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7591e+09
1700775910
1700775911 若属气机不畅,胃气上逆者,方中加旋覆花6克(包)、苏梗6克、片姜黄6克。
1700775912
1700775913 (八)清泄肝热,理气缓痛
1700775914
1700775915 肝郁日久,邪已化热,口苦胁胀,中脘堵满,溲黄便干,脉象弦滑略数。用清泄肝热、理气缓痛方法。
1700775916
1700775917 丹皮10克 炒山栀6克 柴胡6克 黄芩10克 川楝子10克 赤芍12克 茯苓10克 旋覆花10克(包) 代赭石10克
1700775918
1700775919 加减法:
1700775920
1700775921 若肝木横伐脾土,脾不运化水湿,湿邪阻遏者,方中去代赭石、赤芍、黄芩,加陈皮6克、半夏曲10克、杏仁10克。
1700775922
1700775923 若舌苔黄厚,滞热内蕴,加保和丸15克(布包)。
1700775924
1700775925 (九)泄肝火,清胆热,兼以通便
1700775926
1700775927 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两目红赤,心烦口苦,唇角干裂,大便干结,舌红口干,脉象弦滑而数。用清泄肝胆火热方法。
1700775928
1700775929 龙胆草6克 炒山栀6克 黄芩10克 柴胡6克 川楝子10克 生地12克 白蒺藜10克 吴萸1.5克 马尾连10克
1700775930
1700775931 加减法:
1700775932
1700775933 若头目眩晕重时,加菊花10克、桑叶10克、钩藤10克。
1700775934
1700775935 若大便干结,甚则便血,加芦荟1克(冲)、大黄粉1克(冲)。
1700775936
1700775937 若血热皮肤发斑时,加白茅根30克、白头翁10克、生地榆10克、炒槐米10克。
1700775938
1700775939 (十)泄其肝热,潜其亢阳,以定眩晕
1700775940
1700775941 肝郁日久,阴分受灼,肝阳上亢,头痛较重,面赤心烦,舌红起刺,脉弦极而力弱。用泻有余、补不足方法。
1700775942
1700775943 羚羊角粉1克(冲) 钩藤10克 晚蚕砂10克 菊花10克 白芍15克 生地20克 竹茹10克 夏枯草10克 生铁落30克(先煎) 生石决明30克(先煎)
1700775944
1700775945 加减法:
1700775946
1700775947 肝热当清,阴伤当滋,下元亏损当填补,肝阳过亢时,又当以潜镇为急务。还须静卧休养,以期早愈。
1700775948
1700775949 (十一)滋养肝肾,以定抽搐
1700775950
1700775951 久病体弱,阴血大亏,络脉失其濡养,胁肋时痛,按之则舒,心烦多梦,甚则四肢抽搐。用滋养肝肾方法,以定抽搐,仿滋水清肝饮之意。
1700775952
1700775953 木瓜10克 钩藤10克 白芍15克 旱莲草10克 女贞子10克 生地10克 何首乌20克 生牡蛎30克(先煎) 五味子6克
1700775954
1700775955 加减法:
1700775956
1700775957 若阴不足而虚热上扰时,仍当以育阴为主,以阴复则热自祛。方中加阿胶6克(烊化)、玉竹10克、熟地10克。
1700775958
1700775959 若热盛阴伤抽搐较重时,以凉肝柔养熄风为主,忌用刚药。可加羚羊角粉0.5~1克(冲)、白头翁10克、桑椹子10克。
[ 上一页 ]  [ :1.7007759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