入调肝缓痛药物,如柴胡10克、香附10克、木香6克、桔梗6克、枳壳6克。
1700775774
[
上一页 ]
[ :1.7007757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