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7581e+09
1700775810
1700775811 郁证(十一法)
1700775812
1700775813 郁证是指情志抑郁不畅而引起的疾病。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这就说明怫郁是诸病之始,郁不除,气血不能冲和,疾病乃生。朱氏提出了六郁化火,影响脏腑经络,可以出现很多不同证候的观点。笔者认为:郁乃万病之始,郁不解,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畅,必然生病。有郁就应调顺,但如何调顺,应当仔细研究。不是说,凡郁皆当理气,皆当辛散,皆当活瘀,皆当芳化,必须看清郁之本质,然后根据情况,分别论治。
1700775814
1700775815 (一)疏调气机,以畅胸阳
1700775816
1700775817 忧思喜怒,肝气郁结,胸阳不展,胸胁满闷,气滞不伸,口淡无味,舌苔白腻,脉象弦劲。用疏调气机,以畅胸阳方法。
1700775818
1700775819 苏梗10克 杏仁10克 半夏10克 厚朴6克 茯苓10克 郁金6克 旋覆花10克(包)
1700775820
1700775821 加减法:
1700775822
1700775823 若属血虚肝郁者,可考虑以养血为基础,按逍遥散方加减。
1700775824
1700775825 若属寒湿阻遏者,当从温化祛湿入手,不可单纯用疏气药。
1700775826
1700775827 若舌苔黄厚时,于方中加焦三仙各10克,或保和丸18克(包煎)。
1700775828
1700775829 (二)活血化血,通络缓痛
1700775830
1700775831 病久深入血分,络脉瘀阻不畅,胁痛日久,痛有定处,舌红口干,脉象沉涩。必当活血通络方法。
1700775832
1700775833 旋覆花10克(包) 当归须6克 桃仁6克 郁金6克 泽兰叶10克 桑枝20克 白檀香2克 紫降香3克
1700775834
1700775835 加减法:
1700775836
1700775837 久痛入络,用活血定痛,乃一般常法。若血虚时,当以养血为主,既养血又化瘀。
1700775838
1700775839 若胃肠功能欠佳时,少佐消导之品,以增强消化能力,俟气血通调,郁自开矣。
1700775840
1700775841 古人每用虫类药活血通络,效果甚好,以其破血搜剔血积也。
1700775842
1700775843 (三)理气机以开其郁,化痰湿而畅胸阳
1700775844
1700775845 痰湿郁阻不化,胸阳不得舒展,胸脘痞满,咳嗽痰多,痰白而黏,周身酸沉,舌苔白腻,两脉濡滑略沉。根据治湿当畅气机,化痰必须平胃的原则,拟以理气和胃法:
1700775846
1700775847 苍术6克 苏梗、子各6克 川朴6克 陈皮6克 半夏12克 茯苓10克 远志10克 杏仁10克
1700775848
1700775849 加减法:
1700775850
1700775851 痰湿郁闭,以湿邪偏盛者,可酌用温药和之;以痰盛者就当化痰为主;若属郁结为主,必当开其郁结,则痰湿皆祛。
1700775852
1700775853 若湿邪偏重者,以二陈汤为主;若湿盛成饮者,小青龙汤也可用。
1700775854
1700775855 若痰盛郁闭气机,则当加用冬瓜子15克、白芥子6克,以化痰浊而展气机。
1700775856
1700775857 (四)火郁发之,热者清之,实者泻之,调其气机
1700775858
1700775859 火邪蕴郁不化,头晕,心烦梦多,甚则目赤口疮,小便赤热,大便干结。当宣、清、下三法同用。
[ 上一页 ]  [ :1.700775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