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0775975e+09
1700775975
1700775976 加减法:
1700775977
1700775978 在早期着重于开郁,首先是改变引起情志郁结的环境;其次是对郁结进行治疗。根据郁结、郁热、郁火、痰热等不同情况,随证治之。
1700775979
1700775980 中期或后期,必须以泄热化痰为主,一定禁食辛辣油重之味。
1700775981
1700775982 (二)清心热,泄痰火,以求神清
1700775983
1700775984 心经郁热,心烦躁动,自觉口鼻气热,神志忽明忽昧,口干舌红,尖部起刺,脉细弦小数。用清泄痰火方法。
1700775985
1700775986 莲子心6克 竹叶卷心3克 竹茹10克 蝉衣6克 郁金6克 菖蒲6克 远志10克 丹参12克 茯神12克 珍珠母30克(先煎) 牛黄清心丸2丸(分2次服)
1700775987
1700775988 加减法:
1700775989
1700775990 若热郁阳明气分,口渴思凉,汗出,脉洪大有力。当以白虎法,先清气分之热,缓议清心化痰方法。
1700775991
1700775992 若阴分不足,虚热上灼时,当以滋水育阴为治,可加生地10克、沙参10克、元参10克、知母10克、花粉10克。苦寒泄降之品暂时减用或不用。
1700775993
1700775994 若老年患者,或素体阴虚,形瘦骨立,脉象细弦者,当用甘寒养阴方法,以沙参10克、生白芍10克、玄参10克、地黄10克为主药。
1700775995
1700775996 (三)平肝清热,苦泄痰火
1700775997
1700775998 狂证多因忿郁暴怒之后,痰火郁热,上蒙心窍,骂詈不避亲疏,两目红赤,舌红苔黄,脉象弦滑有力。可用平肝清热、苦泄痰火方法。
1700775999
1700776000 青礞石15克 生铁落20克(先煎) 黄芩10克 大黄粉1克(冲) 胆南星10克 菖蒲10克 远志10克 川贝粉3克(冲) 瓜蒌30克
1700776001
1700776002 加减法:
1700776003
1700776004 狂证的早期,以郁为主时,治当解其郁结,使郁解热减而病可愈。
1700776005
1700776006 若体质壮实,可用开郁祛痰泄热方法。若体质偏弱时,当于泄火之中佐用甘寒育阴之品。
1700776007
1700776008 若患者湿郁较重,甚则湿中偏寒,即以开郁化湿祛痰为治,不可过用苦寒之品。
1700776009
1700776010 (四)泄火热,荡积滞,豁痰通腑
1700776011
1700776012 狂者体质强实,胃肠滞热较重,痰火上扰,大便干结,小溲赤热,脘腹胀满,舌苔黄垢且厚。治当泄火热,荡积滞,豁痰通腑法。
1700776013
1700776014 枳实6克 芒硝6克(冲) 生大黄9克 青礞石15克 黄芩12克 菖蒲6克 木香6克
1700776015
1700776016 加减法:
1700776017
1700776018 若抽搐者,加羚羊角粉2克(冲)。
1700776019
1700776020 狂证早期体质强实,苔黄垢厚,大便恶臭者,也可用本方。若神志不清者,可加紫雪散1.5克(冲),或安宫牛黄丸1粒,或局方至宝丹1粒送服。
1700776021
1700776022 若发病时间较久,正气不实,大便不干结者,切不可峻攻,亦不可过用苦寒,宜根据脉、舌,用清化痰浊,少佐解郁方法,仍须改变生活环境,节制饮食。
1700776023
1700776024 若肝热较重,或抽搐发声者,用羚羊角粉2克(冲),亦可代之以珍珠母30克(先煎)、钩藤10克、龙胆草3克、木瓜10克。
[ 上一页 ]  [ :1.700775975e+09 ]  [ 下一页 ]